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云 王俊
煙花三月,下江南。三月的江南,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油菜花;三月的黃山,可能還會下起春雪;三月的徽州,或許會有綿綿細雨,而在雨中,最美的景,大概就屬宏村那一帶水墨瓦墻,儼然一幅天然山水畫。
女兒小米最近正迷水墨畫,帶她去宏村,最適合不過啦!
宏村:畫橋如畫,月沼映月
宏村以“中國畫里的村莊”名揚在外,高昂的馬頭墻、飛翹的檐角、如虹的拱橋、滿湖的青蓮,宛如一幅丹青國畫,淡淡映入眼簾。而一旦下起雨,霧氣迷離、輕煙裊裊,更是如詩一般,素淡而靜謐。其實,最美的宏村就在雨天。
很幸運,我們到宏村時,恰逢煙雨蒙蒙。
我們住的客棧,有一張大書法桌,中午我賴在床上聽窗外雨聲淅瀝,懶懶地睡了個午覺,小米則在屋外練字。等我醒了,我們就到院里看落雨在水面的漣漪,小丫頭一會兒坐在門檻上看雨,一會兒用手接屋檐上滴落的雨滴,玩得不亦樂乎。
在宏村,我們除了觀雨發(fā)呆,接下來做的就是閑逛、覓食、看畫。
宏村有一個別名叫做“牛形村”,因為整個村子建造的相當(dāng)奇特,遠遠望去恰似一只斜臥的青牛。閑逛時,我們就去尋找——形似“牛肚”的南湖在哪兒,形似“牛胃”的月沼在哪兒,還有村口那猶如牛角的兩棵有著500年歷史的古樹在哪兒……這樣帶著樂趣一路尋來,整只“?!本吐谛睦镄纬闪恕?/p>
宏村的徽派美食有很多,臭鱖魚、老母雞湯、筍衣炒肉、臘八豆腐、五加皮炒蛋、毛豆腐……每一頓都吃得我們肚皮圓滾滾的。
看畫那是必然的,水墨宏村本就是一幅畫,更是吸引了諸多寫生者前來,不管多偏僻的小巷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把眼中的美麗畫下來,而這畫面也成了我們眼中的風(fēng)景。
其實,在去宏村之前,我們先去了另一處,同樣有著典型的徽派建筑,同樣是粉墻黛瓦,卻又有著一片廣闊田野的碧山古村。
碧山村很低調(diào),很安靜,但卻更原生態(tài),游人也不多。不過這兒有一家大名鼎鼎的書店,是有中國最美書店之稱的南京先鋒書店的分店——碧山書局。它坐落在文物保護建筑老祠堂里,書籍也以安徽建筑、歷史文化等主題為主。這兒還經(jīng)常會組織活動,我們就遇上了安徽黃梅戲的故事分享會,聽了一晚的黃梅戲唱段,雖然表演的只是村里的黃梅戲劇團,與那些大家的唱功比起來有差距,可小米卻聽得如癡如醉,她的戲劇啟蒙,不想?yún)s是在這兒開啟了。
在碧山村的日子,我們最常做的就是閑逛,看那綠水藍天、青山悠悠。隨意地走到一個小巷里,我們看見一個老藝術(shù)家在畫油畫,小米瞬間就走不動了,硬是在老奶奶身邊站著,看著她畫,還和人家聊畫,又把自己畫的油畫照片給老奶奶看……一聊就是半個多小時……這樣的偶遇真好!
走累了,我們就到碧山書局旁的“牛圈咖啡館”歇一歇。其前身是一個荒廢多年的農(nóng)家牛圈,雜草和青苔覆蓋著它。建筑師保留了牛圈原來的籬笆墻,依“籬”而建,用木質(zhì)廊柱支撐頂部,用當(dāng)?shù)剞r(nóng)民家的廢棄舊青磚鋪設(shè)地面,再擺些當(dāng)?shù)氐睦衔锛?,比如村委會的辦公桌、以前供銷社的貨架、老年畫等,慢慢地,這里就變成了一間別具一格的咖啡小館。在這兒歇歇腳、看著書,實在愜意不過。
在碧山村還有一家大名鼎鼎的由百年老宅改造而成的“豬欄酒吧客棧”,很多名人都來住過,我們也不能免俗,住了回“豬欄”……所以就有了這么個說法:喝在“牛圈”,住在“豬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