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將自體脂肪填充應用于面部輪廓年輕化整形的方法和體會。方法將吸出的供區(qū)脂肪,經(jīng)過離心提純處理后用于面部軟組織缺失引起的凹陷。結果:經(jīng)12個月隨訪,89例求美者注射部位飽滿,術后效果滿意,持久,無嚴重病發(fā)癥發(fā)生。結論:自體脂肪填充術應用于面輪廓年輕化整形是一種安全有效,無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的一種術式。
關鍵詞:自體脂肪填充;面部;輪廓年輕化整形
中圖分類號:R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3-0288-01
自體脂肪填充術在近年來的美容外科手術中有廣泛的應用。所取的脂肪組織來源于求美者自體肥胖的部位。能去除多余的脂肪組織并利用到需要填充的不豐滿部位,通過此術式達到脂肪組織重新合理分配的目的。具有操作簡單、創(chuàng)傷小、取材方便、供區(qū)及移植區(qū)瘢痕隱蔽,無異物植入,不會造成患者機體排斥反應,易于被患者接受等優(yōu)點,術后效果明顯,是一種理想的面部凹陷的填充方式。
一、資料與方法
(一)臨床資料。
本組70例,均為女性,年齡2O~50歲。其中按注射部位分:額部2例,顳部凹陷9例,頰部凹陷l0例,鼻唇溝過深8例,下瞼凹陷14例,上瞼凹陷5例,顴部凹陷12例,10例求美者同時進行面部2個部位以上。
(二)手術方法。
1.術前設計:囑患者取立位,在充足的光線下,用龍膽紫標記面部不豐滿需要填充的區(qū)域,并重點標記凹陷最深部位,根據(jù)填充部位的欠豐滿程度來衡量所需注射脂肪細胞的具體數(shù)量 標記抽吸脂肪的部位,一般選擇上下腹部或臀上等肥胖需改善的部位。
2.切口的選擇:①脂肪抽吸切口:上下腹抽吸時選擇臍孔下的褶皺里做切口,臀上選擇臀部褶皺位置或后腰部做切口。切13長度為5mm左右。②注射脂肪切口:選擇操作方便,距離注射區(qū)域近并隱蔽的部位,如發(fā)際內(nèi)、眉部、口角等,切口為2.5mm。
3.脂肪的抽?。汗﹨^(qū)注射腫脹液后用20 mL注射器接2.5 mm吸脂針在術區(qū)平面呈扇形進行吸脂,縱面在深淺兩個層面進行吸脂。注意均勻且不要在同一個位置反復抽吸,避免造成術區(qū)不平。將吸好的脂肪放在注射器內(nèi)靜置,可見注射器內(nèi)分為三層:第一層:液態(tài)油脂,第二層:脂肪組織,第三層:血液與腫脹液的混合體。將沉淀后濾出的液態(tài)油脂,血液及腫脹液去除,只保留中間的脂肪顆粒。如脂肪組織間隙內(nèi)的血液過多,可加人生理鹽水進行漂洗,直至血液被有效過濾。
4.脂肪的離心處理:將篩選出的脂肪顆粒放入離心機內(nèi),以1000轉的速度離心,lmin,將其過濾出來。
5.脂肪的注射:在切13標記處注入0.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并做- 2.5mm長的切13。將脂肪顆粒用lmL注射器連接鈍針注射于面部凹陷部位進行填充,鈍針頂端進入填充術區(qū)最遠端,邊退針邊注射,將脂肪顆粒勻速緩慢的注入標記區(qū)域。注射時用力持續(xù)均勻。注射脂肪的針頭根據(jù)填充部位的面積及具體情況選擇不同型號來進行操作。填充要以多層次多隧道的方式進行,以利于脂肪組織成活。注射過程中進針時需回抽注射器,盡量避開血管,。可在注射脂肪后按摩所填充部位,使其平整,避免脂肪呈團塊狀聚集于某個位置。注射過程中注意雙側的對稱情況。切13用外科膠水粘合即可,一周后可沾水。
6.自體脂肪術后護理:術后可冰敷,以利于減輕術區(qū)的腫脹。填充的部位術后無須包扎,一周內(nèi)禁止患者用力按壓,防止用力不當使術區(qū)組織水腫。吸脂部位穿塑身衣或腹帶加壓包扎,包扎的具體時間長短可根據(jù)抽吸的脂肪量而定。術后建議靜點抗生素5d,以利于有效防止術后感染。
7.剩余脂肪的處理:將提純后的剩余脂肪在一2O℃ 的冰箱內(nèi)進行冷凍保存,保存期問冷凍的脂肪要注意無菌封閉。如患者在短期內(nèi)感覺填充位置效果不夠明顯,可再次進行補充注射,使效果加強。
二、結果
本組患者術后效果明顯,面部欠豐滿部位得到良好改善,面部線條流暢自然 達到了預想的效果。其中5例患者表示填充部位不夠飽滿,經(jīng)二次注射后達到滿意。其中2例患者術后出現(xiàn)術區(qū)腫脹發(fā)紅,給予抗生素治療5d,癥狀消失。術后1年內(nèi)進行隨訪,術后效果滿意,填充位置弧度飽滿,觸之柔軟無硬結存在。
三、討論
因為個體差異的不同,每個患者的填充區(qū)域脂肪吸收量也有所不同。這樣就要在手術操作過程中進行多次注射,防止一次性注射過多,過于豐滿而造成的術后效果不理想。自體脂肪來源于自身組織,相容性好,無過敏反應,并能去除患者肥胖部位多余的脂肪來填充凹陷部位,使脂肪重新分配,得到合理利用。使面部線條更流暢,容積缺失得到補充,在面部飽滿的同時使面部年輕化得到改善,術后效果得到肯定。因為脂肪填充后,面部凹陷部位的組織得到得到良好改善,手術切口微小,且位置隱蔽,避免了很多因術后瘢痕造成的一系列問題,是美容外科面部凹陷填充的良好方法。
參考文獻:
[1]鮑衛(wèi)漢, 張宗學, 孫曉光, 等. 脂肪小珠皮下注射的實驗研究和臨床應用[ J] . 中華整形燒傷外科雜志. 1994, 10 ( 5) : 364 - 366.
作者簡介:胡莉萍,女,1978-,湖北襄陽人,襄陽市職業(yè)技術學院醫(yī)學院,講師,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