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要:學前教育是教育工作的初級階段,也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基礎階段。這個時期的教育工作對學生一生的心理健康和個人素質發(fā)展有極為重要的影響。目前,學前音樂教育的發(fā)展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重視。現階段,國內的學前音樂教育發(fā)展還存在教學形式和師資質量數量等方面的問題。加強對學前音樂教育的認識,并轉變當前的音樂教學方式,能夠從一定程度上發(fā)展我國的學前音樂教育,也是學前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和考慮的問題。文章就國內學前音樂教育發(fā)展進行簡單的探究。
關鍵詞:學前教育 音樂教學 發(fā)展
當今社會對學前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日益加深,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漸漸認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學前音樂教育對孩子的未來成長作用非常重要且突出。學前音樂教育最早是在國外發(fā)展起來的,如今已經受到了國內越來越多音樂教育者的重視,在我國也已經形成了完善的教學體系。然而,現階段我國的音樂學前教育中還存在諸多的問題,只有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和解決,才能有效促進我國學前音樂教學工作的發(fā)展。
一、國內學前音樂教育的發(fā)展階段
(一) 學前音樂教育處于學習階段
目前,國內雖然開始逐漸重視學前音樂教育,特別是各地政府都把學前教育工作做為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各地的學前教育如火如荼地開展,政府每年投入數十億元的資金支持學前教育的發(fā)展。但是這項工作依然處在初期的發(fā)展階段,很多東西都需要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前教育工作者要借鑒發(fā)達國家的發(fā)展經驗,掌握其中的精髓,進而掌握更多的方法,來發(fā)展我國國內的學前音樂教育工作。當前的一種“奧爾夫”音樂教學方法是比較適合學齡前兒童的,這也是目前我們國家的學前音樂教育中最為廣泛應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能夠通過聲音打節(jié)奏,進而激發(fā)兒童對音樂學習的興趣。然而對待國外的一些先進的音樂教學方法,我們雖然能夠學習,但是卻不能照搬照用,而是應該結合自身的特點,尋找提高教學效果的方法,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在學前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鼓勵學生利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自身的情感,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這樣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學前音樂教育處于創(chuàng)新階段
在學前音樂教育過程中,對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是十分必要的。在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主要的創(chuàng)新手段就是在樂器的創(chuàng)新上。眾所周知,音樂的學習成本是比較高的,音樂器材的成本尤其高。若是在學前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音樂老師能夠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制作音樂器材,不僅能夠降低音樂學習的成本,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音樂。例如:空的啤酒瓶和吸管等都能發(fā)出聲音,作為簡單樂器制作過程,能夠有效的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潛力,老師與孩子共同設計樂器的過程中,也能夠有效調動孩子的動手能力,使孩子的學習音樂的興趣能夠有一定的提高。
二、現階段國內學前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音樂教師不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現階段的學前音樂教學工作中,學前兒童在音樂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并沒有充分的體現出來。老師總是將學生父母作為服務的對象;還有部分音樂教師認為,自己才是學前音樂教學工作的主導者。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成果,會對學生的音樂學習造成直接的影響。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才是主體。而當前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是老師對學生的主體地位認識不全面。在教學的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使得我國的音樂市場雖然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但是音樂教育的結果卻并不樂觀。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明確,導致了學生的音樂學習動機不明,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就使得學生失去了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和樂趣。
(二)教學工作不重視兒童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目前,我國的學前教育中存在著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就是沒有足夠重視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學前音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過度的重視對學生的音樂技能的培養(yǎng),而沒有注重幼兒的身心健康。在對學前音樂課程教學的課程設置方面,音樂教學機構、學生家長以及學前音樂教師作為課程設置者而存在,他們都希望能夠選擇成績增長快的樂器進行學習,不考慮學生自己的興趣愛好,過分的追求教學過程中的音樂技術和技能,而對幼兒學習過程中的情感和態(tài)度有所忽視,也沒能對學生的全面素質進行有效培養(yǎng)。在這個過程中,由于不能對幼兒的身心健康進行全面的培養(yǎng),使得學前音樂教育工作嚴重地損害了幼兒的心理健康,對幼兒的心理成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阻礙了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三)學前音樂教育市場不夠完善
現階段,國內的音樂市場管理與規(guī)范制度還不夠完善,學前音樂教育機構內部教學水平以及教師的素質不高,一些私立的學前音樂教學機構設置良莠不齊,私立幼兒園的經營主體也在不斷轉換,這就使得學前音樂教學工作的準入和退出機制還是比較松散的,也缺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一些教育機構的教育糾紛不能及時解決,學前教育部門還存在嚴重的惡性競爭。因此,想要推動我國學前音樂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就需要對音樂教育市場進行規(guī)范。
(四)學前音樂教學工作缺乏社會職能
當前的教學工作需要與社會職能及文化職能之間產生必要的聯系,以便能夠獲得最大的社會效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學前音樂教師充分的重視學前音樂教育工作的社會職能。學生家長為了讓學生能多一條成功的道路,往往不惜投入大量的財力和精力來學習音樂,殊不知音樂本就是孩子的一種興趣愛好,不能“本末倒置”。孩子在進行音樂技能培訓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對音樂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對自身情操的培養(yǎng)。
三、加強學前音樂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幾點建議措施
(一)有效激發(fā)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
在任何一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興趣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學前音樂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十分關鍵的。因此,教師要充分重視對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在這個過程中,音樂教師可以選擇游戲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中提高音樂素質。同時,音樂教師還應該多選擇學生喜歡的音樂進行訓練,更好的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音樂課程。
(二)提高學前音樂教師的基本素質
一般情況下,音樂教師的素質能夠影響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教學效果。這就要求,音樂教師要首先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質,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知識,并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教育水平,促進其音樂教學素養(yǎng)的提高。音樂教師還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并結合當前的發(fā)展形勢,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
(三)全力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基礎素養(yǎng)
隨著當今時代的不斷變化,一些民族音樂得到了有效的發(fā)展,我國的民族音樂蘊含著我們的民族歷史,也體現了我們國家的文化特色。在進行學前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對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了解我國民族音樂的特色,培養(yǎng)音樂基礎素養(yǎng),進而提高他們的音樂技巧,也能讓他們深入了解民族文化。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國內學前音樂工作教育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嚴重的不足。新的形勢下,應加強學前音樂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措施,對學前音樂教育事業(yè)進行正確引導,培養(yǎng)一批優(yōu)秀的音樂教育人才,進而有效推動我國音樂事業(yè)更快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林林.從奧爾夫與鈴木教學法的比較中看我國學前兒童音樂教育[D].濟南:山東大學,2010年.
[2]林春菲.我國學前音樂教育發(fā)展探析[J].文史博覽(理論),2011,(08).
[3]陳琳,王欣.我國學前音樂教育的發(fā)展歷史及其時代挑戰(zhàn)[J].學前教育研究,2012,(10).
[4]王暉楠.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教學的現狀與改革對策[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5]王霞,馮同友.我國學前音樂教育現狀存在的問題分析[J].臨沂大學學報,2014,(04).
[6]余蓉.淺析我國學前音樂教育的發(fā)展[J].音樂大觀,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