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淑云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化公民的必備能力?!边@是從現(xiàn)代社會的需要出發(fā),對口語交際能力重要性的高度概括。口語交際是兒童語言發(fā)展和整體發(fā)展的需要,是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日常交往的重要手段,也是人類生存發(fā)展的需要。
農村一年級新生,由于缺乏良好的學前教育,加上家庭文化背景和語言環(huán)境的影響,口語交際能力普遍較弱。有的孩子一口方言,有的孩子只會用簡單的日常用語,語言技能很差,口語表達困難,常?!霸~不達意、言不由衷”。還有一部分孩子生性膽小、害羞,不敢和陌生人說話,他們因怕說不好別人笑話而不愿在大庭廣眾下交流,造成口語交際心理障礙。因此,科學培養(yǎng)農村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不僅有利于孩子今后的學習、生活,而且對發(fā)展孩子的智力也大有益處。那么,究竟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
一、讓敢說成為孩子自信的源泉
孩子是天真無邪的,他們常常想到什么就說什么。但是,由于受生活環(huán)境和語言環(huán)境的影響,一些孩子膽小、害羞,沒有當眾大膽、清楚表達的習慣,而有些孩子從小用方言說話,給學習規(guī)范語言造成了障礙。因此,教師應營造良好的交際氛圍,親近孩子,把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敢于表達的能力放在首位。同時,要善于根據(jù)口語交際內容,運用形象的錄像、課件、圖片、簡筆畫、語言等,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情趣,為學生營造愉悅和諧、平等民主的交際氛圍,架設溝通學生心靈的橋梁,使學生能無拘無束地參與交流。
要多賞識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敢想敢說,不怕失敗,能坦然笑對自己或他人在交際中的不足,有充分的口語交際心理準備。如在新生入學教育時,鼓勵每一個孩子大膽介紹自己和家庭情況,鼓勵孩子相互結交朋友??谡Z交際課上,教師要通過激勵來喚醒學生內心的表達欲望。平時膽小話少的學生,往往缺乏言語交際的自信心,對于這些孩子,教師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與呵護,給予更多學習與鍛煉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口語交際實踐活動。教師還要善于捕捉“交際點”,給孩子盡可能多的鍛煉機會,不要吝惜課堂激勵用語,像“你說得真棒!”“你的聲音真響亮!”“你的進步真快!”“你還會用這個詞真不簡單!”“相信你還能說得更好!”等等。
二、讓會說成為學生立足課堂的根本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睂W生才會帶著積極的情感,懷著濃厚的興趣,融入交際情境中。如教學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一冊《我會拼圖》一課時,課前教師在為每一組學生準備各種各樣的小圖片時,有意識地少放幾種,為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口語交際情境做鋪墊。當學生在拼圖過程中發(fā)現(xiàn)缺少圖片,憑借生活經驗自然會想到“借”。而“借東西”是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經常發(fā)生的行為。這樣,在拼圖過程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言語交流場景自然水到渠成,不落痕跡。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語言的主要陣地?!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是要堅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語文課堂多重讀寫,忽視了聽說能力。學生的口語訓練往往局限于回答教師的提問,很少有雙向互動的口語實踐??谡Z交際能力要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師與生、生與生雙向互動,才能體現(xiàn)“交際性”。人教版一年級實驗教材的口語交際練習大都配有圖畫,而有的教師把口語交際課上成看圖說話課,課堂上呈現(xiàn)的是單向靜態(tài)的自我式語言表達,體現(xiàn)不出口語交際課的根本特征——“雙向”和“互動”。
例如,拼音教學中的看圖編故事,識字寫字過程中的方法介紹、經驗交流,寫話習作中的指導講評,閱讀教學中的課堂辯論、填補空白、拓展延伸等,都是口語交際的好契機。教師要善于抓住聯(lián)系,挖掘口語交際的訓練點,有意識地滲透口語交際訓練。
三、讓能說成為學生的實踐動力
一個人的口語交際能力,并不在于他知道的口語交際知識的多少,而取決于他參與口語交際實踐的豐厚程度??谡Z交際教學應當拓寬交際渠道,多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交際能力的形成有賴于具體實踐,只有在豐富的實踐中,學生才能形成得體大方的言談舉止和應對自如的語言能力。
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僅僅局限于語文課堂,生活就是口語交際的內容,口語交際就是生活的工具。在學校,學生參加各門功課的學習,組織參加各項活動,與老師交談,跟同學交流等,都是口語交際訓練的契機。在生活中,接待客人、出門問路、購買貨物、去親戚家做客、接聽、撥打電話等,都是口語交際鍛煉的機會。只要我們留心觀察身邊的生活,細心捕捉生活中的口語交際點,引導學生利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交際活動,大膽、大方、文明地交往,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會得到快速提升。
總之,口語交際教學,要體現(xiàn)雙向互動的特點,要堅持語言實踐的原則,要創(chuàng)設多彩生活情境,讓學生在豐厚的語言實踐中得到口語交際的有效鍛煉,農村孩子也能學會“傾聽”,學會“表達交流”,學會“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學會與別人“合作”,從而逐步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徐仲林,徐輝.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理論與實踐[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