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 阿友
曾是省級衛(wèi)視美女主持人的她,辭去讓人艷羨的職位,闖進男人主宰的賽車世界,用堅韌和速度征服挑剔的男同行,又在國際賽道上奪冠,向世界證明了中國女性的實力。
為了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從事賽車運動,她把自己的公司經營得風生水起。身價逾千萬,在每一個國家訓練比賽結束后,她會背上背包,領略這個國家的美景美食。
這個80后女孩,行走在時尚前沿,喜歡極致生活,挖掘生命極限。
告別一眼看到底的生活
上世紀80年代,張巖出生在山東濟寧一個普通市民家里。她從小就具有獨立的性格,做事非常有主見。她5歲學舞蹈,9歲練綱琴,學舞、練琴和上學的時間與精力,她自己分配得井井有條。中考時,張巖加了很多藝術分,并以藝術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濟寧一中。
高二時,母親帶張巖去北京考了一次中戲后,決定不讓她考藝術類院校了,認為將來工作的不確定因素太多。聽話的張巖按照母親的意愿,考進了山東大學漢語言文學系新聞專業(yè)。
大學期間,張巖不是一個中規(guī)中矩的好學生,她總是翹課,去各種舞蹈班教孩子們跳舞;企業(yè)開業(yè)、慶典之類的活動,她也去做主持人,寒暑假還到電視臺打工。她每年都會掙幾千塊錢,生活費從來沒從家里拿過。
大學畢業(yè)前一年,張巖去山東電視臺實習。經過競聘,她順利地留在電視臺生活頻道,做一檔節(jié)目的主持人。雖然本職工作是做主持人,但節(jié)目的編導、配音、制作、甚至包括打字幕等工作她都搶著做,沒多長時間,電視節(jié)目的制作流程她就熟練掌握了。
2004年秋天,在北京電視臺工作的一個師姐希望張巖能去那里應聘。張巖很喜歡北京,她的爺爺和姑姥爺也都住在北京。因為有堅實基礎,在北京電視臺,張巖很快就干得順風順水了。
一段時間后,張巖感到有些迷茫,覺得電視臺的工作程式化。她常常想,這樣的生活是自己想要的嗎?她不能容忍自己做一輩子電視人。那時,她的經濟條件不是很好,她和另一個女孩合租了一套兩居室房子,一個月1500元。
正在這時,海信集團營銷中心的一個總經理調到北京,任北京營銷中心總經理。張巖在山東時,曾給海爾、海信這些大企業(yè)主持過晚會及開業(yè)慶典,對這些企業(yè)和產品很熟悉。因此,延續(xù)原來的傳統(tǒng),這些企業(yè)組辦一些新聞發(fā)布會都請張巖去主持。
有一天活動結束,大家聚餐。席間,海信集團的北京營銷總經理建議張巖成立一家廣告公司,開發(fā)自己拿手的資源。張巖心里有了底氣,她拿出僅有的5萬元,花1.1萬元注冊了北京山水鴻廣告公司,又拿出2萬元在北京五環(huán)的亦莊租了間小辦公室,招聘了幾個員工。
主持變身美女賽車手
2005年4月,張巖的廣告公司承接了蘇寧電器和海信集團聯(lián)辦的布展活動。張巖不太懂產品布展,請山東廣告界的朋友幫忙,這個朋友挖了一個廣告展臺給她。張巖幾乎三天三夜沒睡覺,和員工們完成了布展。這次活動,讓張巖賺了近5萬元。
此后,張巖利用讀大學、在山東電視臺為企業(yè)做主持等積攢下的人脈,承接了許多大型家電企業(yè)的廣告:海信、科龍、格力、海爾、蘇寧、創(chuàng)維……僅僅一年,張巖就掙了幾十萬元。
那些日子,張巖白天上班做主持人、做出鏡記者,還要擠時間見客戶談廣告,晚上又要去公司布置工作、聽匯報。由于勞累,她得了只有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才得的帶狀皰疹。在北京301醫(yī)院,張巖忍著鉆心的疼,吃藥烤激光。病好后,張巖常常想:這樣的生活太累了,是要錢還是要命呀?她決定專心做廣告公司,辭去了電視臺的工作。
2006年春天,張巖約閨蜜在東三環(huán)的一個咖啡廳見面。兩個人一邊喝咖啡一邊閑聊,電視里正播放F1比賽。閨蜜對張巖說:“你喜歡車,又喜歡刺激,為什么不去參加賽車呢?讓你減輕些壓力也是好的?!睆垘r動心了,給北京市交通實驗管理局的一位朋友打電話,對方的辦公室正好和中汽聯(lián)的辦公室挨著。就這樣,張巖被介紹過去學了一個拉力賽的賽照。
汽車拉力賽是在山路、沙石、泥地等復雜地塊上進行,張巖不喜歡拉力賽,但為了學技巧,她還是拿到了賽照。2006年8月,中汽聯(lián)的一個老師說有一個場地賽培訓,張巖立刻報名,成了北京御車銀石俱樂部的學員。
張巖從小就喜歡車,8歲時父母帶她到北京,她曾瘋玩過卡丁車。現(xiàn)在開上了賽車,張巖一下子就找到了感覺,一些較高難度的彎道變速動作做上兩三遍就能精準到位。沒多久,俱樂部內部對學員搞了一次測試,張巖竟然拿了第三名。那天,俱樂部的英國老板正好在現(xiàn)場,他早就想要一個女賽車手,于是向張巖發(fā)出了加入俱樂部的邀請。
張巖很興奮,但她知道,賽車是個燒錢的行當,當票友玩玩可以,真正成為職業(yè)賽車手絕非易事:車要開得好,要有膽量、有毅力,還要有閑暇時間,隨時都能訓練和參加比賽,而且還要有經濟實力。就是參加初級方程式比賽,每年也要200多萬,更不要說參加F1比賽了,每年沒有兩個億支撐不下來。雖然這些錢絕大多數(shù)由俱樂部出,但自己需要購置頭盔、訓練服等裝備,最少3-5萬元,還有出國訓練的機票、住宿、吃飯等,都得自掏腰包,一年下來怎么也得10多萬元。
張巖已經有了一些積蓄,廣告公司也走上正軌。2006年10月,張巖加入御車銀石俱樂部,成了一名專職賽車手。
不小心成為世界冠軍
賽車是一種充滿激情和野性的極速運動,也充滿了危險。2007年冬天,張巖在北京機場附近的金港賽車城練車時就發(fā)生了一起事故。
那天刮著大風,天特別冷,張巖駕著福特方程式賽車在賽道上出發(fā)了。平穩(wěn)地跑了兩圈后,她根據(jù)平時的經驗覺得車應該熱起來了,就在第三圈時開始加速。一陣強冷風吹來,車胎的溫度沒上來,抓地力不夠,車輛轉彎過度。由于張巖經驗不足,沒有大力加油反打方向,使得賽車受到制動力作用后朝賽道一號彎的墻上直接滑沖過去,鉆鑲進賽道的墻里了!
張巖當時只覺得有人拿著磚頭狠狠地拍了她一下,完全懵了。一個隊友擺著手示意她趕緊下車,因為后邊的車快過來了,一旦滑出賽道撞上她的車,她將很危險。張巖毫無反應,只覺得過了好久,隊友們把她從車里拖了出來。
2008年7月30日,張巖在成都參加國內測試。那天氣溫接近40度,張巖測試房車(類似在路上開的車),因為賽車內沒有空調,車內溫度接近60度。本來開半個小時就可以了,可是,張巖戴著頭盔、穿著棉賽服,整整開了一個多小時。被隊友從車內拖出來時,她渾身被汗水濕透,人虛脫了。
歐洲的賽道冬天非常便宜,每天每人幾千元人民幣就夠了。每年圣誕節(jié)前后到第二年的2月,張巖會去歐洲訓練。那天下著大雪,飛機晚上6點多在巴塞羅那降落后,張巖就和隊友們租了車連夜開往馬德里,整整開了一夜。第二天早晨,他們在馬德里稍微休息一下,草草吃了早飯,就進入賽道訓練了。
因為賽道要排隊,也許今天在這個國家訓練,明天就會去另一個國家的賽道訓練。在歐洲各地的奔波訓練中,張巖常常忘了自己是個女人,她和男隊友一樣,發(fā)狠地開寶馬方程式、福特方程式。常常是訓練結束后,張巖摘下頭盔,大家才發(fā)現(xiàn)她是一個漂亮的中國女人!
2008年秋天,張巖代表中國參加英國福特方程式賽車比賽。那天,當她站在賽道上向人們揮手致意時,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車手都向她投來不屑的目光,因為極少有中國賽車手,更別說女賽車手了。
比賽開始了,張巖起步很穩(wěn)。由于上場之前經過心理醫(yī)生的調節(jié),張巖很快開始加速,心理異常平靜。開過第三個彎道后,張巖將速度加大到極限值,發(fā)揮出了最好水平,剎車、換擋、加油、轉彎等技術動作都做得流暢完美。最終,張巖榮獲多靈頓站女子冠軍、全體比賽第二名的佳績!
2008年年底,張巖成為唯一一個拿到漂移賽照的中國女車手。2009年秋天,張巖再次參加世界賽車比賽,拿到了男女混合賽的第二名。
張巖每年都要參加國際賽事,每次都取得驕人的成績。她還參加了F3賽事,擁有國際B照,完全可以往F1邁進。但由于F1賽事費用太高,張巖沒有強大的后援,因此沒有參加。
賽車讓人生變得厚重
雖然做賽車手燒了許多錢,也浪費了許多做生意的時間,但張巖收獲了很多。國內外許多汽車廠家紛紛請她的公司為其做廣告,也有的廠家請她代言做形象宣傳、做品牌汽車講師。張巖一直是奔馳、奧迪等汽車品牌的講師、教練,很多新車上市發(fā)布時都請她去做嘉賓。這樣的活動,幾乎每月都有4-5次,給她帶來了豐厚的收入。
因為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張巖還成為比利時某品牌巧克力商家的代理,她開了一家食品公司。她的廣告公司和食品公司,都交由職業(yè)經理人打理。目前,張巖主要從事汽車公關活動。賽車帶給她的不僅是財富,還增加了她的人生厚度與廣度,豐富和快樂了她的內心。
2015年秋天,張巖在歐洲訓練間歇,駕車旅行。她和3個隊友駕駛租來的車,從倫敦出發(fā)一路向西,游覽了北威爾士和南威爾士,景色美不勝收。有時候,比賽或訓練結束后,別的隊友都回國了,張巖會留下來,做背包客。
在大英博物館的中國展廳里,張巖看到了許多珍品。她最喜歡那里的一只碗,那種如蟬翼般的薄,在柔和的燈光下仿佛能滴出水來。在埃及展廳里,張巖看到了很多木乃伊。她還非常喜歡看盧浮宮和埃菲爾鐵塔,看巴黎街上一個挨一個的小店,每一個都那么精致而有趣。她記得一個做蛋糕的小店,店面小小的,屋頂全是花,墻壁和收銀臺都貼上了蛋糕和巧克力做裝飾,那么富有情調,讓人產生迷戀。在柏林,張巖和一個德國青年成了朋友,這個年輕人是慕尼黑一個小店的店員,會6國語言。兩人用中文交流一番,張巖才知道,這個青年學中文目的就是有一天要到中國看一看、看一看中國為什么強大了。
這樣的行走,厚重了張巖的人生,她變得越來越智慧,越來越豁達和從容。做賽車手7年,張巖覺得自己最大的改變就是——“自控力和自我挑戰(zhàn)能力的增強”。她說:“我從不要求別人怎樣,因為別人你是控制不了的。但是只要把握好自己,凡事可能就成功了一半以上?!?/p>
別看張巖在賽車場上如雷似電,生活中的她開車時絕對“不霸道”,遵守交通規(guī)則,也從不超速。她甚至開玩笑地說,也許將來自己的孩子會說的第一句話是:“媽媽,我要開賽車?!?/p>
編輯 尼尼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