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國
心理案例:難道愛還是罪過嗎?
周六晚,我的心理咨詢專線傳來一位女性的聲音。
女士的訴說中充滿了幽怨:我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我每天都在孤獨寂寞中。您知道寂寞嗎?寂寞真的很難受,很累。您知道嗎?我是在一人世界中孤獨的挨過一天又一天。實在孤獨的難受了,我就去購物,去逛街,一逛半天,甚至一天??粗鴱V場那茫茫的人潮,看著街上匆匆的人流,孤獨似乎離開了我。但我知道,那不過是暫時的,逛街回來,我還是一個人。有時郁悶,我就去爬山??墒且廊粵]有找到開心和輕松,感覺更孤獨,更寂寞,更累……
聽對方停頓下來,我接過話題:你是說,為了讓自己走出寂寞,自己一直在努力,卻沒有效果?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女士回答說:因為我的辦法都不過是暫時的麻痹……
我表示肯定:對,是自我麻痹,是鴕鳥策略。你的所謂辦法,都不過像鴕鳥把腦袋扎進沙堆一樣,沒有直面現(xiàn)實問題。所以,需要拿出勇氣來問自己:我的現(xiàn)實問題究竟是什么?
女士開始直面自己的問題:我特別渴望有一個溫暖的家,我都三十多歲了,誰是那個和我走進一個家的人?我的路在哪里?
我答道:婚戀之事,也許真的要講個緣份。什么叫緣份?緣份,一個是緣,一個是份。所謂“緣”,不同于其他的生活計劃,特別是不同于逛街購物,不是每個人能控制的,可遇不可求,也許是需要等待的。但是,如果說緣份中的這個“緣”,是人不可掌控的,那個“份”,可就不是人無能為力的了。如果說“緣”是天定,那么“份”就在人為,如果說“緣”是外因,“份”就是內(nèi)因。我們能做到的,是在耐心等待中做好充分的準備,在因緣際會中準備好迎接那個光臨你命運的姻緣。如果心理準備稍不到位,就會坐失姻緣的機遇。因為姻緣這個機遇,往往是輕輕地敲門聲,心理準備不到位的人,是聽不見的。
女士說:您說的沒錯,就是我的心理準備沒有到位啊……
她輕柔地卻又沉重地說:我心里有一個人,有一個我放不下的人。他是一個我鐘情的男人,是我喜歡的那種男人。我們有好幾年了,我們是相互的,我們之間有最親密的接觸。但是,他有家,有老婆,有孩子,他不能和我共筑一個家。他說不干涉我的生活,他說我隨時可以離開他,可以隨時去找最終屬于自己的愛情婚姻。可是,他一直在我心里,在我心里放不下他。我該怎么辦啊……
原來她愛上了有家的男人。如此男女關(guān)系,就心理咨詢案例看,起因雖然各有不同,結(jié)局卻基本一樣:男人可進退自如,女人卻只能如此的徒嘆奈何獨飲苦酒了。
于是,我不能不直言:你們這是一個不平等的關(guān)系條約啊……
沒想到女士語調(diào)陡然升高:您憑什么這樣說?我們是真心的,我們是相互的,我是心甘情愿的,我沒有覺得有什么吃虧,我愛他。難道愛還是罪過嗎?
女士為什么會如此的態(tài)度?
心理解析:自我辯護導(dǎo)致自我蒙蔽
人們也許會說,愛情讓人智商降低,迷情更會讓人智商降低,女士就是陷入了迷情而失去了理智,甚至陷于弱智。女士確因陷入迷情,看不到擺在眼前的險境,明明是自己掉進迷情的漩渦難于自拔,卻感覺仿佛自己是為神圣的愛情而獻身。
我們要探究的是,她為什么會這樣呢?
是因為她潛意識里在進行心理自我防御。她啟用的心理自我防御機制,叫做“合理化作用”。所謂合理化作用,就是當人的動機或行為不被社會所接受,或因其它而受挫時,為了減輕因動機沖突或失敗挫折所產(chǎn)生的緊張和焦慮,而找一些表面上冠冕堂皇的理由,來為自己辯護以自圓其說。當然這些理由是經(jīng)不起推敲的,但在一定的時候可起到心理保護作用。
要想合理化,就要自我辯護。所謂自我辯護,就是當人們?nèi)プ瞿臣虑榈臅r候,只要有任何可能,都會盡力讓自己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合乎邏輯的,是合理的。人們常常會這樣,在某件事情上,一旦做出了選擇,就會想盡一切方法來維護自己的決定,如果遇到相反信息,往往會更加堅持自己的選擇,更加激烈地自我辯護。為了自我辯護,人們常常甚至不惜歪曲事實。當我們希望自己正確時,自尊心需要保護時,需要為失敗或者錯誤的決策進行辯解時,這種歪曲會更嚴重。
通過自我辯護獲得的合理化,可以維護心理平衡的這個好處,只是暫時的表面的自我安慰,從長遠的深層的角度來說,會給人帶來更大的壞處。最直接的壞處就是,不知不覺中會由自我辯護導(dǎo)致自我蒙蔽,導(dǎo)致心理盲點,看不到那些可以有助反省自身行為和信念的重要信息,看不到提示自己需要自我改變的信息,甚至看不到近在身邊的預(yù)示險境的種種信息。于是,就出現(xiàn)了一種并不費解的現(xiàn)象:身在水中的魚,偏偏會看不到水。
女士的心態(tài)就是這樣,看來似乎是回擊我的話,其實是都說給自己聽的,是在自我辯護,是在自我支持,是在自我安慰。這,也許確實讓她得到一些心理的安慰。但是,長此下去必然導(dǎo)致自我蒙蔽,蒙蔽了自己心靈的智慧。于是,正如魚在水中看不到水一樣,身在險中不知險。這正是她之所以在迷途中走了很久的原因。如此執(zhí)迷不悟的心態(tài),不用說姻緣是輕輕地敲門聲,就是任你這個敲門聲再響,也會聽而不聞,也會坐失了許多好姻緣,落得個徒嘆孤獨和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