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生物多樣性研究的科學(xué)家們在一個名叫烏朗格爾的極地小島上悄悄地放置了一臺高清晰度攝像機,希望能拍攝到一些極地動物的行蹤。這個小島位于俄羅斯的東西伯利亞大陸的北端,距離北極點大約還有300公里,是北極熊經(jīng)常出沒的地區(qū)。可巧的是,他們拍攝到了一組北極熊愛子之情的錄像帶,讓人為之深深動容。
在每年的新年前后,也就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jié)來臨的時候,雌性北極熊迎來了一年中經(jīng)受考驗最大的分娩期和養(yǎng)育期。每年的11~12月,北極熊媽媽就來到烏朗格爾小島上開始為自己的寶寶的誕生做準備。它們向島的深處走去。忽然,它們在一個看上去很結(jié)實的小山包前停下,觀察了一下四周,覺得挺滿意的,便開始用強有力的前爪在山坡前挖雪。不用多長時間,一個10多米長的通道就大致形成了。北極熊媽媽并不滿足,又用前爪開始挖雪屋。這種雪屋與生活在北極地區(qū)的因紐特人所造的雪屋類似,即便在北極寒冷的冬季,里面的溫度也能保持在零上3攝氏度左右。
熊媽媽之所以不在大陸上搭建“產(chǎn)房”——雪屋,主要是為了躲開大陸上兇狠的狼群,從而保證熊寶寶的安全。
一只成年的雌性北極熊一般一胎產(chǎn)下1~2個幼崽。熊寶寶出生時,體重僅有0.6千克左右,是完全裸露的,沒有任何絨毛抵擋北極的嚴寒?!爱a(chǎn)房”,現(xiàn)在應(yīng)該叫“育嬰室”了,里面到處是冰雪。北極熊媽媽舍不得讓寶寶的嬌嫩皮膚沾上哪怕一丁點兒冰雪。它將孩子小心翼翼地放在自己毛茸茸的肥厚大爪子上,并用長長的頸部的茸毛蓋住寶寶的身軀,還不停地向?qū)殞毚悼谥械臒釟?,好像一個永不停止的巨大的暖風(fēng)空調(diào)。
在寶寶出生之后的整整4個月的漫長時間里,北極熊媽媽與自己的孩子寸步不離,每天給孩子喂奶7次,而它自己卻不能出外尋找任何食物,也不吃任何食物,僅僅依靠消耗自己體內(nèi)積累的脂肪維持生命。這種以母愛為前提的自我犧牲精神,就是對人類而言,也是嘆為觀止的吧?
北極熊媽媽還特別講究“育嬰室”的衛(wèi)生。熊寶寶需要不時排泄,每次它都把寶寶帶到雪屋的一側(cè),讓寶寶排泄。寶寶排泄完畢之后,它就挖開壁上的雪,將排泄物小心地掩埋好。
4個月過后,熊寶寶已經(jīng)長大了許多,也可以行走了。北極熊媽媽就帶著它們外出覓食。在浮動的冰塊上,或是在固定的冰地上,熊媽媽開始教孩子們捕食海豹和一些魚類,而且還不時通過示范告誡自己的寶寶千萬不要攻擊巨大的海象。因為海象30多厘米長的利牙可以輕易把它們的身體洞穿。
當(dāng)?shù)诙€冬天來臨時,熊寶寶已經(jīng)長成了小北極熊。北極熊媽媽將再一次帶著它們回到原來的雪屋。盡管此時幼崽已經(jīng)長大,卻還不能離開媽媽獨立生活。不過此時,北極熊媽媽已經(jīng)能夠離開孩子去捕獵食物了,然后再將食物帶回給小熊分享。
就這樣,又過了幾個月,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小熊就真正長大成人,可以離開媽媽的懷抱去獨立開辟自己的天地了。不過,它們是永遠也忘不了北極熊媽媽的傾情照顧的,因為不久以后,它們中也會有熊媽媽,也會演繹它們自己的“極地母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