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凡
我班有個學生叫何津宇。從我初一剛接這個班時,他上課無精打采,要么搞小動作,要么影響別人學習,提不起一點學習的興趣;下課追逐打鬧,喜歡動手動腳;作業(yè)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書寫相當潦草,甚至與老師還發(fā)生沖突,每天不是科任老師就是學生向我告狀。于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以學習為重,按時完成作業(yè),知錯就改,爭取進步,爭取做一個他人喜歡、父母喜歡、老師喜歡的好孩子。他開始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后來口頭上答應了??伤忠蝗缂韧?,毫無長進,完全抱著“承認錯誤,堅決不改”的精神。此時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許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覺得身為班主任,不能因一點困難就退縮,不能因一個后進生無法轉化而影響整個班集體,必須面對現(xiàn)實!更為重要的是我了解到了一件事。有一天他的母親找到了我,她對孩子在學校的情況非常了解,特意來感謝我對孩子的管教,這反而讓我很不好意思,前一秒的放棄之心,讓我被這位母親說的讓我愧疚,接下來,通過和他母親的交談,才知道這位學生的家庭不是那么好,從小父親對他打罵不說,到了小學父親也不幸的離開了他們母子,讓他從小感受的父愛僅限于打和罵,母親更是辛苦的帶著他和她的姐姐,靠著擺攤夜市來維持生活,此時我內心一橫:不轉化你,誓不罷休。也讓我悟出一句話“先了解,再理解”他無進步,或許是他并沒有真正認識自己的錯誤,沒有真正要做個他人喜歡的人的念頭。
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我決定先讓他認識自己的錯誤,樹立做個受人喜歡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談話,談話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小三年級的班主任老師。我心里一喜,讓他認識錯誤的機會來了。我輕聲問他:“你為什么會恨那個老師?”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為她常常批評我。”我順著問:“老師為什么會常在課堂上批評你,你知道嗎?”他說:“因為我常違反紀律,沒有按時完成作業(yè),書寫也不工整……”“你已經(jīng)認識了自己的錯誤,說明你是一個勇于認錯的好孩子,但是,這還不夠,你覺得應該怎樣做才好?”“想改正錯誤嗎?想做一個受他人歡迎的孩子嗎,你要怎樣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紀律,團結友愛,認真完成作業(yè)……”“那你可要說到做到喲!”“好!”后來,他無論是在紀律上,還是在學習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當他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表揚、激勵他。使他處處感到老師在關心他。他也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確了學習的目的,端正了學習態(tài)度??墒呛镁安婚L,有一次語文課上,可能他又控制不住自己,上課講笑話,折紙飛機,最后被語文老師批評,接下來他和語文老師在課堂上發(fā)生了爭執(zhí),甚至把語文書給撕爛……從這時起他又開始了對學習的厭煩,對老師的仇視。逐漸開始逃課,不來學校上課。對此我多次去他家進行家訪,記得有一次我去他家找他,他媽媽在家,說他出去玩了,可能在家門口看小說,我就出去找他,他發(fā)現(xiàn)了我就爬到一棵樹上,接著我也爬了上去,他看見我爬著,竟然沒有跑,我們就在樹上聊著天,也沒有提那天的事情,我說:“同學們都很想你,吳老師也很想你,為什么不去學校呢?”他說:“不想去,覺得不好玩”。當時我看見他的眼神逃避著我,我知道他說假話,他很像來學校!我又說:“吳老師對你好么?”他說:“好”。我問他:“在家媽媽給你做飯,不去擺攤么?”他說:“媽媽有時候先做好飯,再出去,晚上再很晚回來。”我嘆了口氣說:“何津宇呀,媽媽對你好,又那么辛苦賺錢給你讀書,老師對你也很好,也想幫你,可以為你媽媽想想,給老師次機會,給同學們和你一起學習玩耍的機會,回到學校,回來我們的大家庭中好么?”他停頓了下終于答應了我,中午我們一起吃了一頓狠開心的午餐,他還幫我夾菜,我當時心里想,你是一個好孩子,都說了人之初性本善??!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何津宇在我和他母親的幫助下慢慢的進步著,雖然學習成績不是很理想,但是慢慢在做人的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甚至見到老師會打招呼,和同學相處的很融洽,并且在我們班的運動會上嶄露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