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華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4-0078-02
小學語文教學中,“聽說讀寫”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在語言交流活動中,聽說方面所占比重很大。聽是獲得信息、攝取知識和發(fā)展智力的重要途徑,說是輸出信息,用口語表達形式表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由此看出,聽說是語言交流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我就結合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談談加強聽說訓練的幾點嘗試和設想。
一、增強訓練意識,營造訓練氛圍
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具備較高的語文修養(yǎng),通過大量閱讀古今中外的文學瑰寶,豐富自己的語言,用規(guī)范準確、沁人心脾的語言感染學生,使之增強對語言文字學習的興趣。
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聽說習慣。訓練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鼓勵學生克服膽怯心理,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肯定學生的一點一滴的進步,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并注意學生的整體性提高,發(fā)揮每一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生動活潑的氣氛中循序漸進地搞好訓練,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聽說習慣。
二、強化朗讀訓練,提高聽說水平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章是聽說訓練的起步,也是一條重要的途徑。常聽、常讀好文章,可以幫助學生吸取人類語言精華,積累佳詞好句、精彩的路段,開拓視野,發(fā)展思維,確切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在學生充分讀的基礎上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領悟文章的中心及寫作技巧、方法,培養(yǎng)語感,受到情感的熏陶,不僅聽、說的能力得到足夠的訓練,寫的能力也將逐步得到提高。
三、充分利用教材,訓練聽說能力
憑借教材,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是行之有效的辦法。新編小語教材將聽話、說話訓練內(nèi)容以口語交際的方式編入課本之中,形式多樣、內(nèi)容生動。如人教版第二冊中“你養(yǎng)過動物嗎?你最喜歡哪種小動物?你為什么喜歡它?說一說?!薄白约寒嬕粡埉?,給同學講講你的畫,說說你喜歡哪幅畫,為什么?”“在學雷鋒活動中,你做了什么事?是怎么做的?選一件說一說”。由此可以看出,這些內(nèi)容不僅貼近兒童生活,而且注意聯(lián)系學生的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教師要深入教材,不同的訓練內(nèi)容要采用不同的訓練方法。
四、抓實課堂教學,多渠道聽說訓練
1.課堂練聽說。語文課堂教學,特別是閱讀教學,是進行聽說訓練非常重要、非常有利的“訓練場”。聽講、朗讀、回答、討論、復述等都是聽說的實際訓練,沒有聽與說的閱讀教學也就等于放棄了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F(xiàn)在,有的教師在思想認識上,往往把閱讀教學中的聽說活動當做例行的教學步驟,忽視了聽說訓練的作用,沒有聽說方面的要求,以致失掉了聽說訓練的時機。作文教學與聽說訓練的密切關系,也是顯而易見的,應充分重視。在教學《坐井觀天》一課中,學生在理解了小鳥和青蛙的對話后,讓學生想一想:如果讓青蛙從井中跳出來看一看,會出現(xiàn)怎樣的場面?它會說什么?然后請同學說一說,既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開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2.活動促聽說。引領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鍛煉學生聽說能力。如帶領學生進行社會調(diào)查,小記者現(xiàn)場采訪,結合學生的文藝演出等把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或耳聞目睹的匯報給大家聽,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3.競賽比聽說。經(jīng)常開展學生間的聽說競賽,注意激發(fā)口語表達的興趣,注重在競爭、評比中鼓勵學生敢說、愿說、會聽、會說,使聽說訓練落到實處。
4.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正確的口語表達習慣。平日里師生交談,學生與學生間的交流,注意用詞的準確、語言的規(guī)范,做到互相糾正,提高說話水平。
五、注重教學藝術,提高訓練質(zhì)量
1.觀察說話。指導觀察,邊看邊說。如教學生學習感嘆句,就以“教室里的花兒真美”為題,先讓學生學習幾種描寫花的詞句,然后讓學生看看、摸摸、聞聞,從而感到花兒美,花兒可愛,最后練習說感嘆句,把贊美花兒、喜愛花兒的感情表達出來。學生學習很有興趣,很快學會了說“花兒多美??!”“?。』鸺t的石榴花真可愛!”等感嘆句。
2.情境說話。創(chuàng)設情境,邊演邊說。如要求學生正確使用動詞,可以采用“誰來了?”的桌上游戲?!靶◆~游來了!”“小兔跳來了?!薄靶▲B飛來了?!薄靶觚斉纴砹??!毙∨笥堰呎f邊做“游”“跳”“飛”“爬”等動作,在表演中學說話。有時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一些情境,讓學生表演一些情節(jié),以課本劇的形式讓學生練習說話。
3.說寫結合。說與寫,都是表情達意,不過兩者形式不同,在習作教學中說與寫能有機結合起來,以說促寫,如寫一件事,指導學生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先說,說后大家評議,再寫下來。
4.聽后說話。引導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動用想象,在頭腦中形成表象,有時還用動作表演幫助想象,做到聽人說話以后眼前出現(xiàn)畫面,然后練習口述。
5.游戲說話。如在課堂上讓學生做“貼鼻子”游戲,讓學生注意觀察,討論說清游戲的經(jīng)過,學生玩玩說說興趣很濃,既發(fā)展了思維,又訓練了語言。
實踐證明,日常教學中,只要堅持循序漸進、形式靈活、課內(nèi)外結合,就一定能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并為提高讀寫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