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科
【教學目標】
1.學習以較快的速度瀏覽,通過瀏覽、尋讀,了解灰塵的特點和作用,體會灰塵與人類的密切關系。
2.通過快速瀏覽、尋讀,發(fā)現文中作假設的部分,體會這一說明方法的妙處。
3.拓展閱讀,能夠在限定的時間內快速瀏覽、尋讀,發(fā)現其他說明性文章中假設這一方法的運用,感受其妙處。
【教學重難點】
學習以較快的速度瀏覽、尋讀,了解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過程】
一、揭題,據題質疑
1.板書:灰塵。交流對灰塵的認識。
2.補全課題,談想象:沒有灰塵會怎樣?
3.齊讀課題。
二、瀏覽,解疑感知
1.師:假如沒有灰塵,我們將會面臨怎樣的情形呢?我們來瀏覽全文。(板書:瀏覽)
出示學習小貼士:
(1)瀏覽,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眼睛粗略地一掃而過,可以一目一行,甚至一目數行。
(2)瀏覽完后,閉上眼睛想想自己的閱讀收獲。
(3)限時2分20秒。
2.交流反饋。隨機板貼:
有礙環(huán)境衛(wèi)生 細 小 散射光線
危害人類健康 主要來源 散射陽光
有吸濕性能
看板書,引導概括:才瀏覽了一遍課文,大家就已經對灰塵有了那么多的了解,真能干。讓我們來看板書,想想:課文中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么?如果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
(示意學生快速瀏覽,找一找)
交流后,出示:人類的生息離不開灰塵。齊讀這句話。
三、尋讀,把握說明要點
1.提問:灰塵和我們的生存到底有哪些關系呢?
瀏覽課文第三至六自然段,讀后思考,每個自然段分別介紹了灰塵的什么特點和作用。找到重點語句,概括歸納后逐一填寫。
2.小組合作學習。
出示合作學習小貼士:
(1)1號同學匯報學習成果。
(2)其他同學認真傾聽,評議補充。
(3)3號同學根據大家意見,修改自己的學習單,準備向全班展示。
3.展示交流。
(選兩個小組上臺交流展示,在比較、評議、補充中完善,并補充板貼)
預設:
第三自然段:講到了灰塵小的特點,作用沒涉及,表格中可以用符號(/)表示沒有。
第四自然段:吸收散射陽光,它的作用是可以削弱陽光的強度或使陽光變柔和。
第五自然段:散射七色光,作用是可以使天空由藍變白。
第六自然段:吸濕性能。作用是:①使地面上的萬物變得干燥。②形成云霧、雨、雪,調節(jié)氣候,影響生物生存。③折射陽光,形成晚霞朝暉、閑云迷霧、彩虹日暈等自然景色。
4.學生修正自己的表格。
四、瀏覽,品悟寫法精妙
1.師:學習說明文,把握要點還不夠,還要了解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這些要點寫清楚的。請大家再次瀏覽課文,邊讀邊思考:這篇課文主要運用什么說明方法來寫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預設:學生說到列數字等學過的說明方法,教師讓他讀讀有關的句子,并根據情況肯定或指正。問:還有嗎?引出“作假設”的說明方法。
問:還有哪些語句用了作假設的方法?限時瀏覽2分鐘,在相關句子前畫上“○”。
指名回答,相機在PPT中出示句子。
2.指名讀作假設的句子。
請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一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引導:如果去掉這些句子,會怎樣呢?以第三自然段為例,來看看。誰來讀一讀?(交流)
師相機引導:你認為去掉作假設的部分,課文有沒有將灰塵的特點和作用介紹清楚?
既然能說明灰塵的特點和作用,作者為什么用上這么多處的假設?有何用意?
預設:用上作假設的方法更有說服力了。
3.總結:多處運用作假設的說明方法,增強說服力。這是這篇說明文最大的寫作特點。請選一處做上批注。
4.作假設,在很多說明文中被運用。請學生快速瀏覽這一單元中的《鯨》第一自然段,找找:哪里用了作假設的說明方法?(點擊課件,讓相關句子變紅)
引導體會:這里的作假設更加讓我們感受到了鯨的什么?(大)
5.出示《新型玻璃》一課中介紹吃音玻璃的部分,請學生找到作假設的部分。(點擊課件,讓相關句子變紅)
追問:這里的作假設是為了突出吃音玻璃的什么功能?(消除噪音)
五、拓讀,提高瀏覽、尋讀速度
1.引導:我們再來看灰塵,其實灰塵還有不少鮮為人知的東西。這里就有一份資料(出示信封),大家先不要打開。我們還是要來快速瀏覽。
師:有一個標準規(guī)定,小學畢業(yè)的學生瀏覽速度要達到每分鐘300字,現在我就以這個標準來要求大家。我說開始,大家拿出文章(附后),快速瀏覽。
2.學生瀏覽。交流。
【附】
灰塵的世界
灰塵的世界是神秘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用灰塵畫畫吧。
斯科特·韋德是一位車窗灰塵藝術家,他最喜歡的畫紙是鋪滿灰的車窗。假如你也有這樣的藝術細胞,媽媽再也不用擔心你沒錢洗車了。
要想在車窗上作畫,也不容易。每隔一段時間,斯科特·韋德就開著自己的車前往鄉(xiāng)下,在顛簸的土路上來回行駛。請注意,他不是在測試車的減震系統,也不是在享受駕駛的樂趣,而是為了把車弄成“報廢模樣”,給他的臟車藝術獲得原材料。
一般來說,形成一塊灰塵畫布需要兩個星期的時間。在此期間還不能下雨,才能積累足夠的灰塵。此外,晨間要出現薄霧,使灰塵變硬成塊,形成一層不會被風輕易刮走的“天然畫布”。假如沒有這樣的天氣條件,那么一幅灰塵作品估計很難完成。
創(chuàng)作一幅灰塵畫通常會消耗1小時,因“畫布”質量不同,畫面效果也會有差異。如果日曬時間過長導致灰塵過厚或者結塊過多,韋德的創(chuàng)作時間就會被拉長。雖然創(chuàng)作過程充滿不確定性,但韋德樂在其中。他認為這種創(chuàng)作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持久。很多事物都應該被珍惜。
離開地球還能見到灰塵的身影嗎?
灰塵是人類在火星和月球上建立基地最大的困擾。月球上來自太陽風的靜電物質和紫外線輻射,使得灰塵可吸附在任何物體中,其中包括宇航服。同時,灰塵還有可能附著在探測器等其他儀器上?;覊m微粒不僅會導致探測器等儀器靈敏度降低,還對宇航服產生磨損。假如月球上沒有灰塵,技術人員開展工作會容易得多。
因此去除灰塵是至關重要的事情。日前,科學家表示,使用立體聲揚聲器震動消除表面灰塵的方法,另外高音擴音器在管道中釋放聲調較高的噪音,所形成的聲波能夠形成足夠大的壓力將外星球上令人煩惱的灰塵清除。
火星上具有非常稀薄的大氣層,塵暴在火星表面肆虐橫行,灰塵不僅帶有靜電,而且棱角突出。目前,科學家提出一種聲懸浮的方法可以解決外星球的灰塵問題。聲懸浮裝置價格低廉,很容易制造,但是該系統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由于聲音是在空氣中傳播的壓力波,因此地球上和月球上的實驗效果并不會完全相同,很可能在火星稀薄的低壓大氣層環(huán)境中,聲懸浮裝置無法產生足夠的作用力抵消灰塵的吸附力。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高橋鎮(zhèn)岐陽小學 31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