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屬于多年生樹種,每年從土壤當中帶走大量的營養(yǎng),但果農在施肥管理上表現(xiàn)出數(shù)量不足、營養(yǎng)不全面的問題,長期掠奪性的生產(chǎn),導致土壤營養(yǎng)缺乏。土壤營養(yǎng)的缺乏,直接導致樹體地下、地上部分生長不良,樹勢衰弱、病蟲害加重、產(chǎn)量降低、品質下降等一系列問題。根據(jù)生產(chǎn)經(jīng)驗,本文系統(tǒng)地概括了提高土壤肥力的幾種常用方法,旨在為廣大果農提供技術參考和借鑒,共同搞好土壤肥力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1果園生草
在行間種三葉草、黑麥草、苜蓿、毛葉苕子、百脈根、扁莖黃芪等優(yōu)良草種。播種分春播和秋播。在春季土地解凍后,地溫在5 ℃以上時進行播種。秋播是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中、下旬進行。播種最好在下雨前,條播 山西果樹SHANXIFRUITS 2016(3)1每667 m2用籽量0.5 kg左右。播種深度以1~2 cm為宜。疏松土壤后,將草籽撒在地面上,用耙摟幾下,將種子入土即可。當草長到25~30 cm時,進行刈割,生長季刈割2~3次,覆蓋于樹冠下。
2增施有機肥
目前,老果區(qū)普遍存在有機質含量低,一般在0.5%~0.8%,適宜果樹生長的有機質含量一般要求在2%以上。有機肥包括羊糞、雞糞、牛糞、廄肥、堆肥等農家肥和商品有機肥。農家肥在使用前要充分腐熟,可與氮磷鉀復合肥、過磷酸鈣、硅鈣鎂鉀肥等拌勻一起施用。施肥方法為:采用放射狀施肥法,即沿樹冠外圍向內開8~10條放射狀條溝,溝長50 cm、寬30 cm、深20~40 cm,每年更換條溝的位置,將有機肥、化肥混合均勻后施入溝內。根據(jù)667 m2產(chǎn)量不同,果園補充的有機肥不同,具體參照表1。
蘋果各種養(yǎng)分的吸收量是果實、葉片、新生枝條和樹體新增貯藏養(yǎng)分的總和,蘋果在不同產(chǎn)量水平下N、P2O5和 K2O吸收量見表2。施肥量一般是需求量的2~4倍。
4果園覆草
沿著樹行起壟,壟寬60~80 cm,高20~30 cm,行間覆蓋20~30 cm厚的麥秸、鋸末或雜草等。覆草時間一般以夏季為最好,此時正值雨季,溫度又高,草易腐爛,不易被風吹走。覆草的種類有麥秸、豆秸、鋸末、玉米秸、稻草等,數(shù)量一般為667 m2 2 000~2 500 kg。覆蓋前,要把草切成5 cm左右的碎段,撒上尿素或澆上鮮尿堆成垛進行初步腐熟后再覆蓋效果更好。覆草時,要先在壟面上撒上有機肥淺翻后再覆草。覆草后用土壓住四周,內部星星點點地用土壓住,以防被風吹散。剛覆草的果園要特別注意防火。每次打藥時,可先在草上噴灑1遍,集中消滅潛伏于草中的害蟲。覆草后若發(fā)現(xiàn)果樹葉色變淡,要及時噴1遍0.4%~0.5%的尿素。
5枝干還田
將每年冬季修剪的枝條收集到一起,利用粉碎機將其粉碎,加入人糞尿或農家肥一起漚制腐熟3個月,制成生態(tài)有機肥,以此來改善土壤的理化性,提高土壤肥力,實現(xiàn)以園養(yǎng)園的生態(tài)循環(huán)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