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南昌起義,人們立刻會想到的是鐵血男兒的身影。其實,起義部隊中還活躍著一支30人的女兵隊伍。她們大多數(shù)是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六期的學員,少數(shù)是何香凝辦的婦女訓練班的學員。這便是人民軍隊的第一批女兵。起義部隊南下廣東時,除彭漪蘭、彭援華和胡毓秀被分配在劉伯承領(lǐng)導的參謀團工作外,其余27名女兵均被分配在賀龍的第二十軍、葉挺的第十一軍和朱德的第九軍擔任宣傳或救護等工作,留下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宣傳鼓動贏得群眾支援
1927年8月7日,起義部隊抵達江西撫州后進行了為期一周的休整。在此期間,革命委員會(南昌起義勝利后,選舉產(chǎn)生了革命政權(quán)機構(gòu)——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惲代英任革命委員會主席團成員、宣傳委員會代主席)召開了大會,布置南下任務(wù)。惲代英在發(fā)言中提出,在行軍途中,包括宣傳委員會在內(nèi)的其他各部門,都要對群眾進行宣傳,發(fā)動群眾支援起義部隊,揭露反動派的罪惡。
部隊在撫州期間,女兵宣傳隊四處出動,滿城張貼“打倒土豪劣紳!”“土地歸還農(nóng)民!”“軍民是一家!”等革命標語。此時,城內(nèi)地主大都逃離,貧苦百姓都抱著好奇心圍攏在宣傳隊周圍。他們聽得很起勁,有的一面聽,一面點著頭,還不時用手指畫著說:“女兵講得倒蠻有道理的嘛,窮人要翻身,非打倒土豪劣紳不可!”在繁忙的宣傳中,女兵們深切體會到了共產(chǎn)黨的政策為廣大群眾所擁護。惲代英還多次囑咐女兵們說:“你們要善于把我們的革命任務(wù)向老百姓宣傳,使老百姓了解我們的政策,我們才能夠得到老百姓的擁護,戰(zhàn)爭才會得到勝利……”
8月下旬部隊到達江西瑞金后,南昌起義前敵委員會專門召開會議,分析了革命形勢及部隊思想狀況,印發(fā)了《兼代第二方面軍總指揮賀龍告全體官兵書》,大力宣傳南昌起義“是一種偉大的革命行動”,中國革命的“第一個使命就是要實行土地革命”,勉勵廣大官兵“鼓起勇氣殺到廣東去”,還申明了起義軍的嚴明紀律和保護商人的政策。女兵們又馬不停蹄地投入到發(fā)動群眾的宣傳組織工作中,散發(fā)傳單,組織演講。到福建長汀后,起義部隊受到熱烈歡迎,“以前我們找群眾,現(xiàn)在群眾主動找到我們”,好多青年踴躍參軍。
悉心救護履行神圣職責
1927年8月30日,會昌戰(zhàn)斗打響,起義部隊與敵錢大鈞部發(fā)生激戰(zhàn),不少女兵被分配到一些臨時搭建的醫(yī)療所從事救護工作。楊慶蘭等相對強壯些的女兵則被安排從事救護傷病員的工作。當時左腿負重傷已昏迷不醒的陳賡就是被楊慶蘭發(fā)現(xiàn)并背往醫(yī)護所的。
當時戰(zhàn)斗異常殘酷,從前線搶救下來的傷員很多。藥品遠供應(yīng)不上,醫(yī)務(wù)人員極度缺乏,醫(yī)院設(shè)備十分簡陋,單是床鋪一事就讓人傷透了腦筋,救護工作難度極大。沒法子,女兵們便到村莊里去動員群眾,拆下門板架起臨時鋪位來。若要減輕傷員傷口潰爛的程度,只有及時開刀將子彈或彈片取出,傷員才會有好轉(zhuǎn)的可能,但事實上連這些起碼的要求都難以做到。女兵們只好每天給傷病員換藥。那時天氣炎熱,瘧疾、痢疾流行,不少傷員除了戰(zhàn)傷之外,又染上了流行病。護理工作十分緊張,女兵們一連幾夜都無法入睡,個個都熬得眼睛紅腫。繁忙之中,女兵們還不忘學習救護常識,學習一些簡易的醫(yī)療常識和包扎方法。
為了替?zhèn)T解悶,女兵們設(shè)法給傷病員講一些歷史故事。每當傷病員聽到《三國演義》中“關(guān)公刮骨療毒”等故事時,一個個都十分感動。有的傷病員甚至動情地說:“同志,關(guān)公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我們這點痛苦又算得了什么?!”后來,看到傷員們的治療條件得到改善,女兵們感到無比慶幸,心頭的一塊石頭總算落地了。
文藝演出活躍行軍生活
為了活躍行軍生活,女兵們還抽空排練話劇。艱難的革命征程絲毫沒能改變她們那天真活潑的天性。有一次,胡毓秀、譚勤先、楊慶蘭等找到參謀團來,商量著準備演一出話劇,可總想不出一個題目來。沉默片刻,彭援華靈機一動:“就演一出老祖母念《金剛經(jīng)》好嗎?”
“好是好,可由誰來扮演老祖母這個角色呢?”大家齊聲問道。
“要不,就讓我來試試吧!”彭援華自告奮勇地說。
劇情大致為:江西農(nóng)村某家農(nóng)婦,有祖孫三代過著較安定的生活。這位老祖母信佛,她最喜歡念《金剛經(jīng)》。忽然,一天晚上,國民黨派人來抓壯丁,她心愛的兒子被抓走了。不久,老祖母的孫子也因病無錢治療而夭折了,可謂雪上加霜。老祖母和寡媳在國民黨的暴政下過著悲慘的生活。在排練過程中,大家都很投入。話劇演出時,士兵們都贊不絕口。演出道具雖然簡單,但表演得很成功,加深了大家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痛恨。
在長汀,女兵們幾乎天天演戲、開群眾大會,熱鬧非凡。而當起義部隊到達繁華的廣東潮州時,大家還手挽手,唱著革命歌曲來到中山公園開軍民大會。晚上照樣演出了精彩的話劇,因方言問題,軍民們有的雖然聽不懂,但都會心地笑了。
行軍路上很多同志由于疲倦,常常隊伍一停下來就打起盹來。于是女兵們便拉開嗓門,唱起了熱情奔放、喚起力量的歌。她們最愛唱的歌是《少年共產(chǎn)國際歌》:“走向前去啊,曙光在前!同志們奮斗,用我們的刺刀和槍炮開辟自己的路……”唱著唱著,一會兒,一唱百和,雄壯的歌聲,此起彼伏,震蕩山間……
巾幗不輸須眉。女兵們的出色表現(xiàn)得到了周恩來的肯定:“女將們,你們這一路表現(xiàn)得很不錯,又勇敢又有毅力……將來革命發(fā)展了,要做的事情多得很。這一路看得出你們女同志能夠和男同志同樣過嚴格的軍事生活,將來也能和男同志一樣擔負重要的革命工作……”后來,女兵們根據(jù)黨的指示,大多轉(zhuǎn)入地方工作,繼續(xù)為革命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