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偉+佛麗+周長會
摘要:在地方高校轉型發(fā)展背景下,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青年志愿者服務社會的新舉措,有效地增強青年學生服務社會的熱情和能力,并實現(xiàn)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制度化、項目化的新常態(tài),建設“青年志愿者之?!本哂兄匾默F(xiàn)實意義。河北民族師范學院是一所百年老校,志愿者工作規(guī)范化、制度化、常態(tài)化開展,為建設“青年志愿者之?!贝蛳铝藞詫嵉幕A。
關鍵詞:地方高校;轉型發(fā)展;青年志愿者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7-000-01
在地方高校轉型發(fā)展,增強服務社會能力的背景下,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青年志愿者服務社會的新舉措,有效地增強青年學生服務社會的熱情和能力,并實現(xiàn)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制度化、項目化的新常態(tài),建設“青年志愿者之校”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河北民族師范學院是一所百年老校,青年志愿者工作起步較早。學校實施學分制等管理措施,志愿者工作規(guī)范化、制度化、常態(tài)化。這些都為學校建設“青年志愿者之?!惫こ檀蛳铝藞詫嵉幕A。
一、志愿服務工作現(xiàn)狀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領導小組,主管學生工作的校領導擔任組長。各學院相應建立志愿服務領導小組工作機構。成立“河北民族師范學院青年志愿者總會”??倳略O校級志愿服務隊。各系部成立志愿者分會,由團總支書記任分會長。實施“雙百工程”。即在校大學生志愿者注冊率達到100%,參與志愿服務率達到100%。實行“學分制”。本科生志愿服務計入社會實踐2學分。頒發(fā)志愿服務證書,作為本、??粕苾?yōu)入黨和評選各種獎勵的必備條件。
二、志愿者工作存在的問題
在長期的志愿服務過程中,總結志愿服務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三個不適應”。即與學校全面改革、轉型發(fā)展的大趨勢不適應;與新時期共青團和志愿者工作快速發(fā)展不適應;與學校大學生的訴求和社會需要不適應。二是“四個不高”。即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本領不高;科學化、規(guī)范化管理水平不高;聯(lián)系學生、深入社會調(diào)研能力不高;品牌打造、精品培育辦法不高。
三、創(chuàng)建“青年志愿者之校”舉措
幾十年來,在廣大師生的努力下,志愿者工作得到了學校師生和社會的認可。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經(jīng)校黨委研究決定下發(fā)了志愿者工作制度化建設的文件,進一步規(guī)范和推動了學校志愿工作的開展。這些都為學校建設“青年志愿者之?!惫こ檀蛳铝藞詫嵉幕A。
(一)緊扣中心。即始終緊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調(diào)動廣大青年師生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精心組織和謀劃合拍的志愿服務活動。
(二)輻射兩點。即線下和線上。一是要充分發(fā)揮實體志愿服務活動,努力打造校園精品志愿服務活動,最廣泛的吸引青年師生參與,形成生動、活潑、健康、向上的校園氛圍;積極的服務社會。讓校園志愿精神能夠為社會服務、引領先進思潮;同時也通過社會的實踐和需要,不斷完善校園志愿文化的建設。二是積極利用好新媒體。通過微信、微博、QQ等新媒介,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宣傳、志愿精神的弘揚、志愿文化的打造等活動。做到線下和線上同步,引領青年師生投入到“青年志愿者之?!钡慕ㄔO。做到實體和網(wǎng)絡,學校與社會的有效銜接。
(三)構建三層體系。第一層,充分發(fā)揮教學第一課堂主渠道作用,充分發(fā)揮青年教師與學生思想貼近的特點,讓學生掌握專業(yè)知識、技能和人文社科知識的主渠道,培養(yǎng)學生志愿者的科學精神和奉獻精神。第二層,發(fā)揮第二課堂的重要作用,搭建思想引領的主陣地團校;搭建人文知識拓展的平臺,如“風云講壇”、“志愿者成果分享會”、“青春大講堂”;搭建高品位、多色彩的文體活動平臺如藝術節(jié)、體育節(jié)、社團活動月、運動會等,豐富青年志愿者的課外生活,提升文化、知識、思想的延展和補充,同時也能夠在這些活動中得到實際的鍛煉。第三層,發(fā)揮延展課堂的促進作用,通過生活環(huán)境,人文景觀達到教育、培養(yǎng)青年志愿者的目的,促進志愿者各方面的提升。
(四)打造五個品牌
1.關愛貧困兒童——“小太陽”行動。開展“捐贈一只鉛筆、一本書、一元錢、一堂課、一份報紙”五個一的“小太陽”行動項目。2015年到雙灤區(qū)、隆化縣開展活動,以后以每年3-4個縣的速度,達到覆蓋承德市八縣四區(qū),做到“一縣一隊”,成為學校志愿服務最靚麗的品牌。
2.關愛承德家園——“HBUN”志愿服務團。承德是歷史文化名城,又在積極打造國際旅游城市。因此主要設置“山莊志愿者”、“承德名片”等項目;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上升至國家戰(zhàn)略層面,承德被定位為京津冀水源涵養(yǎng)功能區(qū),作為青年志愿者必須擔當起這一歷史使命。主要設置 “保護母親河”、“綠色家園”等項目(環(huán)保知識、防治霧霾宣傳等)。社區(qū)是每個人生活的地方,志愿服務扎根社區(qū)可以最直接的體現(xiàn)志愿服務的價值,主要設置“法律援助”、“政策宣講”、“文體指導員”、“定崗實習”等志愿服務項目。
3.關愛特殊兒童——“手拉手探科學”模塊。結合學校定位和專業(yè)特點,在原有承德市特殊教育學校建立青年志愿基地的基礎上,擴大范圍覆蓋全市縣區(qū),開展“送溫暖”、“七彩課堂”、“心理輔導”等內(nèi)容的志愿服務。
4.關愛老年人——“情暖夕陽”模塊。開展關愛老年人的志愿服務活動非常急需和迫切,組織開展“親情陪護”、“一頓飯”等志愿活動,在原有到敬老院開展活動的基礎上,擴展到社區(qū)定點活動。
5.關愛校園——“1907”志愿者工作部。學校是師生工作、學習、生活的地方,建設一個充滿愛心的和諧校園是每個人的希望,更是獨特校園文化的體現(xiàn)。在學校設立“校園先鋒志愿者服務站”,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管理校園志愿活動,主要設置:“油紙傘”、圖書 “代借代還”、課堂“手機驛站”等項目。針對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等要求,開展公益經(jīng)營“跳騷市場”。
志愿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承德文化和校園風尚的主要組成部分。完善志愿服務機制,擴大志愿服務領域,創(chuàng)新發(fā)展志愿文化,不斷提升師生素質(zhì)和社會道德水平,不斷增強學校文化軟實力,都要求推動“青年志愿者之?!苯ㄔO的不斷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