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揣著對旅游行業(yè)的向往和憧憬,宓淑玲2004年考取了導游證,并加入了北京春秋旅行社,在十余年的工作中,她先后于2007年、2011年、2014年被公司評為“先進工作者”,并于2007年獲得北京市“優(yōu)秀導游員”稱號;2015年她還擔任了北京市導游資格考試面試考官及名導進課堂老師。這一系列的榮譽是與宓淑玲多年來的努力分不開的,她有一個信念就是用心去詮釋導游的內(nèi)涵。
十余年的導游工作中,她從來沒偷過懶。就拿講解來說,多說一句和少說一句可能不會差太多,可宓淑玲從來不會少講一句,只要游客愿意聽,她的講解就不會停。北京的景點歷史性很強,如果單純地給游客一些數(shù)據(jù)他們會覺得很無聊,導游講的再多,那也是無用功,因為游客記不住,所以她會根據(jù)每個團的具體情況來變換講解詞,既不失史實,又不缺乏趣味性。游客給她的評價就是機智幽默,講解內(nèi)容有深度,言語中透著對北京的熱愛。
在旅游中,她會關注到很多細節(jié)問題,比如說在游覽過程中,她要一邊講解,一邊要環(huán)視四周的情況,觀察游客的同時,也要觀察周圍的人和事,這也是對游客人身與財物安全的一種保護;她還會察言觀色,注意游客情緒的變化。
2013年12月,她曾經(jīng)帶過一個旅游團,其中有六個是來自印尼的在上海留學的學生。通過幾天的相處,大家就像自家人一樣,非常融洽??墒侵挥幸幻泻ⅲ斅冒閭冋務撌虑榈臅r候,他只是偶爾的和他的同伴交流幾句。后來才了解到,原來他來中國時間短,漢語不是很好,大家說的話他基本聽不懂。得知情況以后,宓淑玲講解時都會有意地放慢語速,請他的同伴給他翻譯一遍,讓他很快地融入團隊。宓淑玲又通過護照發(fā)現(xiàn)這個男孩的生日正好是在旅游結束的前一天,當天晚上在賓館的房間里,宓淑玲帶著蛋糕和鮮花,同時用很生硬的印尼語說“生日快樂”,那男孩先是一愣,接著眼圈就紅了,連連地說“謝謝”。他說這是他過的最有意義的一個生日,很高興,很激動,也很感動,沒想到在異國他鄉(xiāng)會有這么多人給他過生日。
從事導游工作11年,很多人問她煩嗎?她說不煩!因為她愛這個職業(yè),更知道這份職業(yè)的責任。所以她要繼續(xù)把北京的美,北京的包容和厚重,通過自己的努力,展現(xiàn)給每一個五湖四海的朋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詮釋導游的內(nèi)涵,獻身于導游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