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峰
我批閱作文時,總覺得是彎腰在水里撈呀撈,總也撈不到讓人心滿意足的“大魚”——讓人眼前一亮的好作文咋這么少呢!
又拿起一篇作文,題目叫《心緒》。讀第一句話:云朵,翻下身,眨眨眼,我認為它要沖我笑,誰知它眼淚卻“吧嗒吧嗒”地落下來……
讀到這句話,我拍案叫好:真是撈到了一篇好生動的作文呀!
為何這篇作文好生動?因為作者使用了擬人修辭。如果在作文中大量使用擬人手法,把萬物都擬成人,作文一定會“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生動無比呀!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探討“萬物擬人”的作文方法吧!
一,給“物”以動作
桌椅板凳,石頭燈泡,橡皮本子……這些物件應(yīng)該稱為“靜物”。如果將靜物寫進作文,只寫它們呆板的“原生態(tài)”會顯得毫無生氣。比如“鋼筆擺在課桌上”,這樣寫只是寫出了鋼筆的原本模樣,一點兒也不生動吧。如果讓鋼筆像人一樣“動起來”,會有什么效果呢?比如改成:“鋼筆枕著課本的一角,似醒非醒地躺著?!蹦憧矗瑢㈧o物鋼筆賦予“枕著”“似醒非醒”“躺著”的諸多動作之后,鋼筆就成了人,作文立即就生動活潑起來了呀!
二,給“物”以語言
動物、風(fēng)雨……這些自然之物天然會動的,所以要把它們擬成“人”,不必考慮再給予動作,應(yīng)該給予它們一張會說話的嘴巴就行,讓它們借用“說話”的方式變成“人”,同樣能達到讓作文變生動的目的。比如:“我剛回家,大黑就搖著尾巴迎上來‘嗚嗚地叫,似乎喊著‘我想死你了,然后低頭蹭我的褲腿,果然是想死我的樣子?!贝蠛谑且恢还?,一只狗喊出“我想死你了”的話之后,物變成“人”了,作文的“生動指數(shù)”這是要爆表的節(jié)奏??!
三,給“物”以思想
當(dāng)然,有些物,我們不用給予動作,也不用給予語言,只需讓它們“思想”起來就可以“成人”的。比如,“這水,波瀾不驚,它在沉思:百轉(zhuǎn)千回,關(guān)山層疊,哪里才是東流歸海的路徑?它堅定地想:只要憑執(zhí)著的信念與不懈的追求,面朝大海,定然會有春暖花開的時節(jié)。”你看,寫水即沒有“飛流”的動作,也沒有“懸河”的言語,只憑“沉思”,便讓水有了哲學(xué)家的“人樣”?!胺侨恕钡乃?,憑借“思想”,以哲學(xué)家的面孔走進作文,給予作文的不僅是生動,還有深刻。
四,給“物”以感情
“有感情”是人的重要特征,所以想讓“物”變成“人”的另一個辦法就是讓大千世界的萬物都有“感情”。當(dāng)然,要讓“物”的感情豐富起來,需要作文時大膽展開想象的翅膀,大膽想象得出:山會哭,水會笑,風(fēng)會怒,云會悲……當(dāng)山、水、風(fēng)、云有了情感,那么它們自然會變成“人”,會讓你的作文充滿情感“滋味”。比如:“那片薄云,愉悅無比,時卷時舒,咯咯地輕笑。不巧,云撞上了風(fēng),風(fēng)擋了路,云就惱,惱得臉都略略黑起來,要哭的樣子?!弊尡≡颇苄?、能惱、還要哭,這感情變化可謂是一波三折,十分豐富,讀了這樣的文字感覺云不是天上的云彩了,而是一個叫“云”的女孩了吧。物有感情成了“人”,便有了靈性,作文也便有了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