•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淋巴結球孢子菌病誤診為淋巴結結核一例

      2016-05-12 03:54:43楊丹姬海玉林明貴
      中國防癆雜志 2016年3期
      關鍵詞:菌病孢子結核病

      楊丹 姬海玉 林明貴

      ?

      ·病例報告·

      淋巴結球孢子菌病誤診為淋巴結結核一例

      楊丹 姬海玉 林明貴

      球孢子菌病(coccidioidomycosis,CM)是一種由粗球孢子菌引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其自身組成單一疾病譜,可以表現(xiàn)為一種溫和的、自限的全身性多臟器受累的系統(tǒng)性疾病,也可表現(xiàn)為嚴重的發(fā)熱性疾病,甚則表現(xiàn)為危及生命的嚴重感染;而結核病是由Mtb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可累及人體全身各種器官(主要感染肺和淋巴系統(tǒng))。由于球孢子菌病在我國很少見,且二者有著相似的臨床表現(xiàn)和肺部影像學特征,故在臨床診斷過程中極易漏診、誤診。2015年3月9日解放軍第三〇九醫(yī)院收治了1例淋巴結球孢子菌病誤診為淋巴結結核的患者。現(xiàn)將臨床診治情況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圖1,2 患者胸部CT檢查,顯示腋窩及縱隔腫大淋巴結

      患者,女,24歲,學生。因“雙側頸部多發(fā)腫塊1個月余,伴疼痛3 d”,于2015年3月9日收住解放軍第第三〇九醫(yī)院?;颊哂?014年9月去美國留學, 12月末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咳嗽、發(fā)熱,最高體溫37.5 ℃,未就診,自行按“感冒”治療(用藥情況不詳),癥狀稍有緩解。2015年1月末至3月初咳嗽反復,咯黃色黏痰,鼻流清涕帶有血絲,在雙側頸部發(fā)現(xiàn)多個約2 cm×1 cm大小的腫物,呈橢圓型,逐漸增大,遂于2015年3月回國就醫(yī)?;颊呒韧w健,否認結核病病史及結核病接觸史。

      入院后體格檢查:體溫36.9 ℃,心率81次/min, 呼吸18次/min, 血壓116/69 mm Hg(1 mm Hg=0.133 kPa)。身高156 cm,體質(zhì)量43 kg。發(fā)育正常,全身皮膚及鞏膜無黃染。雙側頸部可觸及多個腫大淋巴結,質(zhì)地中等,沿胸鎖乳突肌分布,邊界清,活動度略差,表面紅,有壓痛。頸部腫大淋巴結最大者左側5.0 cm×2.0 cm,右側2.5 cm×1.5 cm,右側腋窩皮下可觸及多個腫大淋巴結,最大者1.5 cm×2.0 cm。咽部無充血,雙側扁桃腺無腫大。頸軟,氣管居中,頸部血管無異常搏動。胸廓外形無異常,雙肺呼吸運動無異常、對稱,雙肺觸覺語顫無異常、對稱,雙肺叩診呈清音,雙肺呼吸音清,雙肺未聞及干濕性啰音及未觸及胸膜摩擦感。心率81次/min,心律齊,各瓣膜區(qū)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腹平軟,無壓痛、反跳痛及肌緊張,肝脾未及腫大,墨菲征未引出,余未見異常。入院輔助檢查:白細胞計數(shù)10.70×1012/L,紅細胞計數(shù)4.8×1012/L,血紅蛋白132 g/L,血小板計數(shù)335×109/L。結核菌素皮膚試驗:++。γ-干擾素釋放實驗:陰性。尿液分析:細菌4.09/高倍視野(HPF),白細胞1.08個/HPF,紅細胞3.04個/HPF,上皮細胞2.21個/HPF,亞硝酸鹽(NIT)+,尿酮體(KET)++,尿比重(SG)≥1.030。便常規(guī)及凝血四項檢查未見異常。血紅細胞沉降率:75 mm/1 h。免疫球蛋白定量+,補體3(C3) 1.50 g/L,補體4(C4) 0.24 g/L,免疫球蛋白G(IgG) 26.00 g/L,免疫球蛋白A(IgA) 3.04 g/L,免疫球蛋白M(IgM) 1.82 g/L,免疫球蛋白E(IgE) 2690.1 IU/ml。類風濕因子(RF) 10.5 IU/ml,抗鏈球菌溶血素0.298 U/ml。高敏C反應蛋白(CRP)10.52 mg/L。胸部CT檢查:右肺下葉縱隔旁見斑點狀密度增高影,右側葉間裂旁斑點影,氣管及支氣管通暢,縱隔內(nèi)腫大淋巴結,雙側腋窩及頸部多發(fā)輕度腫大淋巴結,部分明顯增大,余未見異常。印象:右肺下葉少許病變,結核不除外;雙側腋窩、頸部及縱隔內(nèi)多發(fā)腫大淋巴結,考慮結核性可能(圖1,2)。

      患者在我院住院期間仍有咳嗽、咯黃色黏痰、發(fā)熱等癥狀,體溫波動在37.5 ℃左右。入院后給予抗結核、保肝及中藥軟堅散結等治療,異煙肼0.4 g靜脈點滴,1次/d;利福平0.45 g靜脈點滴,1次/d;乳酸左氧氟沙星 0.6 g靜脈點滴,1次/d;吡嗪酰胺0.5 g/次,口服,3次/d;小金片 1.44 g/次,口服,3次/d;還原性谷胱甘肽1.2 g靜脈點滴,1次/d。3月 12日患者主訴左側頸部包塊處疼痛加重,觀察到患者左側頸部包塊逐漸變軟、破潰,并流出少量黃白色分泌物,破潰口約0.5 cm×0.5 cm,遂于床旁為患者行局麻下穿刺抽液,抽出黃白色渾濁膿液共5 ml,膿液行普通細菌培養(yǎng)2 d無細菌生長,真菌培養(yǎng)示少量絲狀真菌。進一步行超聲引導下右側頸部包塊穿刺活檢,穿刺切割出組織3條,送病理學檢查。病理報告:鏡下見化膿性壞死性肉芽腫性炎,壞死物中可見多個卵圓形或圓形樣物,厚壁,其內(nèi)有數(shù)個小點狀物;用測微尺測量或與周圍淋巴細胞比較,病原體直徑在20~50 μm左右(圖3,4)。根據(jù)病原體體積測量數(shù)據(jù),可考慮(1)肺吸蟲?。悍挝x卵40~80 μm,伴有化膿性炎;(2)球孢子菌病:美洲地方流行病,常由呼吸道感染,球孢子菌直徑10~70 μm,局部呈化膿性炎。結合患者流行病學特征、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穿刺液鏡檢及病理結果,考慮患者為球孢子菌感染。因我院主要收治結核病患者,故建議患者到北京友誼醫(yī)院就診。1個月后電話隨訪,患者在北京友誼醫(yī)院確診為球孢子菌感染,進行抗真菌治療,原有癥狀有所緩解,但尚未完全康復。

      圖3,4 本例患者頸部右側病灶部位組織病理切片(圖3,HE ×20;圖4, HE ×40),顯示肉芽腫病變,病變中可見圓形厚壁病原體(箭示)

      討 論

      球孢子菌病是由土棲真菌粗球孢子菌和C.Posadasii引起的一種感染性疾病,其發(fā)病率在過去20年中大幅上升[1]。

      一、流行病學特征

      球孢子菌病主要是居住在流行病區(qū)或者去流行病區(qū)旅游的人吸入空氣中的關節(jié)孢子而感染,盡管此病也可通過皮膚、宮內(nèi)、動物咬傷等非呼吸途徑發(fā)生感染,但是較罕見[1]。球孢子菌病最流行的地區(qū)是北美洲的加利福尼亞,亞利桑那州,墨西哥北部、巴拿馬、委內(nèi)瑞拉和阿根廷等國,歐、亞、非洲也有少數(shù)報告,但查閱文獻發(fā)現(xiàn)此病在我國的發(fā)病率很低,偶有個別病例報道[2]。近年來,患人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患者,糖尿病患者,移植患者,HIV患者[3]和囚犯[4]也成為球孢子菌病的高危人群[1]。

      二、臨床表現(xiàn)及特征

      肺是球孢子菌感染最常累及的器官,臨床表現(xiàn)較多,但大體可將肺球孢子菌病劃分為三種類型:原發(fā)性肺球孢子菌病、進展性肺球孢子菌病、播散性肺球孢子菌病[5]。(1)原發(fā)性肺球孢子菌病有發(fā)熱、夜間盜汗、咳嗽、胸膜炎性胸痛等癥狀[6]。(2)進展性肺球孢子菌病可有如下表現(xiàn):①在影像學上通常表現(xiàn)為空洞或結節(jié)樣病灶;②肺部空洞伴纖維化;③肺部播散的粟粒樣病灶,沒有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和影像學表現(xiàn)[6]。(3)約0.2%的原發(fā)性肺球孢子菌病患者可引起播散性損傷,形成播散性球孢子菌病,損傷主要累及皮膚、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骨關節(jié)系統(tǒng)[6],播散形式通常以急性的方式進展,累及不同的器官或系統(tǒng),診斷和治療不及時可導致迅速死亡[7]。原發(fā)性皮膚球孢子菌病也可沿淋巴管形成繼發(fā)性散在結節(jié),鄰近淋巴結腫大。常見的原發(fā)損害不一定有皮膚外傷史,常為無痛結節(jié)或斑塊,紅或暗紅色,表面糜爛形成潰瘍。

      三、鑒別診斷

      1.孢子菌病與結核病鑒別:(1)球孢子菌病大約60%被感染的個體可自愈,無臨床或影像學表現(xiàn)。剩下的40%表現(xiàn)為急性呼吸道癥狀,類似伴有發(fā)熱的流感,夜間盜汗或咳嗽、胸膜炎性胸痛,或者其中兩者的組合[5];而結核病多表現(xiàn)為全身中毒癥狀如午后低熱、盜汗、疲乏無力、體質(zhì)量減輕、心悸、女性患者可有月經(jīng)失調(diào)或閉經(jīng)。(2)球孢子菌病球孢子菌素皮膚試驗陽性,血清學試驗陽性,白細胞計數(shù)升高,尤其是中性粒細胞數(shù)目增加,嗜酸性細胞數(shù)明顯增多,血紅細胞沉降率持續(xù)加快;而結核病結核菌素試驗陽性,白細胞計數(shù)基本正常,中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多數(shù)正常,血紅細胞沉降率加快。(3)取球孢子菌感染處膿及穿刺液進行鏡檢、培養(yǎng),可找到關節(jié)孢子和孢子菌;結核病可見結核分枝桿菌。(4)局部腫大淋巴結取病理,球孢子菌病 HE染色可見多個卵圓形或圓形樣物,厚壁,其內(nèi)有數(shù)個小點狀物,結核分枝桿菌抗酸染色為陽性。本例誤診為淋巴結結核的原因考慮為:患者發(fā)病之初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道癥狀,自行口服感冒藥后病情稍有緩解但后來病情反復,呼吸道癥狀再次出現(xiàn)且合并雙側頸部、腋窩及縱隔內(nèi)淋巴結腫大,影像學檢查不除外結核病,結核菌素皮膚試驗++?;颊叩呐R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及影像學檢查都與結核病十分相似,且球孢子菌病和結核病的發(fā)病無明顯的年齡、性別差異,我科主要收治各種結核病患者,對于此類真菌感染患者收治較少,故對于此病認識不足;且球孢子菌病在我國的發(fā)病率較低,故沒能及時排查球孢子菌病,造成誤診。

      2.與其他疾病鑒別:(1)頸部淋巴結轉移瘤。中老年高發(fā),多有明確的原發(fā)惡性腫瘤病史。臨床上多表現(xiàn)為雙側頸部淋巴結腫大,主要分布于胸鎖乳突肌和頸內(nèi)靜脈區(qū)周圍,特點為質(zhì)硬、無痛、多發(fā)、固定。 CT平掃可見腫大淋巴結中央出現(xiàn)壞死性低密度區(qū),CT值多在15 HU以下[8]。(2)頸部淋巴瘤。頸部淋巴瘤是指原發(fā)于頸部淋巴結的惡性腫瘤,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但以青年人多見。以雙側多發(fā)和散在的淋巴結腫大為多見,病灶較硬,無壓痛,生長較迅速;患者可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發(fā)熱和消瘦等癥狀。CT表現(xiàn)為多組腫大的淋巴結,密度較均勻,很少發(fā)生壞死[8]。本例患者為青年女性,無惡性腫瘤病史;頸部腫大的淋巴結質(zhì)地中等,有明顯壓痛,體質(zhì)量無明顯減輕;頸部腫大淋巴結穿刺活檢后,病理報告提示為球孢子菌感染,未發(fā)現(xiàn)淋巴瘤可能,故可排除頸部淋巴瘤和頸部淋巴轉移瘤;又因轉診需要也無需進一步做免疫組織化學檢查。

      四、臨床治療

      球孢子菌病多數(shù)無需治療,對于有免疫受損者,可給予抗真菌藥物治療,如氟康唑(400 mg/d口服,)或伊曲康唑(400 mg/d),根據(jù)臨床療效治療3~6個月或更長時間。播散性球孢子菌病需要上述治療至少1年,至癥狀改善并穩(wěn)定; 對重癥患者,給予兩性霉素B脂質(zhì)體(5 mg·kg-1·d-1)或兩性霉素B(0.7~1.0 mg·kg-1·d-1),至癥狀改善后用氟康唑(400 mg/d)或伊曲康唑(400 mg/d) 至少1年[9]。由于治療方案不同,誤診會導致病情加重,甚則危及生命。

      五、啟示

      (1)要有針對性地開展與結核病相鑒別疾病的學習,尤其是少見病、罕見病的學習與培訓,提高認識水平。如果在診斷之初有球孢子菌病相關知識,其診斷并不困難。(2)作為??漆t(yī)生,思維不應該只局限在結核病的診療上,診斷時切忌形成思維定勢,思路應該寬廣,尊重患者的客觀臨床表現(xiàn),積極問診、檢查、化驗,尋找與疾病發(fā)生相關的因素。(3)對于一些傳染病性疾病要重視其流行病學資料的采集,有利于擴展診斷思路。

      [1] Brown J, Benedict K, Park BJ, et al. Coccidioidomycosis: epidemiology. Clin Epidemiol,2013,5:185-197.

      [2] 吳宣成,許安然,楊心華.球孢子菌病(附二例病例報告).贛南醫(yī)專學報,1985,2:34-37.

      [3] Jehangir W,Tadepalli GS, Sen S,et al.Coccidioidomycosis and blastomycosis: endemic mycotic co-infections in the HIV patient. J Clin Med Res, 2015,7(3):196-198.

      [4] Smith CE, Pappagiabis D, Levine HB,et al. Human cocci-dioidomycosis. Bacteriol Rev,1961,25: 310-320.

      [5] Deus Filho Ad. Chapter 2: coccidioidomycosis. J Bras Pneumol,2009,35(9):920-930.

      [6] Ruddy BE, Mayer AP, Ko MG,et al.Cocccidioidomycosis in African Americans.Mayo Clin Proc,2011,86(1):63-69.

      [7] Wheeler C, Lucas KD, Mohle-Boetani JC.Rates and risk factors for coccidioidomycosis among prison inmates, California, USA, 2011.Emerg Infect Dis,2015,21(1):70-75.

      [8] 伍建林,路希偉. 臨床結核病影像診斷.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245-246.

      [9] 吳笑春,蘇丹,周帆,等.成年及危重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治療指南(續(xù)二).醫(yī)藥導報,2011,30 (11):1-3.

      (本文編輯:孟莉 范永德)

      10.3969/j.issn.1000-6621.2016.03.018

      100091 北京,解放軍第三〇九醫(yī)院胸科疾病研究所結核一科

      林明貴, Email:linminggui309301@126.com

      2015-11-08)

      猜你喜歡
      菌病孢子結核病
      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警惕卷土重來的結核病
      羔羊沙門菌病的中西藥治療方法
      播散型組織胞漿菌病研究進展
      綿羊彎曲菌病的診斷與防治分析
      鯽魚黏孢子蟲病的診斷與防治
      算好結核病防治經(jīng)濟賬
      制作孢子印
      肺組織胞漿菌病一例
      無所不在的小孢子
      陆川县| 永吉县| 黔东| 葵青区| 海原县| 苏尼特左旗| 青铜峡市| 金阳县| 芦溪县| 综艺| 克拉玛依市| 宁河县| 和田市| 山阴县| 丹江口市| 洮南市| 丰原市| 连云港市| 洮南市| 崇义县| 前郭尔| 勐海县| 长武县| 和静县| 遂平县| 绥棱县| 九龙坡区| 水富县| 通河县| 天台县| 自治县| 崇左市| 紫阳县| 手游| 蓬溪县| 临邑县| 乌鲁木齐市| 三河市| 商都县| 鹤山市| 依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