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不同類型8種殺蟲劑對即墨稻區(qū)灰飛虱種群的速效性分析

      2016-05-14 19:42郭晨亮郭磊鄭曉敏褚棟
      山東農(nóng)業(yè)科學 2016年6期

      郭晨亮 郭磊 鄭曉敏 褚棟

      摘要:為選擇及時有效控制灰飛虱的殺蟲劑,采用稻莖浸漬法測定了即墨稻區(qū)灰飛虱3齡若蟲對8種常用殺蟲劑的致死中時(LT50),研究了不同類型8種常用殺蟲劑(呋蟲胺、吡蟲啉、啶蟲脒、氟啶蟲酰胺、吡蚜酮、噻嗪酮、溴氰蟲酰胺、螺蟲乙酯)在農(nóng)藥產(chǎn)商推薦濃度下對山東省稻區(qū)灰飛虱的速效性。結(jié)果表明:在推薦濃度下,呋蟲胺(LT50為22.4 h)的速效性最佳,吡蟲啉、溴氰蟲酰胺(LT50分別為27.2 h和28.2 h)次之,啶蟲脒、螺蟲乙酯、氟啶蟲酰胺、噻嗪酮、吡蚜酮(LT50分別為65.3、68.0、74.9、80.1 h和86.7 h)較差。該結(jié)果可為灰飛虱的化學防治提供參考。

      關鍵詞:灰飛虱;速效性;致死中時;即墨稻區(qū)

      中圖分類號:S435.112+.9+S482.3文獻標識號:A文章編號:1001-4942(2016)06-0088-04

      灰飛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是水稻生產(chǎn)上的一類重要害蟲。該害蟲以成蟲、若蟲成群聚集在水稻莖、葉、穗部刺吸汁液,引起植株黃葉、早枯萎縮甚至霉爛枯死,或?qū)е碌舅氚l(fā)黑霉變,嚴重影響水稻灌漿結(jié)實,造成空秕率上升、千粒重下降、稻米品質(zhì)降低[1]。該害蟲也是水稻條紋葉枯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黑條矮縮病毒(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的主要傳毒介體[2,3]。

      山東省位于黃河下游,是我國小麥、玉米的主產(chǎn)區(qū),同時也種植大面積的優(yōu)質(zhì)粳稻[4]。該省每年水稻種植面積13萬公頃左右,主要集中在濟寧、臨沂、濟南等地。灰飛虱主要以禾本科作物為食,其大發(fā)生已對山東省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造成了一定經(jīng)濟損失。2007年以來,連續(xù)5年在山東省嚴重發(fā)生,對玉米和水稻生產(chǎn)造成嚴重威脅。2009~2011年,魯南稻區(qū)灰飛虱大發(fā)生,造成黑條矮縮病大暴發(fā)[5],使當?shù)厮旧a(chǎn)受到嚴重損失[6]?;绎w虱傳播病毒所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遠遠超過其直接危害。目前仍然沒有防治黑條矮縮病等病毒病的有效措施,主要還是通過防治其傳播媒介灰飛虱。據(jù)報道,灰飛虱的吸毒與傳毒時間都很短[7],為防止灰飛虱迅速、大量地傳播病毒,生產(chǎn)上通常會使用一些速效藥劑在短時間內(nèi)將蟲口密度降低,以防止病毒病的進一步擴散蔓延。

      為更好地利用殺蟲劑及時有效地控制灰飛虱危害,本研究采用殺蟲劑浸苗法測定了即墨稻區(qū)灰飛虱種群對昆蟲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噻嗪酮和氟啶蟲酰胺)、新煙堿類殺蟲劑(呋蟲胺、吡蟲啉和啶蟲脒)、雙酰胺類殺蟲劑(溴氰蟲酰胺)、吡啶類殺蟲劑(吡蚜酮)和季酮酸類殺蟲劑(螺蟲乙酯)5種類型共8種常見殺蟲劑在常用劑量下的速效性,以期為灰飛虱的快速控制提供依據(jù)。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灰飛虱種群

      灰飛虱種群于2015年7月采自山東省青島市即墨稻區(qū),在人工氣候室[溫度:(27±1)℃;濕度:(60±5)%;光周期:16L∶8D]飼養(yǎng),期間不接觸任何殺蟲劑。將灰飛虱成蟲接入株高3~4 cm的一周齡圣稻13稻苗中,產(chǎn)卵后2 d,將成蟲移至新苗上繼續(xù)飼養(yǎng)。卵孵化后,待其長至2齡中后期,更換新鮮稻苗。

      1.2供試藥劑

      20%呋蟲胺SG,購自日本三井化學AGRO株式會社;70%吡蟲啉WDG,購自浙江海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啶蟲脒SP,購自浙江海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氟啶蟲酰胺WDG,購自浙江石原金牛農(nóng)藥有限公司;50%吡蚜酮WP,購自浙江省上虞市銀邦化工; 25%噻嗪酮WP,購自江蘇七洲綠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溴氰蟲酰胺EC,購自杜邦農(nóng)化有限公司;22.4%螺蟲乙酯SC,購自拜耳作物科學公司。

      1.3生物測定

      本試驗生測方法采用稻苗浸漬法。取圣稻13種子均勻放置在裝有培養(yǎng)土的長方形塑料盆中進行培育。待水稻長至2葉期,取出稻株,剪成約15 cm長的稻莖。按照殺蟲劑包裝標注的推薦濃度用0.05%Triton X-100水溶液[7]進行配制。其中,農(nóng)藥濃度參考農(nóng)藥產(chǎn)商推薦的常用濃度:呋蟲胺200 mg/L,吡蟲啉70 mg/L,啶蟲脒80 mg/L,氟啶蟲酰胺100 mg/L,吡蚜酮200 mg/L,噻嗪酮250 mg/L,溴氰蟲酰胺100 mg/L,螺蟲乙酯224 mg/L。

      將稻莖分別在推薦濃度下的供試藥劑中浸30 s[9],以0.05%Triton X-100水溶液作為對照,每處理重復3株稻莖。在陰涼通風處晾干后,分別放入不同塑料杯中(直徑6.5 cm,高度6.7 cm),隨后接入大小相等、生理期一致的3齡若蟲40頭,并將生測小杯移至人工氣候室內(nèi)。接蟲1 h后,觀察是否有意外死亡,若有,補足40頭。接入若蟲后定時檢查其存活數(shù)(12 h內(nèi)每隔6 h進行檢查,12 h后每隔12 h進行檢查,至每個重復中灰飛虱的校正死亡率達到80%以上即可停止檢查),用毛筆尖碰觸蟲體不動視為死亡。

      1.4數(shù)據(jù)處理

      計算各農(nóng)藥處理及對照組每個重復的死亡率,并用Abbott公式,計算各組的校正死亡率。利用Gompertz模型公式:Y=α×exp[-β×exp(-γ×X)][10]計算致死中時,其中X為時間(h),Y是校正死亡率,常數(shù)α、β、γ可以通過所求殺蟲劑在不同時間下對灰飛虱的校正死亡率由DPS軟件求得。當Y為0.5時,根據(jù)公式所得的X即為該殺蟲劑對灰飛虱的LT50。運用IBM SPSS軟件檢驗各組農(nóng)藥所測LT50之間的差異顯著性。

      2結(jié)果與分析

      2.1灰飛虱在取食24 h和48 h時的死亡率

      試驗結(jié)果顯示,在接蟲24 h后(圖1),呋蟲胺與吡蟲啉對試蟲的死亡率較高(在50%~55%之間),其次為溴氰蟲酰胺(死亡率為46.4%)以及氟啶蟲酰胺和啶蟲脒(死亡率分別為25.4%和27.9%),而螺蟲乙酯、吡蚜酮、噻嗪酮對試蟲的死亡率較低,分別為12.3%、11.5%和7.3%。

      在接蟲48 h后(圖2),以呋蟲胺的殺蟲效果最為顯著(死亡率達到73.0%),其次為溴氰蟲酰胺和吡蟲啉,死亡率為68.9%和60.8%。吡蚜酮對試蟲的死亡率最低,為18.1%。其余4種農(nóng)藥對試蟲的死亡率在30%~40%之間,無顯著差異。

      2.2不同殺蟲劑的致死中時

      圖3顯示,200 mg/L呋蟲胺速效性最好,防治灰飛虱的LT50最短(22.4 h),與70 mg/L吡蟲啉(LT50為27.2 h)和100 mg/L溴氰蟲酰胺(LT50為28.2 h)無顯著差異,但顯著短于80 mg/L啶蟲脒(LT50為 65.3 h)、224 mg/L螺蟲乙酯(LT50為68.0 h)、100 mg/L氟啶蟲酰胺(LT50為74.9 h)、250 mg/L噻嗪酮(LT50為80.1 h)、200 mg/L吡蚜酮(LT50為86.7 h)。

      3討論

      由于灰飛虱是病毒介體,因此殺蟲劑的速效性對于遏制病毒的進一步蔓延擴散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采用稻苗浸漬法測定了5類(昆蟲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吡啶類殺蟲劑、新煙堿類殺蟲劑、雙酰胺類殺蟲劑、季酮酸類殺蟲劑)8種殺蟲劑對灰飛虱的速效性。研究結(jié)果表明,新煙堿類殺蟲劑呋蟲胺、吡蟲啉與第二代雙酰胺類殺蟲劑溴氰蟲酰胺對灰飛虱具有良好的速效性。

      本研究測定了3種新煙堿類殺蟲劑(呋蟲胺、吡蟲啉和啶蟲脒),其中,呋蟲胺、吡蟲啉具有較好的速效性,然而,作為同一類的新煙堿類藥劑,啶蟲脒未表現(xiàn)出較好的速效性。啶蟲脒主要用于防治蚜蟲類害蟲[11],從接觸活性來看,啶蟲脒對褐飛虱活性比吡蟲啉低得多[12],因此推測啶蟲脒對灰飛虱的速效性較差可能與此有關。上述結(jié)果表明,同一類型不同殺蟲劑對同一害蟲的速效性也存在差異,對于殺蟲劑的選擇需要初步的生物學測定。

      新開發(fā)的第二代雙酰胺類殺蟲劑溴氰蟲酰胺具有速效性,該殺蟲劑具有良好的輸導性和內(nèi)吸性,可有效防治各種刺吸式口器害蟲;同時,它對非靶標的節(jié)肢類動物有著很好的選擇性,具有非常好的環(huán)境安全性[13]。

      昆蟲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噻嗪酮和氟啶蟲酰胺、吡啶類殺蟲劑吡蚜酮、季酮酸類殺蟲劑螺蟲乙酯的速效性較差。噻嗪酮一般在藥后3~7 d 才能出現(xiàn)顯著防效[14]。吡蚜酮和氟啶蟲酰胺均會使灰飛虱產(chǎn)生快速拒食作用,但處理后的昆蟲在因饑餓死亡之前仍可存活數(shù)日,且死亡率高低與氣候條件有關[15]。螺蟲乙酯主要殺蟲機制是抑制害蟲體內(nèi)類脂物質(zhì)的合成,因此對害蟲速效性不及吡蟲啉等新煙堿類殺蟲劑[16]。

      今后,尚需對不同類型殺蟲劑的持效性進行系統(tǒng)研究。將速效性與持效性較好的殺蟲劑進行混用,為灰飛虱防治的速效性和持久性提供理論依據(jù)。

      致謝:在本試驗過程中,馬浩與趙亞飛同學給予了一定幫助,謹致謝意。

      參考文獻:

      [1]顧伯良, 薛萍霞, 施文賢, 等. 水稻灰飛虱轉(zhuǎn)移穗部為害及其對產(chǎn)量損失的觀察[J]. 中國植保導刊, 2005(5):7-8.

      [2]Gray S M. Plant virus proteins involved in natural vector transmission[J]. Trends in Microbiology, 1996, 4: 259-264.

      [3]陳聲祥, 張巧艷. 我國水稻黑條矮縮病和玉米粗縮病研究進展[J]. 植物保護學報, 2005(1): 97-103.

      [4]徐艷博. 山東省灰飛虱發(fā)生及其危害規(guī)律研究[D]. 南京: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 2012.

      [5]陳峰, 朱文銀, 張洪瑞, 等. 山東省水稻黑條矮縮病發(fā)病情況及防控對策[J]. 山東農(nóng)業(yè)科學, 2009(11): 96-99.

      [6]任躍全, 高加力, 劉冬梅, 等. 魯西南濱湖水稻黑條矮縮病流行原因分析與防治對策[J]. 農(nóng)業(yè)科技通訊, 2012(6):170-172.

      [7]徐張芹. 灰飛虱的發(fā)生及防治[J]. 植物醫(yī)生, 2006(1):8-9.

      [8]王利華, 方繼朝, 劉寶生. 幾類殺蟲劑對灰飛虱的相對毒力及田間種群的抗藥性現(xiàn)狀[J]. 昆蟲學報, 2008(9): 930-937.

      [9]莊永林, 沈晉良, 陳崢. 三唑磷對不同翅型稻褐飛虱繁殖力的影響[J].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1999(3):21-24.

      [10]Ge L Q, Huang L J, Yang G Q, et al. Molecular basis for insecticide-enhanced thermotolerance in the brown planthopper Nilaparyata lugens Stal (Hemipera: Delphacidae)[J]. Molecular Ecology, 2013, 22: 5624-5634.

      [11]周育, 庾琴, 侯慧鋒, 等. 新型煙堿類殺蟲劑啶蟲脒研究進展[J]. 植物保護, 2006, 32(3): 16-20.

      [12]鄧業(yè)成, 王蔭長, 李潔榮, 等. 啶蟲脒的殺蟲活性研究[J]. 西南農(nóng)業(yè)學報, 2002,15(1):50-53.

      [13]楊桂秋, 黃琦, 陳霖, 等. 新型殺蟲劑溴氰蟲酰胺研究概述[J]. 世界農(nóng)藥, 2012(6):19-21.

      [14]顧林玲. 5種防治稻飛虱藥劑的發(fā)展研究[J]. 現(xiàn)代農(nóng)藥, 2014(3): 5-10.

      [15]顧中言, 徐廣春, 徐德進, 等. 稻田農(nóng)藥科學使用Ⅰ.農(nóng)藥的選擇原則和農(nóng)藥的田間桶混效應[J].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 2013(8): 112-115.

      [16]王雪麗, 盧少華, 劉明楊, 等. 螺蟲乙酯及其在刺吸式害蟲防治中的研究進展[J]. 華中昆蟲研究, 2014(12):162-168.

      商都县| 兴山县| 望奎县| 抚宁县| 夹江县| 资源县| 万全县| 贵溪市| 饶平县| 南江县| 富顺县| 遂平县| 南和县| 四子王旗| 唐山市| 鹤山市| 大港区| 繁昌县| 拜泉县| 海晏县| 洪洞县| 潮安县| 巧家县| 罗定市| 南康市| 揭西县| 普安县| 崇礼县| 吴江市| 苍梧县| 临武县| 伊吾县| 涟源市| 五河县| 昭苏县| 青河县| 桦南县| 通山县| 丰顺县| 米脂县| 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