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眼間,中秋佳節(jié)來到了,在這花好月圓、天涯共此時之際,和家人團團圓圓、歡歡樂樂賞秋月,吃一頓團圓大餐成了每個家庭的重頭戲。如果你選擇中秋家宴,但又對自己“上得廳堂,很少下廚房”而憂心忡忡,別著急,這里有幾道簡單易學又上得了臺面的美食,到時候依葫蘆畫瓢,也能來個八九不離十,讓你臉上倍兒有光。
菊花牛肉卷
原料:生牛肉150克,雞蛋3個,干淀粉、精鹽、味精各適量,料酒、香油、水淀粉、姜末、蔥末、菊花少許。
做法:
1.將牛肉剔去筋,剁成泥,放入小盆內(nèi),加入精鹽、味精、料酒、姜末、蔥末、香油及干淀粉,拌勻成餡待用。
2.雞蛋液倒入碗中,加入水淀粉、精鹽攪勻,攤兩張大薄蛋皮,分別切成兩半。
3.取半張蛋皮平鋪于菜板上,貼鍋面向下,然后取一份牛肉餡放在蛋皮刀切的一邊,理順成長條狀,包住成卷,用蛋液封口,則成一卷生坯。同法逐一做完,擺入盤中,入籠內(nèi)蒸10分鐘至熟,取出晾涼。
4.把卷斜刀切成1厘米厚、3厘米長的馬蹄片,在盤中擺成一朵菊花,點綴上花料即成。
蛋煎翡翠“帶魚”
原料:水發(fā)腐竹250克,雞蛋2個,韭菜50克,蔥、姜水、干淀粉各少許,精鹽、味精、啤酒、香油、油各適量。
做法:
1.將水發(fā)腐竹切成4厘米長的段,入盆內(nèi),加入蔥姜水、精鹽、味精、啤酒拌勻,入味5分鐘;韭菜洗凈,切成細末。
2.雞蛋磕入大碗內(nèi),加入韭菜末及少許精鹽攪散;腐竹瀝干水,滾勻干淀粉備用。
3.平底煎鍋上火,放入油燒至五成熱時,取腐竹掛勻雞蛋液擺入油鍋中,然后將剩余的蛋液再倒入鍋中的腐竹上,待定形后翻轉(zhuǎn)煎另一面成虎皮色、無生蛋液時,出鍋瀝油,裝盤即成。
雙菇燴豆腐
原料:水發(fā)香菇150克,罐裝金針菇1瓶,豆腐200克,香菜、精鹽、味精、雞粉、胡椒粉、姜末、蔥末、香油、油、鮮湯各適量。
做法:
1.水發(fā)香菇洗凈,去蒂,切成片;金針菇切3厘米長的段;豆腐切1厘米厚、2厘米見方的塊;香菜擇洗凈,切1厘米長的段。
2.凈鍋上火,入底油燒熱,投入姜末、蔥末炸香,下入香菇片、金針菇炒去水分,摻入鮮湯及適量水,放入豆腐,調(diào)入精鹽、味精、胡椒粉、雞粉,小火燉入味后,出鍋盛碗內(nèi),滴入香油,撒入香菜段即成。
“東坡肉”扣豆角
原料:冬瓜250克,扁豆角16個(要求大小均勻),番茄醬、白糖、精鹽、味精、蔥片、蒜片、鮮湯、水淀粉、香油、豬油、醬油各適量。
做法:
1.將冬瓜削去外層老皮,去瓤,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共9塊);扁豆角去邊筋,洗凈。
2.油鍋上火,待油燒至七成熱時,將冬瓜塊用醬油拌勻,入油鍋中炸斷生,撈出瀝油;扁豆角入有鹽的水鍋中煮熟撈出。
3.底油鍋上火,入蒜片、蔥片爆香,摻入鮮湯,下入扁豆角,調(diào)入精鹽、味精略燒,勾入水淀粉,淋入香油,兩個為一組分別擺在盤底上;同時,另取一鍋中用番茄醬將冬瓜塊燒至軟而不爛時,出鍋擺在盤中間即成。
金沙紅參餅
原料:胡蘿卜200克,面包糠100克,白糖、干淀粉、面粉各適量。
做法:
1.把胡蘿卜刮去毛須,洗凈,切小塊,入籠中蒸至軟爛(或入水鍋中煮),取出,趁熱壓成泥,入盆內(nèi),加入白糖、干淀粉及適量面粉,和勻成軟硬適中的面團,分成若干份,做成1厘米厚的圓餅。
2.鍋入油上火,待油溫燒至五成熱時,取紅參餅坯拍勻面包糠,下入油鍋中浸炸,視炸透、色呈深黃時,出鍋瀝油,裝盤即成。
松仁木耳蘿卜湯
原料:白蘿卜250克,水發(fā)木耳150克,松子仁50克,香菜、精鹽、味精、雞粉、胡椒粉、香油各適量。
做法:
1.白蘿卜刮皮洗凈,切成細絲;水發(fā)木耳洗凈,切絲;香菜擇洗凈,切段。
2.鍋入清水上火,放入蘿卜絲、胡椒粉,開鍋后把蘿卜絲煮至軟爛時,加入木耳絲,調(diào)入精鹽、味精、雞粉,出鍋盛湯盆內(nèi),把松子仁用香油炸酥,撒入湯盆內(nèi),放香菜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