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麗莉
摘要:與其他學科的教學不同,大學數學作為對邏輯性和記憶力要求較高的課程,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學數學教學方式較為落后,教學過程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無法培養(yǎng)他們的數學思維。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大學數學教學過程必須堅持推進素質教育理念,搞好大學課堂教學設計,注重優(yōu)化過程教學,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優(yōu)化設計大學數學教學過程素質教育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fā)展以及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高校教育事業(yè)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素質教育更是成為了教育事業(yè)的一場深刻變革,也是國家做出的教育調整。大學數學課程是教學的重點內容,更是理工科教學的基礎,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記憶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我國大學生面臨的競爭壓力較大,再加上就業(yè)形勢的緊迫影響,使得學生太過注重自己的成績,根本無法推行素質教育。在新的教學背景下,大學數學課程必須堅持革新,做好教學設計,通過多樣化的手段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的方法,在教學的全過程都推行素質教育,為學生學習效率、學習能力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優(yōu)化教學思想
教學思想是教師授課的指導思想,傳統(tǒng)的大學數學教學觀念相對落后,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重視結果而忽視了過程。想要優(yōu)化教學,在數學教育的全過程中都推行素質教育的理念,就必須首先轉變教師的教學思想,敢于創(chuàng)新。
首先,樹立素質教育思想。教學的根本任務是要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學,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在教學中豐富課程內容,保證學以致用,學有所用,真正將教學變?yōu)槊嫦蚣w的系統(tǒng)策略。
其次,樹立現代化教學思想?,F代化教學思想是區(qū)別于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新思路,強調的是學生素質能力的全面提高,注重他們認知、情感和動手技能的協(xié)調性發(fā)展。另外,現代化教學思想還需要師生之間實現良性互動,突出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兩者的統(tǒng)一發(fā)展。
再次,突出數學的文化性特征。數學是一門非常復雜的學科,很多學生對學習數學具有畏懼情緒,不僅僅因為數學公式多,變化樣式豐富,更是由于數學邏輯性強,無法找到學習的方法和規(guī)律。其實數學與人文知識也有緊密的聯(lián)系,數學思想、數學精神都是人文內容,在大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文化,也提高學生對它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推進素質教育理念。
第四,樹立正確的人才觀。目前,社會對人才的定義也有了新的變化,現代企業(yè)需要的是創(chuàng)造型人才,而非模仿型人才。對此,大學數學教師也要看清形勢,將人才進行重新的劃分。他們要有共性,也要有個性;要有智商,也要有情商。只有保證人腦與電腦的結合,才是素質教育的新觀念。
第五,還應樹立現代人才培養(yǎng)的觀念。當前社會越來越注重人才的創(chuàng)作性,而不是模仿性,同時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主要具備以下特征:其一,綜合實力較強,但也不缺乏個性;其二,除具備聰明的大腦外,還能熟練掌握電腦操作技能,并且能夠利用電腦彌補人腦的不足;其三,高智商是基礎,還應具備較高的情商,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良好的性格等。研究表明,智商同等的情況下,高情商人才更容易取得成功。
最后,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及教育手段,提高大學數學教學質量。數學本身是一項枯燥、抽象的學科,傳統(tǒng)數學教學很容易讓學生感到乏味,利用多媒體等現代電子教育技術能夠增加課堂趣味性,幫助學生深刻理解課堂教學的重點及難點問題。
二、優(yōu)化教學設計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他們設計出的教學方法,是學生學習的主要策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學也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只有師生之間實現雙向互動,才能確保素質教學理念的推廣。對此,教師要有計劃、有目的的設計教學步驟,將教學過程系統(tǒng)化處理,師生之間也有積極溝通,按照正確的觀念,依據現代教育思想和理念,對課程教學實施指導。優(yōu)化教學設計,也是素質教育推行的關鍵步驟,可以幫助教師歸納教學重點,突出新媒體的優(yōu)勢。當然,在實際教學設計的優(yōu)化過程中,要注意體現數學概念的抽象化過程、邏輯推理過程和數學應用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強調合作精神,并將其他科目與數學知識結合起來。此外,在教學設計的時候還要強調四大規(guī)律,即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掌握基本知識和發(fā)展認知能力相結合、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動性相結合。
三、優(yōu)化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
教師和學生是教學的兩大主要責任人,在教學的全過程中推行素質教育理念,就必須從教與學的兩個方面進行研究。
第一,教學目標應具有明確的導向性和激勵性,體現素質教育思想。教師應綜合擬定教學、教育和發(fā)展的目標,在研究學生實際可能性基礎上把教學目標具體化,力求在課堂內把目標落到實處。要兼顧能力培養(yǎng)和思想教育,關于能力的培養(yǎng)應根據數學的特點進行。
第二,選擇和處理好教學內容。大學數學教學內容要科學、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注重課程內容的教育性和思想性,知識的難度也要符合學生的特點,并將數學知識劃分成幾大體系,分模塊實施教學。
第三,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傳統(tǒng)的大學數學教育方式較為單一,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課程教學過多的關注成績,學生只知道做題,題海戰(zhàn)術的策略根本不利于學生的養(yǎng)成數學思維。素質教育則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注重對學生智力的啟發(fā),通過分組教學、競賽答題、情景教學等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體現素質教育思想。
第四,控制好教學的進度。大學生使用的數學課本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生掌握大量的知識。對此,教師在優(yōu)化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控制好教學的進度,尋求教學的最佳時間點,教學課時、順序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接受情況,靈活的進行更改,在課堂教學中正確把握住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第五,提高教師在語言、板書、教態(tài)和教學機智等方面的能力。素質教育的推行與教師的能力息息相關,在整個教學過程,教師要做到大方得體,語言清晰簡練,能夠通過啟發(fā)性的語言調動學生的興趣。此外,教師還要樹立自己的威信,善于解決課堂中出現的突發(fā)事情,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互動。
第六,分析教學效果。分析教學效果應在教學過程中和在教學之后都進行,判明教學效果同學生在實際可能性和師生的時間消費標準是否相適應,了解學習進程,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力求提高教學效果。關于學生:對學習效果進行自我評價分析,把學習效果和自己的可能性作比較,評價使用時間的合理性,力求提高學習效果和消費時間的合理性。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下,大學數學教育必須對全過程進行優(yōu)化,推動素質教育理念的創(chuàng)新,改變過去的教學模式,轉變應試教育的不良影響,從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思想上進行優(yōu)化,真正發(fā)揮素質教學的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徐向紅.優(yōu)化大學數學教學過程注重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J].職業(yè)時空,2008,(04):81.
[2]中國杰出教育工作者風采[A].中國未來研究會、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河南科技大學.第四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和2005中國教育熱點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未來研究會、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河南科技大學,2005.217.
[3]顧沛.南開大學數學文化課程的建設與推廣[A].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大學素質教育研究分會.大學素質教育研究會2012年會暨高層論壇論文集[C].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大學素質教育研究分會,2012.22.
[4]史國有.優(yōu)化教學過程推進素質教育——課程緒論和結尾教學改革探索[J].天津職業(yè)大學學報,2000,(02):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