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郢格
編?。和蹶蝗?/p>
導演:周小倩
演員:宋憶寧 李建華 徐漫蔓 付雅雯 劉春峰 曹楊 王海鷹
一個春風沉醉的夜晚,《異鄉(xiāng)人》成功撩撥到了我的心弦。在各種爆笑喜劇、改編劇廣受歡迎的市場,原創(chuàng)話劇《異鄉(xiāng)人》如一首散發(fā)著淡淡哀愁的散文詩,顯得格外清新。
開場時兩位主人公遭受的厄運(有同性戀傾向的兒子早逝)已經(jīng)發(fā)生,全劇展示的是兩人走出煎熬、試圖恢復正常生活的心理過程。他們周圍的人以及他們與周圍人們之間的沖突要么引而不發(fā)、要么弱化、要么把有可能激化的外部矛盾引向內(nèi)心??此凄l(xiāng)村生活即景的描繪,卻呈現(xiàn)出都市、城鎮(zhèn)、農(nóng)村三個家庭不同生活追求所導致的不同生活狀態(tài),拋給我們許多現(xiàn)實的問題。整出戲不做戲劇性的放大、集中、強化,而是“像在生活中一樣的復雜和一樣的簡單,人們吃飯,就是吃飯,但與此同時,或是他們的幸福在形成,或是他們的生活在斷裂?!保ㄆ踉X夫)
于是,我看到了一出平靜地展現(xiàn)幾個人的生活,卻引起我心靈激蕩的好戲。劇里充滿了多重對話——瑪格麗特與麗麗、擁有與失卻、記憶與遺忘、現(xiàn)實與夢想、都市與故鄉(xiāng)、歸家與離家——令我忍不住去梳理主題表達的蛛絲馬跡。
該劇原本的劇名是《瑪格麗特在希望的田野上》,與編劇的其他作品如《森林海中的紅樓》《爆·蛹》有著一致的文藝范兒,但估計是劇名風格與最終舞臺呈現(xiàn)的現(xiàn)實主義不符,主創(chuàng)修訂之后的名字《異鄉(xiāng)人》倒符合正劇了,卻因其明確的含義而易使觀眾忽略該劇其他主題,或者說“異鄉(xiāng)”這個意念太過強大而掩蓋了其他。劇中蘇敏和關洵從小山村走到美國再定居上海,代表了進城與返鄉(xiāng)、出國與海歸的四種他鄉(xiāng)者狀態(tài)。想超越困頓閉塞生活而努力遠走他鄉(xiāng),漂泊的路上疲于奔命,時常忘記為何出發(fā),我們便只是在路上而已。然而在某個時刻,不得不承認,“異鄉(xiāng)人”這個稱呼一出,便幾乎能擊中所有人,停下來,懷念一下過去和故鄉(xiāng),撫慰一下依舊在辛苦狹隘中的自己。對異鄉(xiāng)人的人道關懷,這,是該劇的社會問題層面的主題。
與“異鄉(xiāng)”對應的是“家”。我們之所以有異鄉(xiāng)感,是因我們在尋根。劇中麗麗和蘇陽對家都毫無眷戀;而關洵和蘇敏則不停地試圖能夠歸家,爭論著上海和故鄉(xiāng)哪個是家,他們在香港兒子的公寓、在上海自己的家、回故鄉(xiāng)父母故居,可無論逃到哪里,都得不到記憶中的家能給的安寧,他們的痛苦無法解脫。終于,他們明白了“如果我們必須要面對,就不該去逃避”。這,是該劇的深層主題。
事實上,男女主人公尋家不是最高目標,他們的終極任務是能如常人一樣生活。就像《櫻桃園》中櫻桃園的拍賣只是一個背景事件,《異鄉(xiāng)人》的重大事件發(fā)生在開場之前,劇中展示給觀眾的是兩位主人公對該事的反應,這種反應是種情緒,不是情節(jié),當他們終于能夠正視,心理達到另一維度上的平衡時,戲便結束了。因此,該劇以夫妻二人從逃避到接受兒子離世的殘酷現(xiàn)實為貫穿動作。主創(chuàng)選擇了一個頗巧妙的表現(xiàn)方式:走(得不到心靈慰藉后選擇離家)。戲的前半部分母親蘇敏總要走,帶兒子關關回家,后半部分層層加強父親關洵的精神崩潰,直到兒子下葬時他才想走。兩個人的悲痛一個是坦然的,一個是隱藏的,因而在“走”的表達上,蘇敏是開始就鎮(zhèn)定地堅決地要走,關洵則是最后驚慌失措地想要逃走。在這個情感高潮處,蘇敏道出自己是在替關洵悲傷,那一刻觀眾被關洵的沉痛父愛、他為保護妻子而努力掩飾悲愴的一往情深、妻子洞悉一切先配合后拯救的用心良苦深深打動。
愛是人類永恒的情感需求,施予愛或收獲愛,失去愛或擁有愛。劇中這對遭受厄運的夫妻,在“誰該對兒子的死負責”的尖銳攻擊爭吵之后,蘇敏說:“答應我,無論我們?nèi)绾螤幊常l也不要離開誰好么?!彼麄冊诒罎⑦吘壔貞浢篮贸跻?,這情意支撐他們走過備受煎熬的心路;他們替彼此默默抵擋苦難、相濡以沫才見心安之家,“海洋把海洋藏起來了,你就是海洋,現(xiàn)在,我終于找到你了。現(xiàn)在,你跟我回家,好么?!彼?,愛才是生存的信仰,這便是該劇的原始主題核。
憑借對社會問題觀察的敏銳性、對主題挖掘的深刻性和舞臺表達的豐富性,《異鄉(xiāng)人》顯示出現(xiàn)實主義戲劇的力量。用傳統(tǒng)戲劇樣式表達當下社會問題、當代人生存狀態(tài)——真正的現(xiàn)實主義戲劇能用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引發(fā)我們普遍性的共鳴,把我們從麻木的生活中喚醒,我們?yōu)閯≈腥嗣\一聲嘆息,并為自己在進行的相似人生而落淚。在市場當?shù)乐H還有戲劇人潛心做現(xiàn)實主義戲劇,拒絕花樣狂歡、放棄孤芳自賞,忠實反映生活,實屬難得。用真情實感去打動觀眾,才是真正地尊重觀眾——在這個意義上,現(xiàn)實主義戲劇永不過時,且值得我們呼吁更多的誠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