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燕飛
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門藝術而不是技術,它沒什么固定的模式。做好班主任工作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班主任首先要愛學生
有人可能要問:當好班主任首先要做好什么工作呢?當好班主任首先是要愛學生,用愛喚醒愛,用愛催生愛,愛的奉獻方能出現(xiàn)愛的奇跡。擔任班主任工作,年輕教師不妨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弟妹,年紀大的不妨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子女,班主任工作就較容易做好。也許有教師要說,有時也是這樣做的,甚至比學生的父母還要管得嚴,但效果仍然不好。其實問題不在于管得嚴不嚴,而是定位要準,剛才說不妨把學生當成弟妹、子女,確切講這是基于一個“愛”字。弟妹出了差錯,除了批評、教育,自己也該反省自己吧:當哥哥姐姐的沒有責任?真是弟妹錯了,還要代弟妹向被傷害的人認錯吧。
學生有錯,教師在一定程度上也有錯,也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這對學生的教育是深遠的,也容易激起學生的責任感。讓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班主任是父兄,班主任對他是有愛的,不要僅在管理時是父兄,學生有錯時班主任卻只當裁判,那樣做多了、做久了,學生會感覺班主任是在做假、演戲。那時,就是班主任磨破嘴皮,學生也不以為然了。班主任對學生少了一份責任,學生對班主任也不承擔責任了,學生會認為班集體好不好是班主任的事,不是自己的事。
二、班主任要樹立好自身這張王牌
班主任如何樹立自身的品牌呢?
1.形象魅力。為人師表、言傳身教等觀念,要求教師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更要注意個人儀表。它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方式,對學生具有特殊的教育意義,起著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教師的儀表應具有美感,美的儀表能使學生產(chǎn)生愉快感,會散發(fā)一種魅力。
2.語言魅力。班主任的語言要鮮明,要簡練,要有激勵性,這樣的語言才會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像春雨一樣流入學生的心田。班主任要把生活中的靈感和思想貫徹到自己的話語中去,使“情動于中而言溢于表”,從而“打動學生的心,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受到強烈的感染”。
3.人格魅力。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是班主任與學生相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品質(zhì)、道德、學識、能力、情趣等綜合因素對學生的認知、行為、志向等方面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一旦形成,在學生心中的威望一定很高,學生會在情感上,心理上接納班主任。這樣,友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容易形成。
三、注重日常管理,切實轉化后進生
1.精計劃,主預防,防微杜漸。大量的事例證明,若不注意防差轉差,一個班的后進生就會像割韭菜一樣,去掉一茬又冒出一茬。因此,必須精心計劃,以預防為主,防止后進生產(chǎn)生。否則班主任就會疲于應付他們,分散精力。
2.抓班風,抓紀律。抓班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抓班內(nèi)紀律。要讓學生守紀,課堂紀律是教學順利進行的前提,課間紀律是學生行為規(guī)范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形象的一個重要標志。
3.善調(diào)控,巧挖潛,苦尋閃光點。第一,選準轉化的突破口。魏書生指出:平時的工作中,常常會感到后進生不可理喻,自覺花費精力不少,卻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是沒找準突破口,沒對癥下藥。只要多和后進生接觸,多了解他們的喜好,多挖掘他們的閃光點,不去搭理他們淘氣的那根神經(jīng),正確利用和發(fā)揮他們的特長,給他們表現(xiàn)的機會,使他們嘗到成功的甜頭,他們就會自覺發(fā)生轉變。第二,多鼓勵,少責難,給后進生以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對于犯錯誤的學生,引導他們分析失敗的原因,總結經(jīng)驗教訓,指引前進方向,與嚴厲訓斥相比,前者更能引起學生的負疚感,教育效果遠大于后者。第三,多關心,多指導,給后進生以幫助。在轉化工作中,往往訓斥多于指導,座位不是安排在后排就是墻角,這正是轉化后進生的誤區(qū)。其實,只有班主任多方指導,關心后進生,給后進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滿足后進生的合理要求,后進生才能有所觸動。第四,尊重學生,滿足后進生的心理渴望。因為后進生在學生群體中地位低下,他們非??释藗兝斫夂妥鹬厮麄?,哪怕只是一句肯定或表揚,他們也會得到一次轉化的良機。
四、當好班主任,有以下幾點忌諱
1.忌啰嗦。教育學生,宣講事情,講清楚了就行了。如果認為沒到位,可以換一個角度講,長啰嗦就糟了,學生就反感了,學生最不喜歡這樣的班主任。
2.忌動不動就請家長。一般學生忌諱請家長,因有“家長作風”作怪嘛,班主任把請家長當個殺手锏,動輒出手,搞多了就不是寶了。中學時期是學生的逆反心理最嚴重的時期,班主任工作應該特別講究方式方法。
3.忌學生打小報告。班主任如果培養(yǎng)學生打小報告,認為這樣才能掌握學生的動向,就大錯特錯了。這樣做,是在學生中制造不信任感,一個班大家相互猜忌,定會導致教育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