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迅雷
在遼寧沈陽,一位有著二十八年教齡的楊老師,要對十五年前一個被他嚴厲批評的女生致歉。當年在課堂練習時,僅僅因為一道題沒答對,楊老師就將她趕出了教室。這個學生家境貧困,讀書不太靈光,平常考分很低,經(jīng)過老師這一次的“嚴打”,她更加一蹶不振,最終高考名落孫山。后來楊老師看到她在一個燒烤攤為客人端盤子,打心底里非常自責,而且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這件事還在折磨著我,我想真誠地對孩子說,對不起!”
十五年后的這句“對不起”,正是善良的楊老師送給教育的金玉良言。對于教育的認知已經(jīng)大有提高的楊老師,面對記者說出了自己的心聲:“當老師走出成績的怪圈后,會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身上都有閃光點。老師的職責不是淘汰學生,而是要讓他們成為最好的自己?!?/p>
教育是立人,教育不是毀人;教育是讓人自信,教育不是讓人自卑;教育是發(fā)掘每個人的興趣長處,教育不是把每個人切成一模一樣的“標準答案”??墒嵌嗌倌陙?,多少老師背離了教育本質(zhì)?教的不是常識,而是功利;采用的方法不是賞識,而是摧殘。這位楊老師可貴的地方,就是他認識到過去的自己錯了,錯了就要反省,就要改正,至少得說聲“對不起”!只可惜,這樣勇于反省甚至道歉的老師太少了。
課堂練習、課外作業(yè),課堂答錯就要被趕出教室,課外完不成作業(yè)就要受到懲罰的事那就更多了。就在上個月,一段女教師掌摑學生的視頻在網(wǎng)上熱轉(zhuǎn):七個學生站在黑板前,一女教師一邊訓斥一邊朝學生臉上打巴掌。此事發(fā)生在陜西涇陽縣一所中學,原因是學生將空白練習冊交了上來。這位連年被評為優(yōu)秀的教師非常生氣,當眾掌摑其中六人。這就是富有傳統(tǒng)特色的所謂“打是親”“嚴是愛”“恨鐵不成鋼”!
而在山東臨沂市蘭山區(qū)方城鎮(zhèn)中心小學,一位小學男生因為沒有完成作業(yè),被教語文的王老師叫到辦公室,訓斥體罰。王老師不僅讓他蹲馬步,還用教桿打他的頭、胳膊和后背,教桿都打斷了。這王老師挺著大肚子,已懷孕八個多月,她不是充滿著母性慈愛的光輝,而是充滿了“母夜叉”的仇恨。這是什么世道的“師道尊嚴”?沒有完成作業(yè),天就塌下來了,她的尊嚴也塌下來了?
蔡元培曾說:“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fā)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類文化上能盡一份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從課堂作業(yè)做不對就把學生“請出去”,到課外作業(yè)完不成就打耳光,這不僅是“器具化”教育的手段,更是變成了為教師“教學成果”服務(wù)的杠桿工具。面對大量“負能量作業(yè)”對孩子身心的摧殘,僅僅只有一位老師出來說一聲“對不起”,那是遠遠不夠的。
【原載2016年4月11日《杭州日報·西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