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亞琴
摘要:目前,隨著打工潮的到來,留守兒童的增加,學生的品德日劇下降令人擔憂。原本有學校和家長的共同教育,變成了學校的單方面學校教育了。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學校教師肩上的責任更加重大。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德思想已是不容忽視的重大課題。如何對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給關愛留守學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本文將在這方面作一點淺析。
關鍵詞:兒童;品德;教育
教育家斯霞曾說:“體育不行是廢品;智育不行是次品;德育不行是危險品?!雹龠@句話充分表達出了德育的重要性。我們教師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育人。然而,隨著打工潮的到來,留守兒童的增加, 學生的品德日劇下降令人擔憂。原本有學校和家長的共同教育,變成了學校的單方面學校教育了。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學校教師肩上的責任更加重大。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德思想已是不容忽視的重大課題。
一、建立正確的德育觀,注重德育實效性
德育指的是道德教育,是全面發(fā)展教育的組成部分。道德教育,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行為等方面的教育。德育教育必須注重德育的實效性。實效是指實際的效果。實效性是相對于“形式”和“低效率”而言,也就是說通過有效的教育形式、方法、途徑和實實在在的教育內(nèi)容提高教育的實際效果。德育的實效性是區(qū)別于那些“空洞”、“大而泛”的德育教育內(nèi)容和形式,應根據(jù) 學生年齡特點、認知規(guī)律、情感因素,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充分挖掘和整合各學科教材德育教育內(nèi)容,切實做好學校德育教育工作,最大限度、最大效率地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思想品德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良好的行為的教育,立足于“德”對學生“人”的關注與發(fā)展,使學生生成“道德”的“人”。全面提高 學生道德素養(yǎng),是一動態(tài)過程,是循序漸進,不斷提高的過程。思想品德教育不僅要重視理論性學習,更要注重德育教育的實踐性、針對性和實效性,要求學生“學以明禮”“學以致用”。
二、品德教育應從兒童抓起
“革命的理想、共產(chǎn)主義的品德,要從小開始培養(yǎng)。”②我們的品德教育應從一年級抓起。一年級是學生的起步階段,在此階段加強高尚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注意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再在成長中不斷提高理性認識,以理論指導道德行為,并為以后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打下基礎。
三、教師應以身作則,改變觀念
要求我們老師以身作則處處為學生做好表率,做好榜樣,不能以老師自居,違反自己對學生們的要求,讓自己辛勤的勞動付之一炬。在學生剛入校門不久,我們會對我們的學生提出要求:升、降的時候要立正、脫帽、行注目禮;不能講話、隨意的走動。學生們開始都可以做到的,而且會做的很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的學生就開始講話、調(diào)皮了起來,那么是什么原因呢?后來才知道在我們這些 學校校中,升降國旗的時候,我們老師是可以隨意走動的,隨意講話的,也不用立正。學生看見了這樣的情景,就開始跟著老師做,我們平時所講的那些規(guī)矩在學生那里都成了廢話,所以我們教師要以身作則,時時、事事都要嚴格自己。
又如在我們 平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不乏出現(xiàn)許多不遵守紀律、不按時完成作業(yè)或總愛遲到的學生,對于這些現(xiàn)象,我們老師一般都是懲罰他們打掃衛(wèi)生,以作警告。久而久之,就在學生們的思想里形成了:勞動是老師用來處罰犯錯誤同學的一種形式,認為勞動是犯了錯誤的人去做的事,是不光彩的事,大家就都不愿意去勞動了,學生們就越來越懶了。因此,我們教師應轉變觀念,不要以勞動來懲罰學生,我們要以“獎”來替代“罰”,在學習生活中多獎學生,少罰學生,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去快樂,讓我們的學生在快樂中形成優(yōu)良的道德品德。
四、積極發(fā)揮學校的主渠道作用
學校教育對學生思想教育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學校應根據(jù)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把未成年人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分年級、分層次、有計劃地融入各科教學內(nèi)之中,要充分利用學校的宣傳櫥窗、廣播、板報、少先隊活動等載體對學生進行道德宣傳教育。
以“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活動”為特色,由少先隊積極開展系列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實踐活動來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其主要內(nèi)容有:
1、成立“學雷鋒”小分隊,走向學校,走向社會,更多的參加公益活動。如幫助孤寡老人掃地、揀柴;幫助清理街道垃圾等,為學生的勞動實踐創(chuàng)造條件。努力培養(yǎng)他們的勞動意識、創(chuàng)造意識、效率意識、環(huán)境意識和團隊精神、進取精神等,形成朝氣蓬勃、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使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不斷得到提高,成為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新人。
2、組建學生文藝宣傳隊,慰問敬老院、軍屬、烈屬;放映愛國主義教育專場電影;抓好重要節(jié)慶日、紀念日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宣傳教育和實踐活動。利用各種法定節(jié)日、傳統(tǒng)節(jié)日和重大事件紀念日,集中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有益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弘揚民族精神,增進愛國情感,提高道德素養(yǎng)。
3、舉辦“我身邊的道德細節(jié)”知識競賽;開展“文明禮貌月”的評比;邀請當?shù)嘏沙鏊耐緛硇W鞣ㄖ?、交通知識教育講座等。
總之,加強和改革我們 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是我們 教師一項長期而緊迫的戰(zhàn)略任務,讓我們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觀念,為我們 學生的健康成長,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