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有著純真的心靈、簡單的心思、樸實的笑容、直白的語言……兒童身上沒有浮華之氣,也無社會污穢之風(fēng),他們有的只是純潔的內(nèi)心世界和獨來獨往、毫無顧忌的行為。在兒童的眼中,世間萬物都與他們自身一般可愛,這是一種有意無意的思想意識。無形之中,兒童的作品中也多了許多“物化”的生物。
一大早,小鯽魚早早地起床,在水中游玩,碰見了小邊魚。
小鯽魚說:“早上好,小邊魚,你在干什么,要去哪里呀?”小邊魚說:“我在鍛煉身體,順便看一下有什么東西可吃?!毙■a魚說:“那我們一起去找食物吃吧?!?/p>
突然,水中掉下一塊食物。小邊魚大叫:“找到食物了,找到食物了!”小鯽魚連忙說:“不能吃,不能吃,你沒看見上面還拖著一根長長的尾巴嗎?那是人們釣魚時用的魚餌,是引我們上鉤的,千萬不要上當(dāng),否則被人們釣到就沒命啦!”小邊魚嚇呆了,半天才說:“?。颗?,我知道了,這次多虧了你,我才死里逃生?!毙■a魚說:“只要是拖著長尾巴的食物,我們都不能吃?!?/p>
從此以后,小鯽魚和小邊魚無憂無慮地過著快樂的生活。
——吳兆恒《死里逃生》
小作者將小鯽魚、小邊魚“物化”成了人類。小魚們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避開了“危險”,這些都是小作者將自身生活的經(jīng)驗移植到了魚兒們的身上,讓它們具有了人性,具有了如人一般的思維意識。這就是“物化”的產(chǎn)物。
“物化”的形象在兒童的作品中舉不勝舉?!坝脭M人化的方式去看待其他生物,我們很自然地也會‘以貌取人,從其他生物的外表去賦予他(她)或它某種特質(zhì)的性格?!雹龠@樣的敘述告訴我們“以貌取人”只是兒童對于作品中的形象做出的一個自我的理解罷了。善與惡,美與丑都是兒童內(nèi)心的一種“形象化”的外顯,是他們對于生存環(huán)境以童話般的詮釋。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素材更多的是來源于生活的實際,特別是小學(xué)生的校園生活。
又是一個圣誕節(jié),圣誕老人看著那滿滿一房子禮物,心想:這么多禮物,就算是運一年也運不完啊,要是我能開一個禮物店就好了。
圣誕老人請來了青蛙王子、七個小矮……幫忙蓋禮物店。七個小矮人排成一行,“一二一,一二一……”大家邊搬著木頭邊吆喝著,干得可帶勁了。再看看屋子外面,青蛙王子正拎著一桶油漆,站在椅子上刷著墻。圣誕老人也沒閑著,你看,他正往架子上放禮物呢。很快,禮物店就開張了。
開張第一個客人是灰姑娘,圣誕老人熱情地問:“你要買什么禮物?”灰姑娘往架子上看了看,說:“請給我拿一雙水晶鞋?!笔フQ老人拿了一雙最漂亮的水晶鞋給了灰姑娘,灰姑娘高興得拿著水晶鞋回家了。接下來,又有很多人來買禮物,圣誕老人忙得滿頭大汗。到了晚上,客人全都走光了,圣誕老人清點了一下禮物,哇!今天已經(jīng)賣掉了一大半的禮物!照這樣下去,過不了幾天就又要進新貨了。圣誕老人心想:禮物店的生意這么好,掙了錢,我可以用這些錢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如果這時候賣火柴的小女孩還在的話,我要請她到店里來給我?guī)兔Γ€要給她工資,這樣她就不會挨冷受餓了。圣誕老人一想到這,就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明天,我要問問大家,誰遇到困難了,需要幫助。就這樣,圣誕老人早早地上了床,睡著了。半夜,圣誕老人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的禮物店生意很紅火,窮人們也都變富有了,賣火柴的小女孩也回來了,她穿著漂亮的衣裳,還對圣誕老人說:“謝謝你,多虧您的幫忙?!本瓦@樣,圣誕老人的禮物店開得越來越好。
轉(zhuǎn)眼間,第二個圣誕節(jié)快要到了,圣誕老人想:我要送給每個孩子一個精致的禮物,給他們衷心的祝福,讓他們過一個快樂的圣誕節(jié)。
從此,童話王國里多了一個愛心禮物店。
——熊權(quán)鈺《圣誕老人開禮物店》
小作者通過一個愛心禮物店把許多動畫人物聯(lián)系到一起來過圣誕節(jié),這樣的場景讓我們覺得熟悉而又新穎。小作者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把自己對一些童話人物的心愿與祝福傾注其中,從而營造出了一種溫馨幸福的氛圍。文章語言樸實,感情真摯。在娓娓道來的話語中,讓人不知不覺喜歡上了圣誕老人,喜歡上了他的愛心禮物店。
我們還可以將現(xiàn)實與想象有機地糅合在一起,實踐“物化”生活,因為“童話創(chuàng)作應(yīng)該格外講求要非常有技巧地游走于真實和想象之間,所以,在運用和處理那些真實部分的時候,最好不要明說,而是能夠透過一些暗示。”②
教室里鬧嚷嚷的。怎么回事呢?
原來,這節(jié)是自習(xí)課,上課的老師生病沒有來,河馬老師讓淑美兔通知大伙自習(xí),交代讓淑美兔管理。
“管吧!”淑美兔從三瓣嘴中蹦出了這兩個字。她極不情愿地站到了講臺前,清了清嗓子,說:“安靜下來,誰再說話,我就扣那個組的分了!”“扣分”兩字還真管用,霎時教室里的吵鬧聲消失了。“老師常說的這句話還真好使。”淑美兔心里樂滋滋的。
“大家可以看課外書,但有一個要求,不許講話!”淑美兔手背在身后,學(xué)著河馬老師的樣子踱著方步在講臺前走來走去,還不時地提醒跳跳鼠認真看書。跳跳鼠吐著舌頭回應(yīng)淑美兔的管理。
沒過多久,“嗡嗡嗡”的聲音又從教室的角落里傳了出來,繼而形成了“嘰嘰喳喳”的噪聲。淑美兔急得滿臉通紅,她制止了這邊,那邊又傳出爭吵聲。無奈的她索性趴在了講臺上面,不言不語了。
“老師來了!”不知是誰喊了一句,教室里頓時鴉雀無聲?!肮贝潭男β暽v起來。大家一瞧,原來是跳跳鼠的惡作劇,有的人責(zé)罵著:“毛病!”吵鬧聲依舊在教室內(nèi)回旋著。
“老師真的來了!”又有一個聲音高聲提醒著大家。吵鬧聲似乎是聽了誰的命令似的,瞬間溜掉了。“哈哈哈……哈哈哈……”笑聲顯得更加刺耳,還是那只活蹦亂跳的跳跳鼠的鬧劇。大家再也不去理睬這個愛捉弄人的“鼠輩”了。大伙又繼續(xù)忙碌著爭執(zhí)、吵鬧、大聲喧嘩……
“不要吵了,老師來了!”這次,沒有一個人再“上當(dāng)”,吵鬧聲不減,分貝反而猛增。
“不要吵了,老師真的來了!”無濟于事的提醒。
“這是茶館?!”一聲怒吼。大伙抬頭一看,河馬老師正站在教室門口,紅紅的臉龐顯得異??膳??!斑@么吵,誰的主意?”
“他!”大伙的手全部指向了跳跳鼠?!霸┩?!我根本沒有說什么!”跳跳鼠極力爭辯著。但還是被河馬老師拎到了教室外,訓(xùn)話去了。
“唉!誰叫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捉弄大伙呢?現(xiàn)在引火燒身了吧!”淑美兔搖著頭,跟著走出教室,向河馬老師說明真相去了。
——蔣 嶺《老師來了》
文章描述了兩個典型的人物形象:淑美兔、跳跳鼠。跳跳鼠是一只活潑、好動的小松鼠,他思維敏捷,行動迅速,愛在眾人面前表現(xiàn)自己,只是將太多的時間耗費在了“玩”字上。淑美兔是一個小個子,整天滿臉笑嘻嘻的神色,是可愛小女生的形象,屬于那種溫柔型的人物。為了體現(xiàn)“物化”的人物形象,我還采用了“一呼三驚”的故事,將跳跳鼠活蹦亂跳、愛搗亂的特征暴露無遺。
這就是“以貌取人”之法。
①管家琪.聯(lián)想,編織童話的彩衣.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41.
②管家琪.聯(lián)想,編織童話的彩衣.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47.
新作文·小學(xué)作文創(chuàng)新教學(xué)2016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