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
政策在其頒布實施的范圍內具有普遍約束力,也正因為這種約束力對公眾可能產生的影響,政策應該具有一定的嚴肅性、科學性和穩(wěn)定性。朝令夕改、“翻臉比翻書還快”的政策,最終傷及的是政府公信力。
2016年5月的第一天,河北某地發(fā)布了“草原天路”門票定價信息,不由分說就把收費道閘砸向那條因風景優(yōu)美而聞名的縣級公路,引起輿論嘩然。然而,還沒等日歷翻過當月,50元收費政策就宣告作廢。
對這樣的結局,當?shù)叵嚓P部門解釋,是為了回應社會關切,方便游客旅游。這“一收一取消”的過程中,確實有不少問題值得深思。
“近年來,一些領域出現(xiàn)‘短命政策,影響了政策的權威性、有效性和政府的公信力?!北本煼洞髮W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沈友軍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作為政府部門及監(jiān)管機構出臺的公共政策,在出臺程序上宜更為嚴謹,執(zhí)行效力上宜更為科學和可持續(xù)。”
在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魯照旺教授看來,公共政策的制定,要遵循嚴格的程序,重視多方利益訴求,這樣制定的政策,才能最大程度克服隨意性和不可控性,換取最大的治理效果。
“政策”朝令夕改
科學、有效的公共政策是保證政策常態(tài)運行、實現(xiàn)政策目標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實現(xiàn)政府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而近年來,一些地方、部門卻時常出現(xiàn)半途夭折的“短命政策”現(xiàn)象。
早在2013年初就曾出臺“闖黃燈視為違反交規(guī),記6分”政策。此政策一出立即引發(fā)了公眾普遍的質疑和反對,最終執(zhí)行5天不得不“暫時不予以處罰”。
2016年3月1日,沈陽試推出購房新政。對畢業(yè)未超過5年的高校、中等職業(yè)學校畢業(yè)生在沈購買商品房的,公積金連續(xù)繳存時限由6個月降為3個月,首付比例實行“零首付”。然而試行不足半日,這一新政就被沈陽相關部門以暫不具備出臺條件為由叫停。
自2016年3月21日起,深圳市“禁摩限電”,一些快遞員被抓,大量快遞員辭職。后來,政策很快調整。
此外,河北吳橋公務員周六要上班的規(guī)定;執(zhí)行了9天的江門“禁狗令”等等,也在“短命政策”之列。
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從周期角度來看,“短命政策”可分兩類:一是“頒而不行型”,即政策頒布后,未進入執(zhí)行階段已夭折。二是“半途終止型”,指政策頒布并執(zhí)行后,沒有按照預定程序和時間終結,而是中間終止。同時,“短命政策”還存在一些共同點,比如政策生命周期短、政策頒布者以地方政府為主、政策內容集中在經濟領域,終結形式表現(xiàn)為總體終止,等等。
在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韓春暉教授看來,“短命政策”是相對于政策“壽終正寢”而言的,指公共政策在運行中未實現(xiàn)預期目標或產生較大的負面社會影響,在短時間內被調整或者廢止的現(xiàn)象。
“政策制定必須以質量為前提。沒有這個大前提,政策執(zhí)行的力度越大,帶來的損失就越大?!表n春暉說,“公共政策從提議考慮、制定出臺,到具體執(zhí)行、落實到底,都伴隨著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以及時間的消耗?!堂邥构怖媸軗p?!?/p>
“更重要的是,‘短命政策還可能降低群眾對政府的信任度,”韓春暉解釋說,“政策改變過頻有害于政府形象和政府公信力的建構。”
“知錯就改,善莫大焉?!表n春暉認為,從積極的角度看,一項有瑕疵的政策,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在還沒有釀成更大惡果前就得到及時糾正,無論出于自覺還是迫于壓力,都值得以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
公眾認同度低
“短命政策”緣何頻頻出爐?
經梳理不難發(fā)現(xiàn),“短命政策”頻發(fā)的根源在于政策運行過程中利益博弈失衡、政策運作過程失范以及政策環(huán)境復雜多變等因素。
“公共政策的出臺與執(zhí)行應堅持從公眾利益出發(fā)?!痹隰斦胀磥?,一些政策之所以短命,無法實施下去,是由于政策制定者對群眾支持度預估不足,結果導致公眾對政策的認同度低,“政策短命”在所難免。
魯照旺解釋說:“群眾是政策的直接受影響者,理應在政策制定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但由于群眾呈分散狀態(tài),在多方利益主體博弈的過程中,利益難于表達?!?/p>
“一項公共政策的出臺,需要進行充分的民主討論,需要社會各界、各階層、各行各業(yè)的代表參與到決策過程當中。”魯照旺說。
而在韓春暉看來,地方領導急于出政績也容易造成政策制定上的短視化,出現(xiàn)泡沫政績和“頭疼醫(yī)頭,腳疼醫(yī)腳”的政策方案,從而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中國青年報》刊發(fā)的評論文章也指出,“一些地方,領導一句話就能出臺一個政策,不調研、不論證、不集思廣益。有的地方決策時忽視政策在執(zhí)行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復雜問題,盡管初衷很好,但是效果不佳,只能無疾而終?!?/p>
調查中也發(fā)現(xiàn),有些地方制定公共政策,并沒有充分吸納專家意見,沒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缺乏深度的科學論證,甚至有些還與“上位法”沖突,這樣的缺陷容易導致政策短命。
在現(xiàn)實中,也有少數(shù)基層部門把出臺政策當作試探民意的方式,決策推出后,或在爭議中蹣跚前行,或因反對者眾而草草叫停。
決策失誤、影響惡劣,“收回成命”便是了,問責機制缺失也是產生“短命政策”的原因之一。比如,對于追責主體,沒有法定的問責發(fā)起和受理機構,也沒有規(guī)定發(fā)起方式;在責任認定環(huán)節(jié),可追責的內容模糊,哪些內容應當問責,到哪種程度才應當問責等規(guī)定不夠細化;在確定責任時隨意性大。這些因素造成政策責任“追究難”,少數(shù)決策者對出臺政策缺乏敬畏。
民意是關鍵支點
多位受訪專家認為,盡管公共政策是針對現(xiàn)實問題提出的,但公共政策是對未來發(fā)展的一種安排,且涉及多方利益調整,因此政策出臺前,應對社會效應進行足夠的評估,避免政策疏漏。
首先,重視多方利益訴求,完善政策主體利益整合機制。“公共政策制定和實施,民意是最關鍵的支點?!濒斦胀f,公共政策制定廣泛聽取民意,可以增強對多元利益訴求的回應,獲取公眾信任,取得公眾支持。
“民主公開的決策,是提高政策質量的良藥?!濒斦胀f,“作為決策者,人們很難要求他們做到全知全能,百分之百地前瞻。在相關決策前啟動行政聽證程序,能充分聽取群眾意見?!?/p>
其次,建立“回應型”的政策范式,增強政策的彈性?!啊貞驼叻妒绞侵羔槍ξ丛霈F(xiàn)的或非常態(tài)的社會公共問題,應當通過非程序化的危機管理方式加以解決?!鄙蛴衍娬f,“政府應當鼓勵、引導群眾參與政策過程,對政策制定、實施、監(jiān)督等環(huán)節(jié)提出意見、進行評價。同時,政府對群眾反映的情況、提出的意見必須給予尊重并及時回應。”
“在這種政策模式下,政府能夠對時刻變化的環(huán)境采取措施以增強政策的彈性與靈活性,從而有效適應不斷變化的新環(huán)境,防范和化解政策環(huán)境變化帶來的各種風險,有效避免‘短命政策頻出?!鄙蛴衍娬f。
第三,加強公共政策的論證,建立透明的政策咨詢、論證機制。對重大公共政策,尤其是公共政策實施的條件、可能帶來的后果等,都必須進行科學論證。要將政府系統(tǒng)內部論證、專家論證和公眾論證結合起來,并將論證過程和結果公開,以減少政策可行性分析中的造假行為,讓政策方案通過多角度、全方位分析后得到進一步優(yōu)化,提高公共政策的可行性。
第四,公共政策制定和實施必須滿足“合法性”要求。地方公共政策的制定要有法理依據(jù)。離開了合法性,公共政策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法律基礎?!肮舱叩闹贫?,要確保政策合法、科學、合理。在制度、程序上確??茖W決策和民主決策相結合?!表n春暉強調。
最后,建立完善的政策問責追究機制?!皩Ξa生‘短命政策的部門和個人要進行責任追究,要賠償決策失誤和決策錯誤所產生的損失?!睆V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陳潭教授認為,即使是公共政策的修補與調整,也要嚴格按規(guī)律辦事、按程序辦事,以防止“一言堂”和“拍腦袋”的情況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