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離合詞是漢語中的一類特殊語言現(xiàn)象,但在使用過程中有規(guī)律可循,通過大量語言實例對離合詞的離合規(guī)律進行了分析,總結(jié)得出了必須拆分使用、不能拆分使用、離合兩可等三種離合情況,又在每一種情況下認真分析了“離”與“和”的限定條件,通過對比分析,總結(jié)離合詞的離合規(guī)律。
關鍵詞:現(xiàn)代漢語 離合詞 離合規(guī)律
規(guī)律總是從具體中抽象出來的,語言的規(guī)律也是建立在大量的語言存在的基礎之上。作為現(xiàn)代漢語中的一類特殊語言現(xiàn)象,離合詞的使用也有規(guī)律,什么時候能拆分,什么時候不能拆分是有條件限制的。筆者運用大量的語言實例對離合詞離合規(guī)律進行分析(文中所舉例子帶“*”為錯句),總結(jié)得出離合詞離合現(xiàn)象大體有三種:一是必須拆分使用,二是不能拆分使用,三是離合兩可。
一、必須拆分使用
1.表示不耐煩或否定語氣時,離合詞要拆開使用,在離合詞中間插入“什么”。例如:
賠禮——你給他賠什么禮!
﹡你給他賠禮什么!
﹡你給他什么賠禮!
開會——大中午開什么會!
﹡大中午開會什么!
﹡大中午什么開會!
起哄——你跟著起什么哄!
﹡你跟著起哄什么!
﹡你跟著什么起哄!
第一組和第二組中只有第一句是正確的,第二句和第三句在日常生活中不這樣說。而第三組乍一看都是正確的,但實際上是錯誤的,因為第二句“你跟著起哄什么”與上一句相比,既不表示不耐煩也不表示否定,第三句跟著起哄的對象是人,所以不用“什么”而用“誰”。
2.特意強調(diào)動作的數(shù)量或時量時,離合詞要拆開使用,數(shù)量短語放在離合詞中間。例如:
罰款——他被罰了三次款。
﹡他被罰了款三次。
﹡他被三次罰了款。
備課——為了把這一課講好,楊老師備了一天課。
﹡為了把這一課講好,楊老師備了課一天。
﹡為了把這一課講好,楊老師一天備了課。
吃虧——他在這件事上可吃不少虧!
﹡他在這件事上可吃虧不少!
﹡他在這件事上可不少吃虧!
第一組中的“三次”強調(diào)的是“罰了三次”,只有第一句正確,二、三句沒體現(xiàn)“罰”,況且平時我們不這樣說;第二組中的二、三句本身不這樣說。第三組中的二、三句“吃虧不少”和“不少吃虧”本身是對的,在別的語境中可以說,但“不少”只是強調(diào)“吃虧”這件事而不是“吃”這一動作,所以在此處是不正確的。
3.離合詞有關涉對象時,關涉對象要放在離合詞中間。例如:
要命——這次事故差點兒要了她的命。
﹡這次事故差點兒要命了她。
﹡這次事故差點兒她要命了。
革命——農(nóng)民們革了地主的命。
﹡農(nóng)民們革命了地主。
﹡農(nóng)民們地主革命。
定罪——這件事很多人都參與了,到底定誰的罪?
﹡這件事很多人都參與了,到底定罪誰?
﹡這件事很多人都參與了,到底誰定罪?
每組中的第二句語法錯誤,“要命、革命、定罪”是不及物動詞后面不能加賓語。一、二組中的第三句邏輯錯誤,第三組中的第三句本身是對的,在其他語境中可以這樣說,但此處的本意“誰”是“定罪”的受事賓語而非施事主語,所以放在此處不恰當。
4.當不及物動詞性離合詞后面的名詞性語素需要特殊描述時,離合詞需要拆開使用。例如:
立功——這次戰(zhàn)斗中,他可立了大功。
﹡這次戰(zhàn)斗中,他可立了功大。
﹡這次戰(zhàn)斗中,他可大立功了。
做夢——昨天晚上我做惡夢了。
﹡昨天晚上我惡做夢了。
﹡昨天晚上我做夢惡了。
開車——他開了一輛新車。
﹡他開了一輛車新。
﹡他新開了一輛車。
前兩組中二、三句明顯錯誤,第三組中第二句明顯錯誤,第三句雖然本身是對的,但“新”并不是描述“車”而是描述“他”剛剛的意思,所以與此處的本意不符。
5.離合詞在表完成時態(tài)句子中,離合詞后面還有其他動作發(fā)生時,離合詞必須拆開使用。例如:
吃飯——吃了飯他就去看電視了。
﹡吃飯了他就去看電視了。
成名——這個歌星成了名就沒再唱過歌。
﹡這個歌星成名了就沒再唱過歌。
洗澡——洗了澡我就去睡覺了。
﹡洗澡了我就去睡覺了。
值得說明的是,第二組兩個句子都是正確的,這是個例外。但例外也是有原因的,和一、三組中的“吃飯”“洗澡”相比,無論是“成了名”還是“成名了”,都只表示動作完成,是既定的事實,動作本身無法持續(xù)太長時間。而“吃飯了”和“洗澡了”在這里不能完全表示動作已完成,還可以表示動作將要進行,所以要表示該動作已完成,要進行下一個動作時必須把“了”放在前一個離合詞中間。
6.離合詞出現(xiàn)在動作正在進行的句子里,且沒有其他表示進行時的標志性詞語時,或里面有“正……著”時,離合詞要拆開使用,并且“著”只能插在離合詞的中間。例如:
許愿——他正許著愿呢!
﹡他正許愿著呢!
說話——他們正說著話呢!
﹡他們正說話著呢!
愛國——雖然他已出國很多年,但心里還愛著國。
﹡雖然他已出國很多年,但心里還愛國著。
因為“許愿、說話、愛國”都是不及物性離合詞,本身的信息量已經(jīng)很飽滿,所以后面除了可以接語氣助詞“啊、呢、吧、嗎”等之外,不能再出現(xiàn)任何詞。如果要表示進行時態(tài)或是完成時態(tài)只能在中間插入“著”或“了、過”。所以每組的第二個句子都不正確。
7.離合詞跟趨向動詞“起來”結(jié)合時,離合詞需要拆分,并且“起來”也要拆分。
化妝——她坐在那里化起妝來。
﹡她坐在那里化妝起來。
偷懶——他躲著偷起懶來。
﹡他躲著偷懶起來。
聊天兒——他們見面后就開始聊起天兒來。
﹡他們見面后就開始聊天兒起來。
跟“起來”結(jié)合的離合詞大多是不及物性離合詞,前面是動詞性語素后面是名詞性語素,而“起來”又是趨向動詞,在整個句子中做趨向補語,所以要和動詞性語素結(jié)合。至于“起來”為何也要拆開使用,筆者認為“起來”既不是連動謂語也不能支配受事賓語,它的用法更趨向于一種表達特定含義的語法手段,其主要作用是進一步明確“起來”前面的動詞性語素所要表達的意義。
8.在句子中,受到上下文句子結(jié)構(gòu)的影響,需要對離合詞進行相應拆分,以便平衡句子結(jié)構(gòu),補足語義。例如:
道歉——他進屋給那個女孩兒道了歉,出去了。
兌現(xiàn)——政策兌了現(xiàn),群眾來了勁。
兩個句子都是順承復句,后一個動作是在前一個動作完成之后才完成的,所以前一個離合詞應拆開使用,并且要插入表示完成時態(tài)的助詞“了”來補足語義,至于第二個例句兩個分句格式一樣是要平衡句子結(jié)構(gòu),使讀的人上口,聽的人順耳。如果不插入“了”,整個句子的結(jié)構(gòu)將失去平衡,顯得不自然,語義也不完整。
二、不能拆分使用
1.離合詞后面有程度補語修飾時,不能分開使用。例如:
傷心——她傷心極了。
﹡她傷極了心。
放心——他對我放心得很。
﹡他對我放了心得很。
得意——他升了官,得意得忘乎所以了。
﹡他升了官,得了意得忘乎所以了。
從上面的例句可以看出,凡是后面可以帶程度補語的離合詞,都不是具體的行為、動作,而是表示某種情緒、變化、存在、心理等。從語法上看,這類離合詞都可以受“很”的修飾,如很傷心、很放心、很得意。因此,在普通話里只有符合這樣特點的離合詞才能在“合”的狀態(tài)下帶補語,這種情況下,離合詞的后面一般緊接著“得”。不帶“得”的情況只限于表示心理活動,這時作補語的只限于“極”“死”“透”“壞”,而且末尾一定帶“了”,如“傷心極了”
2.離合詞前面有副詞修飾時,不能分開使用,且后面不能帶賓語。例如:
缺德——這個人特別缺德。
﹡這個人特別缺了德。
賣力——小王做事一向很賣力。
﹡小王一向很賣了力做事。
費勁——洗這一堆衣服真費勁。
﹡真費勁洗這一堆衣服。
這三個例子分別列舉了離合詞前有副詞修飾時,離合詞不能分開使用、后面不能帶賓語、不能分開使用同時又不能帶賓語三種情況。首先強調(diào)一下為何離合詞前有副詞時不能帶賓語,副詞只出現(xiàn)在動詞或形容詞前起修飾或限制作用,而離合詞一旦中間插入別的成分就不再是詞而是短語,這時副詞已經(jīng)沒有能力起修飾或限制作用了,所以造成了句子的錯誤。此外還需強調(diào)的是這里所說的不能帶賓語的情況只限于實意動詞性離合詞,有些表示心理活動的離合詞可以受副詞的修飾,同時還能帶賓語。例如:我很著急明天的面試/我們都非常吃驚他的舉動。
3.在連動句式中,如果離合詞在第二個動詞位置上,一般不能插入“著、了、過”。例如:
結(jié)婚——他畢了業(yè)才結(jié)婚。
﹡他畢了業(yè)才結(jié)了婚。
趕路——吃完早飯就趕路。
﹡吃完早飯就趕了路。
睡覺——我洗了澡就睡覺。
﹡我洗了澡就睡了覺。
離合詞出現(xiàn)在第二個動詞位置上時,一般不能分開使用。連動句強調(diào)的是第一個動作做完后將要做第二個動作或者是打算完成第一個動作后再去做第二個動作,所以第二個動作只是還未發(fā)生的動作,插入“了”表示已經(jīng)發(fā)生,這本身是矛盾的。雖然“了”不能插入第二個離合詞中間,但可以放在后面,例如“吃完飯就趕路了/我洗了澡就睡覺了”這也是正確的,只不過這時的重點是強調(diào)兩件事情的完成,而不是強調(diào)某個動作。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可以在離合詞中間插入關涉性的代詞,例如:吃完飯趕你的路去/洗完澡就睡你的覺去吧!
4.離合詞在祈使句中,一般不能拆開使用。例如:
訂婚——深入了解后,他倆決定訂婚。
﹡深入了解后,他倆決定訂了婚。
動手——有話慢慢說,千萬別動手。
﹡有話慢慢說,千萬別動了手。
開刀——老金將在明天開刀。
﹡老金將在明天開了刀。
這里有兩個原因:一是祈使句是要求別人去做某件事,這件事還未進行更談不上完成,所以離合詞不能拆開使用。二是祈使句句首一般都有副詞限制,副詞的功能決定了離合詞不能拆開使用,這一點在前文已經(jīng)提到。
5.在否定句中,離合詞一般不分開使用。例如:
出口——沒有合格證的產(chǎn)品堅決不能出口。
﹡沒有合格證的產(chǎn)品堅決不能出了口。
失業(yè)——在這一次裁員中,他沒有失業(yè)。
﹡在這一次裁員中,他沒有失過業(yè)。
發(fā)火——你千萬不要對他發(fā)火。
﹡你千萬不要對他發(fā)了火。
在否定句中,否定詞一般否定的是動詞,既然被否定了就說明該動作不能進行或者是不能再繼續(xù)進行,如果是這樣就不存在動作的完成,離合詞也就不能分開使用,所以每組第二個句子犯了這個錯誤。
6.及物動詞性離合詞在帶賓語時,絕對不能拆開使用。例如:
留神——過馬路時要留神車。
﹡過馬路時要留了神車。
放心——母親最不放心自己的孩子。
﹡母親最不放了心自己的孩子。
擔心——你擔心他明天上不了課。
﹡你擔了心他明天上不了課。
既然可以帶賓語,說明這個詞最起碼要是個動詞,只有動詞才能談得上帶不帶賓語,而離合詞一旦拆開使用,功能和短語一樣,不具備帶賓語的能力。
三、離合兩可
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表達習慣,一件事情有好多種表達方法,只要是不受語法限制,根據(jù)表意需要,使用離合詞時可離可不離。例如:
見面——我和你介紹的那個人見面了。
我和你介紹的那個人見了面了。
罷官——由于政治黑暗,他罷官了。
由于政治黑暗,他罷了官。
泄氣——無論怎么努力他的成績都沒有提高,他泄氣了。
無論怎么努力他的成績都沒有提高,他泄了氣。
開竅——他太笨,從未開過竅。
他太笨,從未開竅過。
離合詞拆開使用時一般是強調(diào)動作,合著使用一般是強調(diào)結(jié)果,每個人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表達習慣和特殊的場合而選擇不同的表達方式,從而達到不同的表達效果。
2.某些離合詞原式后可以帶補語,擴展式中也可以插入補語,原式和擴展式帶補語在特定語境下可以相互轉(zhuǎn)化。例如
開會——我們只開了一小時會。
我們開會只開了一小時。
上班——我都上班三年了,可他還以為我是學生。
我都上三年班了,可他還以為我是學生。
看病——他帶著母親看了一個月的病。
他帶著母親看病看了一個月。
這種情況中補語一般為數(shù)量短語,來限定離合詞所規(guī)定的動作的數(shù)量或時量。
3.能夠用某些句式進行轉(zhuǎn)換的,離合詞可離可不離。例如:
見面——我真想見他一面。
我真想和他見面。
生氣——您就別生他的氣了,是他不懂事兒。
您就別跟他生氣了,是他不懂事兒。
丟臉——你這樣做是在丟我的臉。
你這樣做真給我丟臉。
運用離合詞的擴展形式是為了使意思的表達更加具體、明確。當離合詞表示的動作影響到人時,為把受影響的人表達出來,才會使用離合詞的擴展形式。
4.離合詞的插入成分可以用某些詞或短語替換的,在這種情況下,可離可不離。例如:
洗澡——我洗過澡了。
我已經(jīng)洗澡了。
上課——他上著課呢,別打擾他。
他正在上課呢,別打擾他。
出名——運動會拿不到好成績,就出不了名。
運動運拿不到好成績,就不能出名。
做主——我做得了他的主。
我能替他做主。
這里的“已經(jīng)”和“過”都表示完成,“著”和“正在”都表示進行,“不了”和“不會”都表示不可能實現(xiàn),“他的”和“替他”都表示關涉性對象“他”,所以它們之間可以相互替換而不改變原意。
通過上述例子分析可以看出,有些離合詞在某種情況下可以拆開使用,有些情況下不能拆開使用,還有些情況離合皆可。但也要注意,由于離合詞本身具有特殊性,所以不能絕對地說某個離合詞歸屬哪一類,具有哪些特定的功能。離合詞在使用時是否拆分,主要取決于語用因素,即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下,人們使用某種語言形式的目的和功能,往往由人們的語感和日常表達習慣決定,擴展不擴展、能不能擴展及如何擴展有時會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因而在離合詞的使用上至今也沒有一個規(guī)范。
參考文獻:
[1]呂叔湘.漢語語法分析問題[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2]陸志韋.漢語的構(gòu)詞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
[3]楊慶惠.現(xiàn)代漢語離合詞用法詞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
[4]曹保平,馮桂華.“離合詞”的構(gòu)成與離合規(guī)律[J].廣西大學學報,2003,(4):95—97.
[5]饒勤.離合詞的結(jié)構(gòu)特點及語用分析——兼論中高級對外漢語離合詞的教學[J].漢語學習,1997,(1):32—35.
[6]趙淑華,張寶林.離合詞的確定與離合詞的性質(zhì)[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6,(1):44—51.
[7]段業(yè)輝.論離合詞[J].南京師大學報,1994,(2):112—115.
[8]吳登堂.離合詞探析[J].丹東師專學報,1996,(2):94—96.
[9]沈懷興.“離合”說析疑[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2,(6):57—64.
[10]張云生.現(xiàn)代漢語離合詞研究——以《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為例[D].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張云生 新疆烏魯木齊 烏魯木齊職業(yè)大學黨政辦公室 8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