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芳芳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4-0071-02
在如今的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學困生越來越多,造成的原因有多方面的,與其學習背景、家庭背景、成長經(jīng)歷等密切相關(guān)。而這些因素使一部分學生對學習英語失去信心,嚴重影響英語教學的順利進行,那么怎樣轉(zhuǎn)化學困生呢?是我們每一位英語教師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除了仔細分析學困生的各種情況外,也應(yīng)多想些方法補救學困生。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zhì)量,真正落實素質(zhì)教育的實施。我個人認為應(yīng)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用愛溫暖學困生
冷漠是離心力,對學困生批評和處分只會使他們離我們越來越遠。學困生表面上逆來順受,但內(nèi)心渴望得到別人的重視,就像久旱的小苗,渴望得到甘露一樣。只要我們心中有一份真愛,就沒有打不開的死鎖。這就需要教師用更多的“愛”去喚起她們學習的欲望,使他們愿學、愛學和會學。在英語課上,我往往有意識地關(guān)愛學困生,如提容易的問題時,先給她們回答,表現(xiàn)的機會:做游戲,先讓她們參加,滿足她們的欲望;競賽時,我巧妙地利用目光、表情等為他們加油等等。在課外我就時常同他們聊聊天,讓她們感覺到老師并沒有瞧不起他。如我在執(zhí)教六(3)班蔡跟華同學時,由于成績差,且書寫潦草。平時課上一言不發(fā),課后也默不作聲,總是低著頭做作業(yè)或是坐著發(fā)呆。通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該生對自己缺乏信心,自卑感強,有厭學情緒,下課時我總是讓他幫我拿教具什么的,借機問他上課所學的內(nèi)容是否已掌握,給予他充分的關(guān)愛和信任。等到他打開心扉接受我的親進后,我有同他和他的家長一起分析英語成績查的原因,為他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每天背3到5個單詞,第二天默寫;同時也安排一個成績好的同學幫助他,在學習上給予他幫助,對他的點滴進步予以及時的鼓勵和表揚。
二、挖掘?qū)W困生的閃光點
對于一個好學生,多一次或少一次稱贊可能會無所謂,但對于一個學困生,哪怕是一次小小的表揚,他們也會欣喜若狂,銘記在心,并且可以消除他的自卑心理和與老師之間的隔閡。我有一個學生在課后悄悄地對我說:“老師我很喜歡您,因為您表揚過我?!逼胀ǖ膶W生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渴望得到表揚的學困生呢?我們班里有個男同學,平時不遵守紀律,學習成績差。我在一次班級比賽活動中,發(fā)現(xiàn)他有樂于助人的優(yōu)點,就在班上對他進行了突出的表揚,并表示出對他的信任。我有意把一些工作交給他去完成,并讓他當小組長,他也逐步實現(xiàn)由“量”到“質(zhì)”的根本轉(zhuǎn)變。在學期末他獲得了學習進步獎,也得到了大家的贊許。這樣使他在前進的道路上又邁出了新的步伐。
三、為學困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
農(nóng)村的孩子比較膽小,羞于說英語。從小受周圍特定環(huán)境與家庭教育的影響,與城市小孩相比,往往會顯得膽小拘謹、不善言談、缺少自信的心理,又害怕會說錯被老師批評,因而不敢說英語。為了鼓勵他們多說、多讀,每堂英語課都會以開火車的提問法讓每個小組成員“one by one”地回答老師的提問或者是讀單詞、背單詞,遇到學困生說不出時,我就用口型提示或體態(tài)語言來幫助他們回答。每當學困生在課堂上說英語或回答出問題時,我就用“Good”“Very smart!”“Excellent”“Well—done”等表揚性語言來肯定他們、贊揚他們,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們的興趣,由“不愿說”逐步過渡到“嘗試說”。讓學困生在“成就動機”的驅(qū)使下,增強自信心,敢于面對困難,一步一步加以克服,逐步提高學習成績。
四、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睕]有興趣的學習是痛苦的學習,是沒有效率的學習。因此,老師在教學中要用良好的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愛學、樂學。
巧記單詞和課文。英語教學本身包含著許多枯燥的因素。如記憶單詞,我平時不是一味地要求學生讀、背,而是采用游戲或競賽的方法來促使學生主動地記憶單詞。而游戲Turn over and say無疑是最受學困生的喜愛。又如在操練句型時,我在上What can you do?句型時,請一個學困生上臺做動作,其余學生猜What can you do?對猜對者和表演者均進行獎勵,學生覺得既簡單又有趣。除此以外,我還常常要求學生利用單詞和句型自編兒歌,自制謎語等。
在教學中尊重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對于英語學困生,我在提問題時,會考慮一些簡單的問題。答對我就適時表揚;如果說錯了,我則會說:“Try again,Dont worry.”“Try your best.”
注重輔導,鞏固基礎(chǔ)知識,在新知識的教學中,考慮到學困生的特點,對新內(nèi)容各知識之間的連接進行了過渡,使教學內(nèi)容從易到難,重點處放慢速度,以適應(yīng)他們的接受能力。課后加以鞏固或開展“一幫一”的活動并要求每人不要把疑問留到明天。
學困生的轉(zhuǎn)化需要一個過程,我們除了要抱著滿腔熱情,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進行反復(fù)、耐心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要用濃濃的師愛,點燃他們心中的希望之火!讓這些遲開的花朵沐浴陽光雨露,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 陳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