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平
中圖分類號:G635.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4-0357-01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湖南政協(xié)副主席落馬,知情者稱其連遇大案"極倒霉"。文中提到湖南省級機關的一位干部的觀點,他感覺湖南政協(xié)副主席的政治敏感性差一些,對此我頗為贊同。由此我聯想到班主任工作,作為班主任,同樣要有班主任的敏感性。
那么為何要有班主任的敏感性呢?因為作為班主任,通常幾十個人的學習生活都與你息息相關,你肩上的責任重大。在平時敏感性的重要表現的不是那么明顯,但一旦有流行性疾病傳播或大的自然災害發(fā)生的時候,這一點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方面我是有教訓的。
2009年我擔任高三(1)班的班主任,當時恰逢H1N1甲流流行,當時的我不可謂不負責,晚上12點還在學生宿舍,挨個為學生測體溫,自己很累,收效卻甚微,班級中還是出現了一個患甲流的學生,導致全班被隔離,來自周圍同學的排斥,家長的教學質疑,讓當時的我壓力很大。為了行文的方便且把它稱為"甲流事件"。
2008年當雄地震的時候,拉薩有明顯震感,當時我正在高二(1)班上語文課,當教室開始搖晃的時候,學生已站起來,我卻反應遲鈍,給學生說:"坐下,坐下。"幸虧當時地震的震級不高,建筑沒有損壞,否則后果不堪設想,以至于我現在想起來還特別后怕。且把它稱為"地震事件"。
那么如何做一個有敏感性的班主任呢?
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當情況發(fā)生改變時,工作的重心要隨之發(fā)生改變。比如以上的"甲流事件"中,本來高三了,工作的重心是抓學習,但是當時甲流蔓延,全國都在預防,新聞每天都在播報,所以當時的重心應放在對甲流的監(jiān)控上。這樣既可防患于未然,又可避免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對于當時來說,抓住了甲流就是抓住了當時的主要矛盾,作為班主任應有這樣的敏感性。
再比如,"地震事件"中,我上課時,面對的主要矛盾是教學,但當地震發(fā)生時,工作的重心已由教學轉化為躲避地震災害,但我還停留在原來的主要矛盾上,缺乏敏感性,差點兒造成不良后果。
其次,作為班主任,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漸。
比如,看到學生在車道的拐彎處玩耍,要提醒此處不宜停留;聽到一個學生得了傳染病,應立即將其隔離,同時提醒其它學生注意預防??傊?,你看到的聽到的,只要存在隱患的,一定要想到你的學生,提醒你的學生。
再次,當事件發(fā)生的時候,要有得力的措施。
在這兒,最典型的事件就是2008年"3·14事件"中,面對校園著火的緊急情況,拉薩市二中的校長采取了恰當的措施,將危害降到了最低,這與其良好的敏感性是分不開的。作為最直接管理學生的班主任,要注意積累、培養(yǎng)這方面的能力。
一個班主任有了敏感性,你自己快樂,你的學生也會幸福。所以,班主任,敏感性你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