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兆言
一個朋友買新房,要去銀行取公積金。幾年前取過一次,排三個多小時隊,心存恐懼落下陰影,總覺得要排大隊。銀行門口不能停車,他住得遠,工作忙,害怕耽誤時間。前一天晚上電話聊天,先高談闊論文學,說著說著,無意中談到這事,立刻唉聲嘆氣,恨自己干嘛又要換房子。
結(jié)果第二天他給我打電話,根本不考慮會影響我寫作,一個勁說自己鴻運高照,開車去銀行,居然有車位,居然不收費。更夸張的是一進門,大堂人滿為患,好幾排座位坐滿,仿佛電影準備開場,工作人員聽說取公積金,還有VIP卡,領(lǐng)去一個不排隊的地方,很快把事辦完。
朋友語氣中的幸福,可以用夸張來形容。問是不是VIP卡的緣故,說肯定不是,現(xiàn)在銀行辦VIP卡很容易,誰都可能是。會是什么原因呢,買房的人不多了,房價要往下跌了,朋友說是什么不重要,反正選對了日子,辦事就順利。說問過銀行小姐,為什么門口還會有車位,小姐說都知道停車太難,根本沒人敢開車過來。
我覺得這事荒唐,如今這世道,不正常已正常,正常反而不正常。難道因為你辦事順利,沒排隊,就可以電話騷擾我?掛了電話,內(nèi)心深處開始感同身受,突然也體會到了他那種高興。我們已習慣人多,習慣亂糟糟排隊,習慣沒車位,習慣時間莫名其妙被攫取。譬如去郵局取稿費,通常先打電話小心翼翼詢問,今天人多不多,過去這招管點用,我是個不上班的人,聽說空立刻趕過去。最近這幾個月,很少有人少的時候,取點小稿費,花一兩小時很正常。
我也是個俗人,也會因為意外的不排隊,喜氣洋洋向人報喜。也會因為不堵車,提早兩小時到達火車站哭笑不得。這就是我們面臨的現(xiàn)實,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是如此。有個玩哲學的高人告訴我,中國人最不講究秩序,中國人到哪都不按規(guī)矩排隊,中國人最不在乎浪費時間。
覺得挺委屈,為自己,也為中國人。誰說我們不在乎,我們很在乎,我們很無奈。面對時間侵占,逆來順受是人生常態(tài),這方面恐怕還是英國人做得最棒。在大英帝國,類似“開心辭典”節(jié)目的冠軍,通常都是普通老百姓獲得,原因是他們最善于排隊時進行思考,他們知道如何利用那些被剝奪的時間。
據(jù)說中國學霸這方面都是高手,魯迅先生說過,時間是海綿里的水,用勁擠總會有。反過來道理一樣,時間是大海綿,被擠出的很可能不是水,而是可憐兮兮的我們,我們被攫取被侵占被吞噬,如果不能想方設(shè)法,從海綿里擠出一點時間,那么就只能祈禱運氣了。
(選自《新民晚報》)
【推薦語】 本文如閑話家常,說的都是大家可能曾經(jīng)歷過的小事情、小心情。作者痛惜時間被霸占和剝奪,但并不止步于瑣碎的嘮叨,而是由此反思如今的世道,警示我們該用什么態(tài)度來面對這種“不正常已正常,正常反而不正?!钡默F(xiàn)實。文末“被擠出的可能是我們”的戲謔,讓人不禁噗嗤一笑,繼而心頭涌上隱隱的憂慮。這種在小處落筆、往縱深處開掘的思路適合中學生在寫作中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