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敏
細節(jié),是文學作品中的細小環(huán)節(jié),是對人物、環(huán)境、物件的某個側面或細部所做的具體而細致的描寫。細節(jié)組成文本,文本又是靠細節(jié)支撐的。把握細節(jié)是解讀文本的鑰匙,發(fā)現(xiàn)文本中生動傳神的詞語、人物個性化的語言、畫龍點睛的句子等,并對這些細節(jié)進行理解、揣摩與品味,往往可以成為解讀文本的突破口。抓住文本中的某一細節(jié)展開教學設計,也是一種處理教材的有效方式,能讓課堂綻放別樣的精彩。
一、把握文本細節(jié),讓課堂充滿“語文味”
從細節(jié)切入文本,抓住作品中的細節(jié)進行教學設計,是一種處理教材的有效方式,能給課堂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課文《最后的姿勢》記敘了地震發(fā)生的瞬間,譚千秋老師張開雙臂,用自己的身體護住四名學生的感人事跡。通常,我們可以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圍繞“地震前”“地震中”和“地震后”三個時間點,引導學生抓關鍵詞感受譚老師的人物形象。但特級教師徐夢吟老師設計這一課的教案時,獨辟蹊徑。徐老師緊扣“姿勢”,抓住文中三次描寫譚老師姿勢的細節(jié)做文章。首先請學生讀課文,找出描寫譚老師姿勢的句子,思考這三處姿勢的描寫有什么不同;然后通讀課文,思考每次描寫譚老師的姿勢,分別有什么作用。在交流每一處姿勢的時候,徐老師引導學生聯(lián)系文中的有關語句,體會人物的心情,感受人物的品質。經過這樣的探究,學生認識到,文中三處有關姿勢的描寫,各有特色:第一處側重動作,是對譚老師的正面描寫,第二處側重語言,是對譚老師的側面烘托,而第三處則是對譚老師姿勢的高度概括,這種凝練的表達更引發(fā)了人們對譚老師的無比敬重。課后,徐老師就讓學生仿照課文寫《我的媽媽》,從正面和側面表現(xiàn)媽媽的特點。雖然作文《我的媽媽》,六年級學生早已寫過,但這次的寫法,完全是一種新的嘗試,大家的興致很高。因此,徐老師抓住文中三次描寫譚老師姿勢的細節(jié)展開教學,既別開生面,又體現(xiàn)了讀寫結合、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使學生真正學有所得。
二、把握細節(jié),引領學生與文本深度對話
把握具體語境中人物的真實、豐富和復雜的細節(jié),可以引領我們見微知著,從細小的環(huán)節(jié)獲取豐富的信息,促進我們與文本深度對話。
如課文《半截蠟燭》中,有這樣一處關于伯諾德夫人的細節(jié)描寫:她看著兩個臉色蒼白的孩子,急忙從廚房取出一盞油燈放在桌上?!扒?,先生們,這盞油燈亮些?!闭f著,輕輕把蠟燭吹熄。一位教師抓住句中的“急忙”和“輕輕”,提問:“這兩個詞語是否矛盾?”讓學生展開討論。在討論中,教師又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去思考:伯諾德夫人為什么要“急忙”地取油燈,又為什么要“輕輕”地吹熄蠟燭?通過一番探究,學生認識到:面對燃燒的蠟燭,伯諾德夫人的身份是雙重的。一是情報員,一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作為一個擁有豐富經驗的情報人員,動作是不能“急忙”的。但作為一個母親,面對越燒越短的蠟燭,看著兩個臉色蒼白的孩子,還有什么會比孩子的生命受到威脅更令她揪心呢?母親的天性下意識地使她的動作變得“急忙”。但當她點亮油燈之后,職業(yè)身份又告訴她這樣的“急忙”是失常之舉,可能會招致危險,所以她轉而又“輕輕”地吹滅了蠟燭。從起念取油燈的“急忙”到點亮油燈之后吹滅蠟燭的“輕輕”,瞬間兩個有悖的動作,揭示了人物當時內心的風云變幻。也正是這樣,伯諾德夫人的形象才讓人覺得真實可信。
在這節(jié)課上,執(zhí)教的老師發(fā)現(xiàn)了《半截蠟燭》中的關鍵性細節(jié),還設計了一個有價值的問題,激起學生思考的漣漪。學生帶著問題再次走進文本,通過自主探究、討論交流,更深刻地感受到文本中的人物形象。
三、把握細節(jié),教出文本特色
抓住細節(jié)展開教學,可以教出文本特色,使學生具備一定的文體意識,培養(yǎng)有關文體的閱讀技巧。
如《愛之鏈》這篇課文屬小說體裁,在寫法上用筆細膩,有很多細節(jié)看似不經意的閑來之筆,卻值得仔細推敲。例如,文章開頭的環(huán)境描寫:“在一條鄉(xiāng)間公路上,喬伊開著那輛破汽車慢慢地顛簸著往前走。已是黃昏了,伴隨著寒風,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飛舞的雪花鉆進破舊的汽車,他不禁打了幾個寒戰(zhàn)。這條路上幾乎看不見汽車,更沒有人影。喬伊工作的工廠前不久倒閉了,他的心里很是凄涼?!逼鄾龅沫h(huán)境襯托出人物凄涼的內心,更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特級教師薛法根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就抓住文中的環(huán)境描寫,教出了小說的特色。他先指導學生找出文中的兩處環(huán)境描寫,通過朗讀體會環(huán)境描寫在文中的作用,為學生打開小說世界的大門,使學生學會閱讀小說。接著,抓住文末一個環(huán)境描寫的空白,引導學生借鑒前文的寫法,根據(jù)結尾處的情感基調,選擇恰當?shù)木拔?,寫一段符合人物心情的環(huán)境描寫,以“清晨,喬伊醒來……”開頭,再加上一句“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結尾。這樣,讀寫結合,使學生既鍛煉了表達能力,又加深了對小說主題的領悟,可謂一舉多得。
當然,由于各個文本的特點不同,值得作為切入點的有效細節(jié)也是不同的,以上不過是列舉了幾種細節(jié)而已。找準了作為切入點的細節(jié)后,如何依托這一細節(jié)展開教學,就要因課而異、因人而異了,正所謂“教學有法而無定法”??傊陂喿x教學中,找準細節(jié)設計切入點,著眼這一“點”,開啟學生的閱讀思路,是一門很有研究價值的教學藝術。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