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學生管理者,管理學生的過程,實質(zhì)上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情感交流的過程,感情投入極為重要。只有讓學生感受到和他們有一種情與心的交融,真正把你當作他們的朋友時,學生才能在學習和生活中感受到安全感、愉悅感、尊嚴感,才能時時處處支持你的工作,同時也使個人的潛能、智力得以充分的發(fā)揮。
關鍵詞:五年制高職學生管理
目前本人所管理的學生為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五年制高職階段的學生,生源地為北京市區(qū)及周邊地區(qū),學生入學時家庭優(yōu)越感比較強,學習動力不足,組織紀律渙散,缺乏良好的行為習慣。結(jié)合一年來的管理,談一下自己對五年制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粗淺看法。
一、情感人格教育應作為學生管理工作的一項永恒主題
做好學生工作的前提首先是熱愛和情感投入,其次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要注重對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保護。無論在工作和學習中,只要有閃光點,都要及時給予肯定,在學生中樹標桿,從而更加增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二是要付出愛心和耐心。網(wǎng)絡時代,信息量大,學生接觸的東西多,問題也就隨之而來,隨時都需要為學生答疑解惑。為了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充分利用飛信、微信、QQ等現(xiàn)代化工具和學生溝通感情,從中也能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動態(tài)和疾苦,為同學排憂解難。記得有一次傍晚,學生無意在QQ里發(fā)了一張腳被燙傷的照片,我了解情況后,立即買了慰問品到宿舍看望學生,使在場的學生深受感動,也使得我今后的學生管理工作更加順利;三是塑造高尚的人格魅力;在學生管理過程中,人格魅力越大,對學生產(chǎn)生的說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就越強。五年制高職學生盡管年齡和普通高考錄取來的年齡相差無幾,但心理年齡較小,學生管理工作者高尚的人品對學生能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而淵博學識和高尚品格更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敬佩感和信賴感,進而達到管理育人的目的,讓管理溶于無形之中。
二、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
“以學生為本”是為了更好地達到育人的目的,促進學生全面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我校一向提倡“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的管理理念,把學生當作顧客來看待,摒棄命令式的工作方式.特別是在與學生交流中,要注意工作的方式和方法,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要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注重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其次在制度約束下注意體現(xiàn)民主精神和親和態(tài)度,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引導學生通過參與達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自我服務、自我完善的目的;在學校事務管理中,充分尊重學生的知情權(quán)、選擇權(quán)、決定權(quán)和參與權(quán),各種信息對學生開放,讓學生參與學校事務管理,培養(yǎng)學生的民主、參與和服務意識、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犯錯誤和遭遇失敗,學生管理工作者要學會悅納學生,用發(fā)展的、包容的眼光看待學生,對學生少一點指責和批評,多一些鼓勵和信任,鼓勵學生去開拓、去嘗試,讓他們的意志在失敗、錯誤、挫折中得到磨礪,達到增強心智的目的。
三、發(fā)揮學生干部在學生管理過程中的組織領導作用
升入高職階段后的學生管理的首要任務,是建立一支強有力的學生干部隊伍。盡管中職階段也有班委會,但通過民主和公平競爭,在同學中重新選拔一批樂意為同學無私奉獻、能力強的新型學生干部隊伍非常必要。這支隊伍由于來自學生,在學生中有一定的號召力,能起到上傳下達的作用。學生干部代表著學生的利益,是同學心聲的傳話筒,他們能將學生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正確的渠道反映給領導和老師,同時又會將領導與老師解答的問題反饋給同學們,他們是學校各項制度的宣傳者和解釋者,很多時候通過他們把各項工作落到了實處。因此,我們必須要注重學生干部隊伍的建設,使之團結(jié)更多同學去完成老師所賦予的組織與領導任務。
四、努力做好五年制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五年制高職學生處于青春發(fā)育階段,正是從幼稚走向成熟、從依賴走向獨立的人生重要階段。因此,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是培養(yǎng)高素質(zhì)人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校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緊緊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和心理特點,遵循思想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規(guī)律,將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教育緊密結(jié)合起來,具體做法是:重視對學生工作干部,特別是身心健康輔導員和各班心理委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每學期最少一次),使他們在日常思想教育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心理問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另外,注重調(diào)動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動性,如幫助學生建立了心理健康屋,為有心理問題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咨詢的空間。
五、良好習慣伴成長
人們常說“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習慣是指“長時期養(yǎng)成的不易改變的動作、生活方式、社會風尚等”;“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習慣,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也是習慣。一個企業(y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如此,對于人的一生,更是如此;因此,利用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學生進行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不失為一個好的時機,如在課上首先從大學生應養(yǎng)成的生活習慣入手如:①吃好早餐;②保證充足的睡眠;③飲水充足;④做事有計劃;⑤守時;⑥勤儉節(jié)約;⑦理財。其次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①主動學習;②及時完成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③各學科全面發(fā)展,不偏科;④上課記筆記。習慣是一個人的資本,你有了好習慣,一輩子都有用不完的利息,有了壞習慣,你一輩子有償還不了的債務,管得住自己,你是習慣的主人,管不住自己,你是習慣的奴隸;講文明,優(yōu)雅一生;會學習,智慧一生;有特長,精彩一生,總之,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你會幸??鞓芬簧?。
五年制高職階段學生的管理工作是我校工作極為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在新情況、新形勢的影響下,我們只有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才能使我們的學生管理工作再創(chuàng)新的佳績。
【作者簡介】張秀榮(1965.11),女,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