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玉
最近的天氣天高氣爽,每天做完操小朋友來到滑梯前,總是高興得又笑又跳。開始活動了,有的小朋友排好隊往上爬;有的拉著扶手往上攀登;有的在毛毛蟲的下面學著小烏龜往里爬;大家玩的非常開心??≠t小朋友鉆進“毛毛蟲”后,好久都不見他出來,我有些納悶,這孩子在里面干什么呀?于是,我趴在地上,把頭伸進去看看,只見他乖乖的坐在里面,手里拿著一樣東西,左右看著,一會兒用手指掰幾下,一會在地上敲幾下……我看不清是什么,就請他出來,“俊賢,你撿到了什么呀?給老師看看是什么寶貝呀!”他爬了出來舉起手里的寶貝說:“趙老師,這是什么呀?”我接過一看,原來是一粒蠶豆的種子。 “哦!是蠶豆媽媽結的種子,也就是蠶豆媽媽的孩子呀!”他站在那里似懂非懂的看著我……
下午放學的時候,我就邀請家長進來,讓他們和自己的寶寶回家在花園里、菜園里找各種各樣的種子,然后把種子帶回到幼兒園。第二天我們活動室的桌子上放滿了植物的種子,晨間活動后我就和小朋友一起探索(這些種子像什么、什么顏色、會不會發(fā)芽、會不會開花嗎、會長出什么嗎……),最后,在我們幼兒園的角落里找來一些閑置的花盆,帶小朋友把種子種到花盆里的泥土里,并在每個花盆上貼上標記,好讓孩子看看自己帶來的種子到底會長出什么?
孩子在每天的一日活動中,往往會出現(xiàn)你意想不到的事。對突然出現(xiàn)的狀況,特別是有利于孩子的發(fā)展的,我們的老師應該隨機應變,可以順著孩子的發(fā)現(xiàn)轉移活動內容,生成新的活動,滿足孩子的探究欲望,為孩子知識的積累創(chuàng)設機會。皮亞杰說的好:“知識的產(chǎn)生有賴于兒童對材料的探索,操作和擺弄?!标惪≠t小朋友發(fā)現(xiàn)了種子,而且對種子產(chǎn)生了濃厚的探索心理。于是,我說:“小朋友這是什么呀?”把這個問題推倒全班小朋友面前,激起了全體孩子探索的欲望,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所以,我就鼓勵孩子們回家和家長一起去找種子。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有的寶寶可心急了,每天都去看看它,還跑來問我怎么還沒長出來。一個星期后,種子們終于耐不住寂寞,從泥土里鉆出了嫩綠色的芽,有蠶豆的、有綠豆的、有蘿卜的、有韭菜的……看到自己帶來的種子發(fā)芽了,孩子們高興的喊著,奔跑到我的面前告訴給我聽,從孩子的小臉上我看到了孩子們獲得成功的喜悅之情、體會了成功的快樂。由此而得,有些東西在我們成人看來習以為常的東西,在孩子的眼中是那么的奇特和有趣,足以引起他們濃厚的探究興趣。我們做老師的要懂得尊敬孩子的發(fā)現(xiàn)幫助他們去探究,并和孩子一起探究,滿足孩子的探究欲望,在探索中獲得知識,在探索中應用、積累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