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鋼琴演奏者來說,好音色是一直的追求。因為鋼琴演奏從某種程度來說是制造聲音的藝術(shù),是通過樂音帶給聽眾愉悅,但是根據(jù)鋼琴的發(fā)聲原理—擊弦發(fā)聲,因此,弦槌擊弦的速度與重量以及擊弦的面積將直接影響到音色,所以鋼琴演奏者追求好的聲音質(zhì)量的時候要重視如何發(fā)出好的聲音的手段—“觸鍵”。
關(guān)鍵詞:觸鍵;音色;關(guān)系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3-0225-01
一、鋼琴演奏中的觸鍵
鋼琴演奏中,觸鍵方式并非單一不變的,根據(jù)發(fā)力的部位的不同,我們通??蓪⒂|鍵方式概括為以下幾種:
指力觸鍵 手力觸鍵 臂落觸鍵 全臂觸鍵
這四種觸鍵方式的作用方式和功能都是不同的。指力觸鍵:手腕放松,只是手指力量,用在最輕層次的聲音。手力觸鍵:手和手指都從手腕用力下鍵。
臂落觸鍵:前臂和手腕下落的時候,推下琴鍵而不是敲下琴鍵。
全臂觸鍵:手臂和手在下鍵時共同作用,所以多用于力度要求大的樂句和歌曲的旋律性。
二、音色
鋼琴演奏中好音色的標(biāo)準包羅萬象,聲音也是變幻無窮的。你可以將大自然景色,生活中的感情,現(xiàn)實生活中的的酸甜苦辣都融入你的想象,并還原為不同的聲音,你的想象力有多豐富,你的聲音就有多豐富。
三、音色與觸鍵的關(guān)系
通過前文論述,從鋼琴的發(fā)生原理來看,觸鍵對音色能起到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那么要達到上述好音色標(biāo)準,具體有哪些方法呢。
(一)觸鍵角度不同所產(chǎn)生的音色變化。
1.高抬指的大角度觸鍵。
同樣是大角度的觸鍵手指所抬的位置的高低產(chǎn)生的觸鍵效果也各有不同,如果同時以高抬手指的動作,以最大角度的觸鍵,則能獲得有金石之音的音色效果。例如,在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黎明》Op.53的第一樂章中,高抬指大角度觸鍵才能得到符合作曲家鋼琴色彩要求的音色。
2.半抬指的大角度觸鍵。
半臺指的大角度觸鍵,意思就是把手指只抬到一半的位置后以較大的角度觸鍵,這種觸鍵方式能獲得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音色效果,在古典主義時期的作品中經(jīng)常被用到,特別是在莫扎特,海頓的作品中,常常需要這種方式所帶來的獨特的音色效果。例如在莫扎特協(xié)奏曲K488的第一樂章中,大量的樂句和經(jīng)過句都需要采用這種只抬一半手指的大角度的觸鍵方式彈奏。
3.手指貼鍵的大角度觸鍵。
浪漫派和印象派作曲家的許多作品中都需要表達一種柔美的情緒此時需要彈奏者能彈奏出一種特殊的晶瑩剔透的音色,此時雖然采用大角度觸鍵,但手指并不離開鍵盤做抬起落下的動作,而是直接依靠關(guān)節(jié)的力量來做細微的彈奏動作,這樣既能縮短彈奏時間,提高彈奏速度,更重要的是能使音色產(chǎn)生一種奇妙的色彩變化,仿佛水中倒影,又或是夜空中的點點星光。
4.小角度的觸鍵方式。
要想獲得比大角度觸鍵的音色更為寬厚,悠長,深沉的音色效果,可以通過縮小指尖與鍵盤角度做到這一點。指尖在觸鍵時與鍵盤的角度變小后,鋼琴產(chǎn)生比較柔和,深遠,音色。它不像大角度觸鍵那樣產(chǎn)生集中而具有穿透力的聲音,而是具有發(fā)散性的帶混響的音色,因為小角度觸鍵改變了手指與鍵盤的接觸部位,手指不再是以指尖而是以指腹來觸鍵,這樣的觸鍵的力量就不像以指尖觸鍵那樣集中,所以也就改變了琴槌擊弦的力量,改變了琴弦發(fā)出的聲音。
5.以手臂帶動的小角度觸鍵方式。
小角度觸鍵方式不僅僅改變了手指與鍵盤的接觸角度,也改變了手指與手臂的運用方法。當(dāng)以手臂帶動手指采用小角度的觸鍵方式時,手指在彈奏過程中沒有多少動作,主要是依靠手臂來帶動整個手掌和手指以適合的角度接觸鍵盤,而不是靠抬手指然后落下的方法來觸鍵的。這樣的觸鍵方法適用于許多浪漫派的作品,尤其是在彈奏大和弦時,這種大角度的觸鍵尤其顯得豐滿,厚實,深沉。
6.抬手指的小角度觸鍵方式。
小角度的觸鍵方式有地時候仍然需要高抬手指的彈奏動作,只不過在抬手指的時候不再像平時高抬手指時那樣指尖與琴鍵成90度角的標(biāo)準姿勢,而是在抬指時就要使手指以盡可能小的角度瞄準鍵盤,以確保手指在觸鍵時能夠以最小的角度接觸琴鍵。
7.不抬手指的小角度觸鍵方式。
不抬手指的小角度觸鍵方式從表面上看和手臂帶動小角度的觸鍵方式很像,但它們是兩種有很大差異的彈奏方式,因為不抬手指的小角度觸鍵方式雖然沒有抬手指的動作,但它的發(fā)力點仍然是指關(guān)節(jié),只是沒有那么大幅度的外在動作。在彈奏時可以使手指虛搭在琴鍵上,與琴鍵成30度角的角度,然后從手指第三關(guān)節(jié)發(fā)力觸鍵彈奏,這樣可以使音色在非常輕柔的狀態(tài)下仍然保持悠長的共鳴,這種觸鍵方式適合許多浪漫派和印象派的作曲家的作品,特別是一些很難控制得很弱的樂段或和弦。
(二)不同觸鍵速度所產(chǎn)生的音色變化。
1.快速觸鍵法及其音色效果。
鋼琴音色與音量的變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琴槌擊弦的速度,琴槌擊弦的速度又取決于手指觸鍵的速度。在觸鍵時無論你想獲得哪種音色,都可以使用快速觸鍵的彈奏方法,只是發(fā)力點不同、觸鍵速度、也會產(chǎn)生音色上的差異。
2.慢速的觸鍵法及其音色效果。
在鋼琴演奏中,手指觸鍵的速度的改變毫無疑問引起了演奏者音色的變化,通常來說,指尖觸鍵速度越慢,彈奏的聲音越柔和,越深沉。手指在觸鍵后繼續(xù)保留在琴鍵上的話,能造成一種連綿不斷的延長效果,極大地彌補了鋼琴作為擊弦樂器在表達歌唱性旋律上的不足之處。
四、結(jié)論
俄羅斯鋼琴家拉赫瑪尼諾夫說過:“鋼琴彈奏時最重要和首先應(yīng)該考慮的是發(fā)出怎樣的聲音,技巧和其他問題都是次要的?!卑l(fā)出的怎樣的聲音和怎樣發(fā)出聲音屬于兩個概念,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我們要在作品中更好地運用后者來為前提服務(wù),更好的發(fā)揮鋼琴有它獨特的音色美。
參考文獻
[1]徐淑紅,論鋼琴音色特點與演奏技巧[J]硅谷,2008,(10).
[2]韓秀坤,藝術(shù)歌曲中鋼琴伴奏的處理[J]沈陽音樂學(xué)院附中學(xué)報,1999,(5).
[3]但昭義,論鋼琴演奏的聲音技巧[J]鋼琴藝術(shù),1996,(2).
[4]馬麗,鋼琴教學(xué)中學(xué)生練習(xí)音階、琶音的技術(shù)探討[J]重慶科技學(xué)院學(xué)報,2007,
[5]郭蘭蘭,鋼琴彈奏技術(shù)的基礎(chǔ)問題[J]鋼琴藝術(shù),1999,(1)
[6]楊樂平,初學(xué)鋼琴的幼兒常見問題及解決[J]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9,(3).
[7]聶一波,淺析鋼琴演奏中的觸鍵[M]鄭州:美與時代,2009.
[8]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世界圖書出版,1999.
[9]約瑟夫迎特,鋼琴演奏技巧[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10]約霍夫曼,論鋼琴演奏[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蔣占武(1984.5-),男,山東東營人,助理館員,本科,最高學(xué)歷:研究生,單位:寧南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和體育旅游局,研究方向:通過西洋唱法的民族化分析民族聲樂教學(xué)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