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梁實秋的生活一向極有規(guī)律,他每晚八點準時上床休息,早晨四點起床寫作,是堅持了多年的習慣,一般熟悉梁實秋作息規(guī)律的人,都避免在晚上找他??墒?,當梁實秋結束了旅居海外的生活回到臺北之后,有些朋友不知道他的習慣,他們輪番請他吃飯,因為這些人都是夜貓子,晚飯的時間常常安排在深夜十二點左右。
梁實秋接連吃了幾次這樣的夜宵,每次都困得哈欠連天,根本沒有食欲,凌晨起床寫作也受到了影響。時間久了,他實在支撐不住,就找各種借口拒絕吃夜宵,無奈這些朋友不肯放過他,總是有人堅持一請再請。終于有一天,在吃完午夜十二點的夜宵之后,梁實秋宣布為了回報朋友們的熱情,自己也要請客,時間就定在第二天。
朋友們高高興興地答應了,這才相繼回家睡覺。他們剛剛躺下沒多久,忽然電話鈴聲大作,原來梁實秋要請大家吃的是早飯,而這時不過是凌晨四點!當這些朋友揉著睡眼,重新聚集到一起時,一個個哈欠連天地抱怨著:“現在正是躺在被窩里做美夢的時候,你這么早請我們吃飯,就算是山珍海味也吃不出味道呀!”梁實秋笑瞇瞇地回答:“這正是你們午夜請我吃夜宵的感覺呀!我宣布,今后誰請我吃夜宵,我一定回請他吃早飯,絕不含糊!”朋友們聽了,一個個不好意思地笑了。從此,他們再也沒有人敢請梁實秋吃夜宵了。
【素材解讀】
梁實秋用這種另類的拒絕方式,委婉地提醒了朋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只有尊重別人的習慣,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適用話題】
習慣;尊重;人際交往……
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yǎng)、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楊絳《一百歲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