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chǔ),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wù)。因此在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必須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教給學生多種的識字方法,從而使學生感到學習語文的無窮樂趣。
【關(guān)鍵詞】聯(lián)想識字 歸納比較識字 游戲識字 情境中識字 苦學 樂學
識字和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chǔ),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wù)?!缎W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學生要認識3500個漢字。在一二年級,則要求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低年級學生在識字中,音、形、義三方面,字形是難點,解決了這一問題就為提高閱讀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交給學生多樣的識字方法,帶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
一、聯(lián)想識字
聯(lián)想識字特別適合小學低段兒童,因為他們的思維富于想象,所以他們更容易接受和掌握一些標志具體或特征明顯的東西。因為漢字最大的特點就是“因形知義”例如:學習“雨”字時,學生通過自己對雨點兒的認識,描繪出小雨點兒一滴一滴從云彩里飄落下來,從而構(gòu)建“雨點”畫面,變抽象的文字符號“雨”為形象直觀、具體的表象。在學習“木、林、森”時,學生了解“木”表示一棵樹,一些樹則被稱為“林”,而很多很多樹在一起就被稱為“森林”。
部首聯(lián)想識字在小學低段教學中運用也很廣泛。如“女”字旁的字,告訴學生一般都指女性的稱呼一般都是女字旁。學生從自己身邊說起“媽、姐、妹、奶”發(fā)展到“姑、姨、嬸、嫂”很多其實孩子都沒見過,但也可以很肯定都是女字旁的字?!办辍迸c“衤”的字混淆錯誤較多,告訴學生“衤”一般都與布有關(guān)系,如“補、被、襪”,而“礻”是由“示”演化而來,一般表示祝賀,如“祝、福、祥”。
我認為聯(lián)想教學的宗旨在于想象生動的前提下做到言簡意賅。對于一些一目了然其含義生字,再編創(chuàng)一些繁瑣復雜的兒歌或者順口溜,反而在課本知識的基礎(chǔ)上無形中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這些華而不實的花架子,在我看來在課堂上盡可能的避免掉。
二、歸納比較識字
從我們漢字的造字法來看,有象形、指示、會意、形聲幾種,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在學習新字我們把漢字歸類為“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同偏旁同部首字”等。在教時,我們幫助學生進行適當?shù)臍w類,既對學生提高識記效果有很大的幫助,又可以讓學生舉一反三,擴大識記范圍。
如“艮”字時前鼻音,加偏旁的有“很、跟、根” 這三個字也全是前鼻音?!傲睢弊质呛蟊且簦悠杂小邦I(lǐng)、玲、零、鈴、齡、嶺”這些字也全是后鼻音。學習“辯、辮”字時,我先將“瓣”提前學習,讓學生根據(jù)偏旁“纟、讠、瓜”比較:“讠”表示語言;“辮子”一絲一縷的;有的學生說“瓜”字想到花朵一瓣一瓣。孩子們對漢字的構(gòu)字素材展開比較有助于理解力的提升。
三、游戲識字
識字學習比較枯燥,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由此影響學習效果。因此在識字過程中使用學生最喜歡的游戲來識字,孩子們總是情緒高漲,從而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課堂效率,對提高學生的識記的幫助是不言而喻。
“開火車”算是“歷史悠久”的游戲方法,這種游戲可以較大范圍的檢查學生的識字效果。但是時間長了,學生對這個游戲已經(jīng)失去了新鮮感,因此在游戲方法上我進行了“改良”。一開始我先用掌聲和學生互動“特快列車哪里開?”“特快列車這里開!”“誰想來?”“我想來!”“誰再來?”“我再來!”過程中改變節(jié)奏,對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益處。 如對字的鞏固復習“找朋友”是最適合的。我把帶偏旁的卡發(fā)到同學的手中,一個學生拿著“讠”說:“快樂找朋友,誰是好朋友?”另一個拿著“井”的學生馬上出來和“讠”排在一起,說:我是“井”,我和“讠”組成“講”。全班同學齊讀“講”。 這種方法還可以進行組詞練習。
在識字過程中,引進游戲,可以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漢字,提高識字效果。
四、情境中識字
低段學生,識字量有限,但是積極性很高。所以從收發(fā)本子做起,對于不認識的名字,我就教他們。經(jīng)過幾次實際操作,一部分積極的同學已經(jīng)認識了班中大部分學生的姓名了。進一步讓他們清點人數(shù),還查查缺誰,幫助孩子盡快地熟悉全班同學的姓名。沒多久,他們也認識了同學的姓名了。而教室內(nèi)的橫幅條幅、班風班訓,走廊上的名言,校園中的告示牌,櫥窗里的標語等等,都是識字的素材??梢岳脜⒂^校園的機會讓學生識字。
漢字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讓學生養(yǎng)成留意周圍事物,學習生字的習慣。如商店名、商品價格牌、廣告牌、交通標志、電視節(jié)目名稱等。在這個方面,在課堂上積極引導,讓孩子們把自己的在生活中新認識的字與同學交流,比比誰最能干。這樣的識字方法不但擴大了識字量,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孩子們自主識字的能力和愿望。
總之,識字教學中,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是學生從中感受到學習和創(chuàng)造帶來的快樂,使“苦學”變成了“樂學”。這樣不但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滿足了他們的成功欲,而且還能在他們不斷的“新發(fā)現(xiàn)”中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我們作為教師因盡可能的全方位地多多吸吮教學信息的養(yǎng)氛,并將其內(nèi)化整合,做到有的放矢地傳輸給每一個學生,使之能愉悅身心,健康發(fā)成,最終實現(xiàn)語文學習的總體目標。
作者簡介:段美鵑(1982-),女(漢族)新疆石河子150團小學語文教師,小教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