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天穎
摘要 成都《工商導報》是成都地區(qū)跨越解放前后連續(xù)發(fā)行的兩份報刊之一,其婚姻報道數量眾多,且具有持續(xù)性、豐富性、實效性等優(yōu)勢,是觀察建國前后婚姻報道嬗變的最佳窗口。建國前其主要刊登各類婚姻相關啟事和婚姻花邊新聞;建國后則主要報道新婚姻制度及具體政策、典型事例和大量婚姻方面的群眾來信。總體來看,主要有以下幾條變遷路徑:運營邏輯從市場到政治、功能定位從簡單的新聞報道到初步具備輿論監(jiān)督功能、辦報模式從報人單一主體到“報人一讀者”雙主體。
關鍵詞 成都;《工商導報》;婚姻報道;嬗變路徑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識碼A
成都《工商導報》自1946年4月28日創(chuàng)刊,到1956年5月1日改組為《成都日報》,是成都地區(qū)跨越建國前后連續(xù)發(fā)行的兩份報刊之一(另外一份為《新民報》)。戀愛、婚姻、家庭是該報的主體內容之一,該報跨越解放前后的獨特歷程,便成為我們觀察建國前后婚姻報道嬗變的最佳窗口。
一、《工商導報》婚姻報道概況
婚姻是生活世界的首要組成部分,婚姻報道也常常成為報刊吸引眼球的利器?!豆ど虒蟆返幕橐鰣蟮纼热菰跀盗亢唾|量上都達到了相當水準。
(一)數量眾多且持續(xù)性強
據筆者不完全統(tǒng)計,十年間該報所刊載的婚姻相關報道高達一千余篇,大約占據該報總體報道數量的三成左右。這一數字對于本立意于工商、經濟報道的《工商導報》而言,不能不說是一個較高的比例。尤其在1949年底開設的“婦女、家庭、兒童”專頁(每周日出版)和1953年3月貫徹婚姻法運動月期間,有時一天竟刊出10余篇之多。并且,《工商導報》對婚姻報道的持續(xù)性也比較強。據筆者不完全統(tǒng)計,在該報發(fā)行期間,約80%左右的期數都刊載有婚姻相關報道,多數時候保持了“隔天見”甚至“天天見”的頻率。
(二)體裁多元,內容多彩
《工商導報》的婚姻報道并非單一且刻板的宣傳,而是體裁多元、內容多彩。受限于紙面媒體的屬性,報道的體裁主要有新聞、論說、啟事、文藝作品(包括小說、相聲、詩歌等)、電影戲曲介紹、照片、連環(huán)畫、漫畫以及廣告等等。而在報道內容方面,更是異彩紛呈。既有起導向性意義的婚姻政策及解讀,也有十分接地氣的家庭雞毛蒜皮小事;既有嚴肅的領導人講話,也有非常有趣的奇聞軼事;既有知識性極強的學術論文,也有側重娛樂性的花邊新聞;既有記者們辛勤采集的典型,也有群眾來信所反映的消息。內容涵蓋了戀愛、同居、結婚、家庭乃至離婚(包括解除同居)的婚姻全過程。
(三)時效性強
《工商導報》是一份每天出版的日報,雖然受限于當時通訊技術上的客觀條件,該報不可能實現新聞當天見報,但在時效性上也還是比較強的。1948年8月16日,該報登過一篇名為《英倫一多情女郎,欲來重慶尋情人》的新聞,據題頭所見,該新聞居然是8月15日由駐南京記者專電報社,第二天就見報了。1953年1月24日,成都市貫徹婚姻法運動委員會成立,第二天該新聞就出現在該報頭版。雖然不可能每條消息都以這樣高的效率登報,但總體而言,該報記者以其敏銳的新聞觸覺,在當時有限的通訊條件下實現了盡量強的時效性。
二、建國前《工商導報》婚姻報道主要內容
抗戰(zhàn)時期,成都屬于大后方;解放戰(zhàn)爭時期,成都少有受到戰(zhàn)火牽連。在這樣一個相對和平的小環(huán)境中,普通民眾的婚嫁之事所受戰(zhàn)爭的影響較小,家庭和社會生活也較為平穩(wěn)。在這樣的基礎前提下,《工商導報》對婚姻的報道也主要是家長里短的尋常生活,體現出日常化、常態(tài)化的特質。
(一)各類婚姻相關啟事
合法婚姻(包括結婚和離婚)的要件之一是具有公開性、周知性。公開發(fā)行的報紙可以跨越熟人社會邊界,從而極大擴展婚姻的周知性??怯喕楹徒Y婚啟事是自民國時期開始在上層知識分子中日益興起的一種新式婚俗。同時,許多解除婚約、脫離同居和離婚的當事人也逐漸認識到公開是對自己權益的一種保護,從而在報刊上登出此類啟事。
《工商導報》上刊登的訂、結婚啟事依據主體不同主要有三種:最常見的是親朋祝賀;其次是多由父母刊登的公開結婚請柬;再次是訂、結婚當事人刊登的告知性啟事。這些啟事不僅僅有“愛河永浴”、“鴛盟永締”、“愛情彌篤”等賀詞,而且板式設計也十分喜慶漂亮。以下幾張直接截取于當時報刊的圖片,可為直觀之展示:
而離異啟事自然不會如此喜慶,最常見的離異啟事是男方拋棄女方、女方無奈登報以期尋人并另嫁。典型者如某女士警告其夫的啟事:男方在結婚后“次日即不履行同居義務,隨將婚書及金飾等私竊以去,并予以種種精神上物質上之虐待,以致(女方)不堪忍受身體日就衰病。迭經親友會商飭令返還竊去各物,給費療疾,(男方)并不履行。去冬竟自舉家潛逃,事前事后毫不使(女方)知。迄今杳無消息,蹤跡不明,顯系惡意遺棄在繼續(xù)狀態(tài)中。應煩請登報警示葉某某務于短期內來省合理解決,倘再置之不理本人決不惜一切犧牲周旋到底?!鳖愃茊⑹驴梢栽谝欢ǔ潭壬媳Wo處于弱勢的女方的合法權益。
雖然建國后一段時間,《工商導報》繼續(xù)刊登婚姻啟事,但隨著在法律上登記婚逐漸成為合法婚姻的唯一要件等各種原因,婚姻啟事逐漸減少。至1951年,婚姻啟事已日益稀見,有時一月不見一條、有時一月有二三條;至1952年已基本絕跡了。
(二)婚姻花邊新聞
婚姻家庭生活是跨越身份限制的共同生活體驗,婚姻報道往往也成為大眾比較喜聞樂見和接受的主題?,F代中國婚姻逐漸由傳統(tǒng)的父母包辦衍變?yōu)樽灾鳎陂g代際、性別沖突在所難免,這為婚姻報道造就了無數十分吸睛的話題。建國前《工商導報》的婚姻新聞主要如:三度穿嫁裳、受不了婚姻的折磨自貢一少女投環(huán)自殺、后母殺幼童、少婦私奔被賣娼、歌女訂婚約法五章、因選舉夫妻反目、三角戀愛劇、乞丐婚變、一串強奸案、求婚不遂放火、匪通弱女成婚、父母許婚貌丑傻兒不滿包辦少女縊死、不生育夫厭妻、女有外遇遭毒打、媳婦打婆婆兒子控母親、富室孀婦被奸、多情教務主任戀女生漏試題、最毒莫如大婦心、寡婦再嫁一群帶頭、新娘悔婚、校花受窘記等等。花邊性的新聞主要是關于兩性的,殺妻、強奸幼女、女子被騙等主題最為常見。
這些新聞標題都十分彪悍獵奇,顯有“標題黨”之嫌。但拋開標題細讀內容,折射出的是現代中國婚姻轉型中代際、性別集中且尖銳的矛盾。當未婚青年、尤其是未婚女青年爭取婚姻自主權、婦女爭取夫妻平等權時,與原先處于控制核心地位的父權和夫權發(fā)生沖突。雖然囿于當時成都還處于國民政府治下,該報的報道并未表現出明顯的傾向,但勇于報道這些事件,就已然是對婚姻自主、男女平等無聲卻巨大的支持。
三、建國后《工商導報》婚姻報道主要內容
1950年1月5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成立;這一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正式頒布實施,明確指出要“實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權利平等、保護婦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義婚姻制度”,中國婚姻制度迎來轉折點。與此相適應,《工商導報》的婚姻報道也發(fā)生著明顯的轉變,雖然日常生活化的報道元素仍是底色,但政治化、宣傳化、典型化越來越顯性。
(一)新婚姻制度及具體政策
伴隨1950年《婚姻法》的頒行,新中國人民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法規(guī)、意見、指示等具有指導和約束功能的文件,各級法院也發(fā)布了各類婚姻問題解答,以此構成了以“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為基調和原則的新婚姻制度。并且,為了將法律條文真正變?yōu)槊癖娚顚嶋H,黨和政府在建國初期還掀起了三次大規(guī)模的婚姻法貫徹運動,這些運動的目標定位于讓《婚姻法》“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作為報紙,《工商導報》當然承擔著重要的宣傳任務。
建國后,《工商導報》所刊載的法規(guī)文件(除《婚姻法》外)主要有:《中央人民政務院關于貫徹婚姻法的指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貫徹婚姻法運動月工作的補充指示》、《西南軍政委員會關于貫徹婚姻法的指示》、《中央人民政務院人民監(jiān)察委員會發(fā)出關于監(jiān)督檢查婚姻法貫徹執(zhí)行的指示》等。主要社論和宣講有:《實行新民主主義的婚姻制度》、《堅決貫徹執(zhí)行婚姻法》、《貫徹婚姻法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經常工作》、《婚姻法講話》、《婚姻法不是離婚法》、《怎樣才是真正的婚姻自由》、《正確認識貫徹婚姻法的意義》、《駁斥對“男女平等”的兩種錯誤認識》等。各類問答主要有:《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員會有關婚姻問題的若干解答》、《上海市人民法院對婚姻問題的解答》、《成都市人民政府婚姻問題解答》,等等。這些報道起到了正本清源、端正視聽的重要作用,促進人民群眾逐步樹立起對新婚姻制度的正確認知。
(二)新婚姻制度中的典型事例
政策報道只是條文,即便配以各種官方解讀解釋,對普通群眾而言傳播效果十分有限。還需大量的事例報道加以配合,才能答疑釋惑、彰顯榜樣、劃清界線、樹立標準。據不完全統(tǒng)計,建國后《工商導報》所刊載的事例達到110篇以上,如《婚姻法使我掙斷了封建的枷鎖,得到幸福!》、《在婚姻法的保障下盧某某廢除了包辦強迫的封建婚姻》、《用實際行動擁護婚姻法葉某某決心糾正錯誤思想要努力幫助他的妻子進步》、《新婚姻法就是幸福的保衛(wèi)戰(zhàn)一川劇演員某某自懂了新婚姻法后便改正了與蕭某某離婚的錯誤而復歸和好了》、《年逾花甲成佳偶,婚姻法帶來了幸?!贰ⅰ独钏刎懺鯓淤澲鷥鹤幼杂山Y婚的》、《這都是婚姻自主的好處》、《兩種婚姻制度,兩樣婆媳關系》等等。配合新婚姻制度,最集中突出的敘事有三類:其一,未婚男女(尤其是女性)沖破家長封建束縛追求婚姻自由,包括寡婦沖破封建思想大膽再嫁;其二,丈夫改變“夫權”思想、妻子改變“依賴”思想,實現家庭經濟民主;其三,改善婆媳關系,實現家庭和睦。
十分可貴的是,在《工商導報》刊載的大量婚姻事例中,以正面事例占大多數,但同時也有負面事例的報道。要者如《南溪蔣某夫婦干涉婚姻自由逼死人命》、《趙某某夫婦殘酷虐待養(yǎng)子,竟把一個天真活潑的小孩變成了精神失常的人!》、《一對農村青年男女的婚姻悲劇》、《內姜街駱某某虐待妻子》等等。批舊樹新是建構新婚姻制度的必然要求,公開報道這些負面事例不僅沒有削弱新婚姻制度的正能量,而且在醒目的對比中促進受眾迅速、有效、準確地“劃清新舊婚姻的界限”。
(三)婚姻方面的讀者來信
建國后,黨和政府十分重視群眾意見,并以報刊為收集和發(fā)布的重要載體。為有效獲取群眾的真實想法,《工商導報》在建國后專門開辟了幾乎貫穿始終的“讀者服務”、“讀者投書”、“讀者來信”、“問題解答”等欄目,大量刊載讀者的各類來信。這些信件的內容主要分為兩大類:其一是群眾對新婚姻制度的諸多疑問困惑,有待報紙給予準確回答;其二是群眾反映身邊違反婚姻法的負面問題,期待報紙給予曝光和有效解決。
在這些來信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群眾反映關于干部個人婚姻和在執(zhí)行婚姻法過程中的負面問題。如讀者王某反映三道街派出所戶籍員玩弄婦女并致墮胎的違法行徑;凌某和方某反映某村干部錯誤地批斗婆婆以致激化家庭矛盾;教師鄧某某反映某婚姻法辦公室干部用虛假材料向上級匯報工作,等等。這些報道掌握了既進行曝光又以批評為主的尺度,形成一道有理有力的輿論監(jiān)督戰(zhàn)線。
四、建國前后《工商導報》婚姻報道嬗變路徑總結
《工商導報》婚姻報道的嬗變,是建國前后中國政治制度、婚姻制度劇變的一個縮影。總體來看,主要有以下幾條變遷路徑。
(一)運營邏輯從市場到政治
雖然建國前《工商導報》是在“黨的影響下”創(chuàng)辦的一份民主進步報紙,并由1938年入黨的中共地下黨員王達飛主持并主筆,但是市場仍然是其顯性、主流的經營支配邏輯。從其婚姻報道選題較為花邊化、題目較為生活化甚至獵奇化看來,吸引眼球、占據市場,使報紙能夠在當時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去是其首要目標;登載大量婚姻啟事,也是為了利于增加收入。
建國后,《工商導報》處于軍管會新聞處、川西新聞出版處的指導和領導下,逐漸從一家市場性報紙轉型為黨和政府的宣傳喉舌。當生存不再是主要危機后,其運營邏輯也自然從市場轉變?yōu)檎?。其建國后的婚姻報道選題,雖然也有相對活潑的文藝作品,但已明顯不再有涉及男女兩性的花邊新聞,基本是宏大嚴肅的反封建、反資產階級婚姻制度選題,其標題更是十分莊重規(guī)整。這十分有力地配合了莊嚴的新婚姻制度宣傳任務。
(二)功能定位從簡單的新聞報道到初步具備輿論監(jiān)督功能
輿論監(jiān)督是報紙的重要功能,但解放前囿于客觀條件,《工商導報》雖然也對國民黨當局進行過諷刺抨擊,但總體而言其監(jiān)督功能尚不顯性和自覺。尤其在婚姻報道方面,雖然也刊登了一些子女反抗父母包辦、寡婦再婚、娼妓脫離火炕、重婚被罰、惡姑虐媳等消息,但整體還停留在較為初級和直觀的新聞報道層面。
建國后,黨和政府十分重視輿論監(jiān)督,并以報刊為主要載體。報刊監(jiān)督通常有兩種途徑,一是由記者編輯進行走訪;二是發(fā)動廣大讀者進行揭露。在婚姻報道中,《工商導報》充分運用以上兩種方式,曝光了許多以包辦、虐待為主的違反新婚姻制度的事件。尤其是揭露并批評了某些干部喜新厭舊的“改組”行為、一些基層干部胡亂執(zhí)行婚姻法甚至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這些都顯示出該報已經從功能上上升到自覺的輿論監(jiān)督層面。
(三)辦報模式從報人單一主體到“報人一讀者”雙主體
建國前,《工商導報》幾乎完全依賴自己本報記者進行新聞采編,雖然也曾組織過讀者投稿,并集結出《我理想的妻子》和《我理想的丈夫》這兩篇頗具代表性的稿件。但除此之外,就基本上看不到讀者的蹤跡了。
建國后,“讀者”的蹤跡逐漸普遍,幾乎可以說,讀者的在場性遍布婚姻報道。從發(fā)出疑問到談論心得觀點、從提出建議到揭橥身邊正負面事例、從要求嚴懲惡犯到揭露干部違法……他們從宣傳的單純客體日益衍變?yōu)橹骺腕w雙重身份,極大加強了宣傳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正如習近平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所強調的那樣,新聞輿論要“堅持正確方向、創(chuàng)新方法手段,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從建國前后《工商導報》婚姻報道的嬗變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花邊新聞很能吸引眼球,但只不過滿足了一時的獵奇心態(tài),難以留下深刻印象。顯然,正能量報道更加具有效果和意義。當然,正能量報道在有思想的同時,還應該有溫度和品質,才能切實打動人心進而改造行為。此外,新聞要從群眾中來更要到群眾中去,只有打開門來辦報,樹立起與群眾“平等交流和提供信息的傳播方式”,才是提升傳播力、引導力的根本性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