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明++范世偉
摘 要:在新形勢下,高校只有從難點問題著手,加強對人力資源管理特點的認知,管理方式的變革及其管理理念的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實現高校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提升高校辦學整體質量。
關鍵詞:高校;人力資源管理;薪酬制度;績效考核
在國內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日趨發(fā)展形勢下,某些難點和問題也隨之而來,對此高校必須對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和反思,以先進的管理理念指導人事管理工作的變革,以適應現代社會發(fā)展需要,最終提高高校人力資源利用率。
一、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
(一)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多樣化。高校人力資源的類型具有多樣性,包括專任教師、科研人員、行政人員、教輔人員等,不同人員在學歷層次、知識、能力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高校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必須強調多樣化管理,針對不同人力資源采取不同管理方式,充分挖掘人力資源的潛力。
(二)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能動性管理。在高等院校各種人力資源中,專任教師是主體,他們在教書育人和科研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實現其自我價值和對事業(yè)的追求,從而獲得社會的承認、事業(yè)上的發(fā)展和自我價值的實現。
(三)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具有特殊性。通常情況下,高校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的教師只要能保質保量完成教學科研任務,在工作時間上一般不宜采用固定工作時間制度。由此決定了在高校人力資源的管理機制上,絕大部分時間是以自我管理為主。
(四)在高校各項管理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高校是培養(yǎng)人才的場所,在高校所有資源中,人力資源是最重要的資源,只有把人力資源的積極性、主動性調動起來,充分發(fā)揮人力資源的作用,才能辦好一所高校。
二、目前高校人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人事管理理念落后。長期以來,人事管理部門被視為高校機要部門,人事管理人員被視為是“管人的人”。具體到人事管理的行為過程來說,就是管理過程重于強調事而忽視人,人事管理活動中對被管理者強調服從組織安排,忽略被管理者的個人需要和個性傾向。
(二)高校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首先,表現在不同地區(qū)、不同高校之間人力資源的配置不平衡,優(yōu)質的人力資源大多流向經濟發(fā)達的地區(qū),甚至出現過剩以至于浪費的現象。其次,在高校內部各專業(yè)之間的人力資源分布也極不平衡,一般性的專業(yè)教學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出現總量過剩、質量不足的現象,而學術帶頭人和具有現代管理思想的高層次管理人員較少
(三)高校人力資源的績效考評體系不完善。高校在教師評價考核方面普遍缺乏科學性,不能有效調動教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己说幕A工作不到位,沒有科學完整的高校崗位職責。相當多的高校缺乏客觀的崗位工作分析和評價。由于沒有較為科學合理的崗位說明書,從而無法完成全面客觀的考核。
(四)聘任制度不完善。在專業(yè)技術人員聘任時,設置的崗位與可供選擇的人員素質不能相匹配,特別是高學歷、高職稱教師數量相對不足,與人力資源管理要求極不相適應。
(五)薪酬制度不合理,人才資源流失嚴重。由于高校普遍實行的是平均分配制度,教師的收入沒有拉開差距,導致“干好干壞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嚴重挫傷了教師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
三、加強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樹立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把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調動人的積極性,最大限度發(fā)揮人的自身價值,建立一種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使每個人都能通過激勵和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作用。
(二)深化高校用人制度改革,促進高校人力資源合理配置。為使人力資源發(fā)揮最佳效益、配置更加合理,首先要在思想觀念上淡化身份管理,強化崗位管理;其次在嚴格定編、定崗、定職責的基礎上強化崗位聘任和考核,引進市場機制,公開選拔、擇優(yōu)聘任;再次根據高校實際,大力引進緊缺專業(yè)人才,削減過剩專業(yè)的人才。最后,加大人力資源管理的改革力度,促進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人力資源的使用效率。
(三)進一步完善高校人力資源的評價和績效考核體系??梢砸媚繕斯芾韥砼浜霞钪贫?,通過目標管理下的激勵制度,充分發(fā)揮教師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四)建立科學激勵及機制,改革薪酬制度。為創(chuàng)建適應時代發(fā)展的教師隊伍,高內高校日趨重視分配制度的制定與改革,尤其在校內教師收入方面,積極按照教師級別和貢獻制定工資比例,讓專業(yè)知識過硬和作出突出貢獻的教師收入多一些,這充分調動了教師隊伍工作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謝攀峰.高校人力資源開發(fā)的難點和對策[J].中國高校師資研究,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