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作為民族文化的一面鏡子,它的大系統的各個層次上都有對文化的反映,而詞的搭配是其中重要的方面之一。觀察表明俄語中詞的搭配可謂是當代俄羅斯人民生活與社會發(fā)展的代言物,是民族心理的傳聲筒,是研究俄羅斯文化、歷史的活化石。
關鍵詞:俄語;詞匯搭配;民族文化
俄羅斯語言源遠流長,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點,也是俄羅斯民族世世代代積累起來的社會歷史、政治生活經驗的概括。語言是民族文化的載體,它們之間相輔相成,密不可分。而詞匯不僅表示一種含義,更反映一種文化。在俄羅斯的文化歷史中,不同的詞匯有著不同的文化特點,這些詞匯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蘊含著本民族豐富的感情色彩,了解俄語詞匯的不同寓意,能進一步了解俄語語言體現出的不同文化特點。本文試圖從俄語詞匯搭配的民族文化性角度進行分析。
1 詞匯搭配民族文化性形成的原因
俄語中的詞匯搭配反映了俄羅斯民族文化的宏觀和微觀的各個方面。眾多搭配的產生無疑都是受民族文化制約的結果,不過,把形成全部特有搭配的原因簡單地說成是“受特定的文化制約而形成”[1]雖然正確但卻過于籠統。分析表明,俄語中眾多詞匯搭配受到民族文化制約主要是受三種不用類型的限制而產生的。
1.1 語義原因
從語義學的角度看,詞的搭配能力和使用范圍的大小主要取決于詞匯單位之間的語義關系。一個詞有幾個意義,就要有幾種不同類型的線性聯想關系。 而詞總是以某一意義進入搭配的,當這個意義屬于民族文化語義時,該詞的搭配往往成為該語言中所特有的。
1.2 社會歷史原因
如果說語言與社會生活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在詞匯方面表現得十分明顯的話,那么語言中的詞匯搭配也并不遜色。這是因為,一方面,有許多新事物并不都是用新詞來表示,而是使用這種語言中原有的詞加以組配起來表示,比如俄羅斯出現的所謂的新貴,俄語中對這一新事物的表示使用的都是俄語中原有的詞:новый ру
сский, новый богатый, новый бу
ржуа(三個詞都是指“俄羅斯新富翁”)。另一方面,社會的變化和進步不僅指新事物新現象的產生,還表現為已有的事物和生活內容在細節(jié)上發(fā)生變化。比如,пакет молока(紙包裝的牛奶)和бутылка мол
ока(瓶裝的牛奶)代替了четверть моло
ка(一俄石牛奶),這說明人民的日常生活在發(fā)生變化。又如,смотрины本是男方家到女方家看家產的相親儀式,隨著這一習俗的淡化與消逝,смотрины獲得了新的意義,表示“比賽,展出,檢查”等意義,于是詞的搭配也隨之擴大。這樣的搭配從橫向看有民族性,它們表示俄羅斯人民生活中的特有事物和現象,從縱向來看,這樣的搭配又有時代特征,它們是俄羅斯生活變化和社會進步的真實寫照。
1.3 價值取向原因
不同民族的文化對行為、事物、觀念上的取向存在著廣泛而重要的差異。這是各個民族思維方法差異的反映。這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顏色取向的差異。比如,表示“紅茶”這一事物,俄語所使用的詞并不是(紅),而是(黑),原因在于俄羅斯人偏重的是茶葉葉子的顏色,而漢族人則是取其茶水的顏色而稱其實“紅茶”。
二是喻體取向的差異。比如,形容因受冷或受到驚嚇等而在皮膚上形成的小疙瘩時,漢語用“雞皮疙瘩”來表示,而俄語則說гуснная кожа(字面義為“鵝皮”)。這一例子說明,語言中對同一現象的比喻在用詞上有時會有差異。而產生差異的原因是各個民族因各自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而對生活獨特的觀察和體會。
以上兩個方面可以說明,盡管人類的思維有共同性,但在具體的思維方法上還存在著一些差異。思維方面的差異表現在顏色,喻體取向等方面,從而在不同的語言中形成了許多有民族特點的搭配,使不同的民族語言彼此相互區(qū)別。
2 詞匯搭配民族文化性的體現
由于不同民族的發(fā)展歷史、地理環(huán)境、生活習俗以及心理狀態(tài)等存在差異,使得每一個民族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理解及概括的方法不盡相同,從而也決定了詞匯意義的民族性要素。在同一民族文化背景下,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對事物或現象的某種固定看法和思維方式,必然會在語言中尤其是在詞匯中得以反映出來,形成所謂的“語言的世界圖景”(языковая картина мира)。[2]
因此,詞匯搭配民族文化性的體現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詞匯搭配反映民族的歷史,如:俄國舊長度單位погонная сажень(長度俄丈)。
第二,詞匯搭配反映國家的政治制度,如:боярск
ая дума(古羅斯時的大貴族杜馬)。
第三,詞匯搭配反映民族習俗,如:остаться с носом(落空,碰一鼻子灰,受愚弄),俄國古時候把賄賂稱為принос。
第四,詞匯搭配反映民族的生活方式,如:третий семестр(第三學期),指大學生暑假從事建筑或農業(yè)勞動。
第五,詞匯搭配反映民族的宗教及信仰。如:Встат
ь с левой ноги(情緒不佳,心情不快);чёр
ная кошка пробежала(發(fā)生爭吵,有了隔閡);чёртова дюжина(13),迷信的人認為這是個不吉利的數目);эемля и небо(天壤之別,相距十萬八千里)。
第六,詞匯搭配反映民族的語用心理,如:ребот
ать как вол(不辭勞苦地工作,辛勤工作)。所有這一切都為我們勾畫出一幅色彩斑斕的具有鮮明民族文化特點的詞語文化世界,并折射出一個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價值。
3 民族文化性對俄語詞匯搭配的影響
3.1 民族語言文化對俄語詞匯搭配的影響
如果說詞的語義搭配關系的中心問題是詞的組合必須符合語義一致律的話,那么詞的搭配關系的中心問題則是詞的搭配必須符合語言習慣。不同的語言所服務的文化對象各有特色,這就使得某種語言中符合語義一致律的詞匯搭配在操其他語言的人看來可能是違反搭配規(guī)范的。
例如,соль(鹽)一詞有這樣的搭配:соль рассказа(字面意義為“故事中的鹽”),соль анекдота(字面意義為“笑話中的鹽”)。在這兩個搭配中實現的并不是соль這個詞的概念意義,而是民族語言文化語義,即“實質,精華”。這樣的搭配在漢語中找不到,因此可以說,這樣的搭配是俄語中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搭配。名詞голова(頭,頭腦)在與形容詞ёловый(云杉的)、деревянный(木頭的)、дубовый(橡樹的)、мякинный(谷殼的)相搭配,使這幾個修飾語的文化伴隨意義(都表示“蠢笨的”)得到了實現。以上這些都是有民族語言文化特色的詞匯搭配。
3.2 民族歷史文化對俄語詞匯搭配的影響
體現民族文化語義的詞匯搭配在俄語中可以說是比比皆是。但是俄語中還有另外一類特有的搭配,它們的特點是:在搭配中并不體現某個詞的特殊意義,換句話說,在搭配中詞所使用的只是它們的概念意義,但是組合的結果即完整的搭配卻是俄語所獨有的,反映的是俄羅斯文化歷史中特有的情節(jié)和事物。
例如,берёзовый новый год(白樺新年,舊俄時期用白樺樹作為裝飾來迎接新年的到來,那時,新年從四月份開始),банный веник(洗澡時用來抽打身體的白樺帚),студенческий капусн
ик(大學生的白菜會,指大學生自編自演滑稽節(jié)目的娛樂晚會,來自收白菜時舉行的娛樂晚會的舊風俗),пар
тийная неделя(征收黨員周)等等。這些搭配是俄羅斯民族文化的歷史與現實各個側面的反映,是俄羅斯特殊文化的切實體現。這樣的搭配可以作為“語言活化石”,通過它,我們就能發(fā)掘出俄羅斯民族文化歷史的事實追溯到遙遠的過去。
3.3 民族心理對俄語詞匯搭配的影響
文化學家認為,全部文化學的問題,可以歸結為心理學的問題。民族心理素質是區(qū)別不同文化類型的內在依據。俄羅斯民族心理特點在詞的搭配中也得到了鮮明的體現,尤其是俄羅斯人的喜怒哀樂、褒貶愛憎,對生活中各事物的獨特的觀察,往往在詞的搭配中表現得更加具體和形象。
上述分析表明,俄羅斯民族心理(尤其是微觀方面)的許多特點對俄語詞的搭配產生很大的影響。
3.4 當代生活與社會發(fā)展對詞匯搭配的影響
社會語言學表明,一種語言中沒有或是很少的詞匯就是這個社會生活中沒有或少見的現象。若是該語言中某些方面的詞匯多,這就說明操這種語言的社會集團在這個方面已經在發(fā)展了;反之即得到相反的結論。
比如說,俄語中相關航天和開發(fā)宇宙方面的詞匯搭配很多,如космическая командировка(太空出差,去太空執(zhí)行任務)。這顯然說明了俄羅斯在宇宙開發(fā)領域有驕人的領先成就,并且仍在迅速發(fā)展。
上述表明,俄羅斯當今生活的各個方面的文化內容都影響了俄語中形形色色的詞匯搭配。
4 結語
詞匯的搭配與民族文化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民族文化制約著詞的搭配,使一種語言的詞匯體系有別于其他語言,而特殊的詞匯搭配則正是民族文化內容的反映。
語言作為民族文化的一面鏡子,它的大系統的各個層次上都有隊文化的反映,而詞的搭配是其中重要的方面之一。詞匯搭配的民族文化性體現在俄羅斯民族的文化、歷史、心理等各個方面,可謂是當代俄羅斯人民生活與社會發(fā)展的代言物,是民族心理的傳聲筒,是研究俄羅斯文化、歷史的活化石。
參考文獻:
[1] 吳國華,楊喜昌.文化語義學[M].軍事誼文出版社,2000.
[2] 趙愛國,姜雅明.應用語言文化學概論[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3] 呂彩婷.文化搭配對俄語詞匯搭配的影響[J].青年文學家,2002(8).
作者簡介:桑葉(1992—),女,黑龍江大興安嶺人,吉林大學外國語學院俄語系碩士在讀,研究方向:俄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