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芳
烙盒子,是北京郊野城鄉(xiāng)中常吃的一種普通飯食。因?yàn)槠湫螤钕瘛昂镶摗?,由上下兩片合成,中間鼓肚兒是因?yàn)閮?nèi)中有餡的緣故,因此叫“盒子”。其皮用小麥白面或蕎麥面、細(xì)籮玉米面(棒子面)加榆樹皮面做成,均可。其中的餡用鮮菜、干菜都成,用可食之野菜也可,大致可分葷、素兩種。素餡兒常用剁碎的攤雞蛋和剁碎的木耳、白菜、韭菜、香油、食鹽及適量的好黃醬為之。葷餡有豬肉加韭菜或羊肉加白菜制成;兩者均需加油、醬、姜等小作料。將餡兒拌好,備用。將面團(tuán)搟成兩張如碗口兒大小的薄皮兒,在一個(gè)上面中心放上適量的餡兒,再把另一張面皮子叩上,捏好周邊,使之合嚴(yán)而不漏,(有的還用碗口邊兒切下盒子的周圍多余的面邊兒)放在鐺上去烙。兩面均刷上些花生油,至熟時(shí),即可供人食用。因其餡大,又有上下皮子面多,比餡兒餅又多一些面香,餡子也不走味兒。筆者記得民國三十一年發(fā)大水那年,在本村趙姐家吃茴香與雞蛋作餡的素盒子,其味真好。難怪私塾里的王先生很夸這盒子的美,在其雜記中還有幾句夸盒子的話,筆者因愛其行書字美,故爾留下,其中云:“兩張面皮夾心餡,茴香雞蛋味兒串(chùan)。君若不信請品嘗,余音繞梁三日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