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弘瑾
摘要:評價一個學校的好壞,取決于這個學校的常規(guī)管理是否科學到位。所以說,要想讓教師在輕松愉悅的工作環(huán)境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成績,就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學體制。
關鍵詞:常規(guī)管理 教學質量 問題 策略
教學常規(guī)管理就是根據日常教學管理中,反復出現(xiàn)的工作制定出一套科學地規(guī)章制度。讓所有工作人員的工作都有法可依,并且每天按照學校規(guī)定的制度約束自己的行為。只有這樣一邊進行教學常規(guī)管理,一邊進行學校課程改革,才能全面有效提高學校教學質量。
一、學校常規(guī)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學校一些制度不規(guī)范,缺乏可行性。在學校制度的制度上,領導缺乏實踐考察和必要的討論研究,不符合本校實際。另外,學校管理某些方面不嚴格,個別規(guī)章制度形同虛設,日志填寫不規(guī)范。
造成這些現(xiàn)象存在的原因就在于:一方面,領導對于這些制度的本質認識不夠,認為這些制度只是形式,隨意性很大。另一方面,學校對教師計劃的檢查不夠,或者只是年末或期末總體檢查,教師造假現(xiàn)象存在。
2.個別教師不注重備課,在上課過程中問題較多。個別學校對于學校教師教案的檢查工作不夠重視,或者對教案的質量檢查不到位,這就造成課前備課工作做得不夠充分。
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學校監(jiān)督力度不夠,教師對備課寫教案重視程度不夠。部分老教師認為自己教學經驗豐富,不用再寫教案,有的老師是長期懶散形成習慣,也有的老師業(yè)務能力不夠,只能夠照抄教材。
3.課堂教學質量有待提高。因為教師自身素質以及對待工作態(tài)度,課前備課不充分,這就造成了上課過程中,教學手段落后,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不嚴謹,教學重難點不夠突出等現(xiàn)象的產生。
產生原因:教師沒有終身學習的理念,覺得自己經驗豐富,豈不知事物都是在發(fā)展的,我們的教學手段也是發(fā)展的。時下微課、反轉課堂非常流行,但是好多教師根本沒有聽說過這些教學方法。另外,少數教師敬業(yè)精神較差,不肯鉆研教材,得過且過,不求上進。
二、解決學校常規(guī)管理中存在問題的策略
1.在教學設計方面。在備課方面提出要求,要求每個教師在上課前兩天備課。備課內容要備教材、備學情、備學生活動,還要有設計意圖;可以讓老師進行單元備課,針對每一單元的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進行詳細描述。而其余部分就可以簡要概述。另外,可以進行學科集中備課制度,備課可以分為兩次,第一次為探索性備課,第二次為提高性備課。讓每個教師都創(chuàng)造出符合本班學情的特色教學設計。
2.課堂教學。在每一堂課的教學過程中,要目的明確。在本學科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與其他學科還有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每一堂課,教師要合理安排時間,堅持精講細練,使學生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做到堂堂清。最后,教師要不斷學習,增加自身業(yè)務能力,提高課堂控制能力。
3.作業(yè)方面。在學生作業(yè)布置上,教師可以遵循學生自身特點,進行分層對待,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完成教師布置任務。在作業(yè)質量上,教師要花心思,使作業(yè)量適中,而且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開放式作業(y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4.課后反思。課后反思的完成要具有客觀性和全面性,客觀的評價本堂課的教學效果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在評價方面,既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反思,也要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上課反應,教師教學設計的優(yōu)缺點都要公平全面的進行書寫。根據反思,對本堂課的教學設計進行改進。
5.課外輔導。抓住大部分學生的輔導需求,提高尖子生,促進后進生,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建立課外興趣小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樹立自信心。
6.考核。在學生學習情況考核方面,要靈活運用多種形式,可以進行課堂練習、單元測驗,還可以設置課堂隨機提問的方法,對學生零碎知識點以及綜合運用能力都能進行適時考察。每次考核結束后,及時幫助學生找出不足和改進措施。在教師考核方面,學校各層領導切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及時進行教學交流,參與教研活動,了解掌握好教學工作動態(tài)。出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yōu)化師資隊伍結構,提高整個教師隊伍素質
1.加強師德建設。培養(yǎng)教師終身學習的精神,有機會多送老師外出學習,學習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師敬業(yè)精神,通過師德考核等辦法督促教師認真踏實做好學校教學工作。
2.注重教師業(yè)務能力和教學水平教學藝術的提高。以新課標為目標,新教學理念為引導,鼓勵教師集體備課,電子備課,運用多媒體等先進教學手段,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3.加強骨干教師的培養(yǎng)。在學校教師隊伍中,培養(yǎng)先進帶頭人,起到一個示范作用。首先,多讓骨干教師外出參加省級、市級培訓學習,吸取外部先進教學方法,提高他們思想政治覺悟。其次,注重骨干教師從“教學型”轉化為 “教研型”,鼓勵教師大膽探索,勇于進取的精神,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實現(xiàn)新的突破。最后,要求骨干教師在學校內部寫教學反思、上觀摩課或示范課,并且培養(yǎng)新的骨干力量。
4.加強教師考核制度。學校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師考核制度,把教師考核劃分為優(yōu)秀、合格和不合格三個方面。教師的工作表現(xiàn)和工作實績以定量為主,采取重實效、看進步的量化積分考核辦法,形成符合本校校情和教師工作特點的績效考核體系。
總之,學校教學的成敗在于教師,而教師的發(fā)展在于是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而制度的建立更應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斷搜集和改進,不求做到人人滿意,但愿人人遵守。
參考文獻:
[1]劉家成,黃萬東.淺談當前中小學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中國校外教育,2014.
[2]韋瑋.中學教學管理改革研究.華東師范大學,2002.
[3]郭寧.中小學教學管理創(chuàng)新研究.華東師范大學,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