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燕
【摘 要】“聽、說、讀、寫”是語文的四大基本素養(yǎng),其中“說”是最重要的一項,語文課讓學生多說,才能培養(yǎng)學生成為能說會道的能人。語文課堂上教師要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說話,讓他們交流,共同探究,在交流中增長知識,在說話中明確道理,在說話中激活思維,在說話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說話中讓學生認識自己,欣賞自己, 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把語文課堂當成是溫馨的精神家園。
【關鍵詞】說熟悉的事;說感興趣的事;說煩惱;說長處;說愿望
談“文”色變對學生來說十有八、九,好多孩子一提到作文就叫苦連天。學生絞盡腦汁寫出來的習作文不從,字不順,苦煞了孩子,愁煞了老師。作文成了老師教學,學生學習過程中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我認為作文教學包括兩方面內容,即“說”與“寫”,二者應有機結合,提早起步,扎實訓練。而“說”即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新課改強調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放在第一位”。新課標也強調“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其中包括“口語交際能力”,要求學生“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正如浙師大王尚文教授所說:“語言不僅是人際交往的工具,而且是人的生命中最美麗的花朵,培養(yǎng)一個人的語言能力就是培養(yǎng)人本身。”這話正點出了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說起來的本意所在。那么,課堂上怎樣才能讓學生“說”起來呢?我談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讓學生說自己熟悉的事
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關鍵要解除學生羞澀、畏難的情緒,打破“噤若寒蟬”的局面。教師可以盡可能利用早讀和課前幾分鐘,指導學生講他們熟悉的事情。教師可以說“熟悉的人物畫像”,或設計“一個場景對話”,或“模擬心理活動描寫”來進行講說練習。以前,我曾在所任教的班級開展過“詞語接龍”、“自畫像開火車”(即全班每個學生按座位順序介紹自己的性格、愛好、肖像特征)等系列活動,氣氛輕松、歡快,同學們都能積極地參與,發(fā)言踴躍,并且都能說得盡興,說出水平。
二、讓學生說自己感興趣的事
需要是動機的源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任何一件事,只要愿做,有興趣做,才可能積極去做和認真去做。對那些不愿意說話的學生,教師應從他們的性格、習慣、愛好等多方面去了解他們,重點了解他們的興趣。通過平時的觀察,一旦掌握了他們的興趣、愛好,就努力從他們的興趣入手,創(chuàng)造學生“說”的契機。如:我班有個孩子沉默寡言,對學習其他知識并不在意,但卻非常喜歡看課外書。一次語文課上,他竟然偷看放在抽屜里的課外書,被我氣憤地收繳了,本打算嚴厲地批評他一頓,等期末考試后,再將書還給他??勺屑毾胂耄覔Q了一種教育方式,第二天就把書還給了他,并在全班開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故事會”,讓這個孩子講故事。結果,他一改往日的不善言辭,為同學們講了一個十分精彩的故事,而且從那以后,他變活躍了,變得愛“說”了。
三、讓學生說自己的煩惱
學生無論大小,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歡樂與煩惱。教師在日常教學、生活中應敏銳地覺察出學生言行中所表露出的煩躁情緒,然后找一個適當和諧的氛圍,給學生一個一吐為快的機會。這樣,既鍛煉了學生“說”的能力,又溝通、融洽了師生感情。去年,我?guī)硪粋€畢業(yè)班,我從幾個學生課內課外的言行舉止、作業(yè)態(tài)度感覺到他們有一種煩躁情緒。于是,我就組織了一個主題為“我有煩惱向誰說”的班會活動,讓學生們暢所欲言、無所顧忌。
四、讓學生說自己的長處
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僅從文化成績的高低去評價學生的優(yōu)劣,這就很容易埋沒學生的某一特長,甚至是某種天賦。如果我們摒棄了這種以學習成績論英雄的觀念,我們就會驀然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都有他們的長處,有他們的可愛之處。如:我們班有個女生學習成績一直很一般,但她愛好文藝活動,能歌善舞。一次,在學校舉行的慶“六一”匯演中,她自編自演的節(jié)目獲得二等獎。我讓她談談獲獎后的感想。她高興地把自己從小以來每次參加比賽的經(jīng)歷,主動具體、有條有理地講了出來。不僅如此,事后她還洋洋灑灑地寫了一篇幾百字的獲獎體會交給了我。
五、讓學生說自己的愿望
只要學生的心情和外部氣氛適宜,學生大都能毫無保留地說出自己的愿望,談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這種時候也是鍛煉學生“說”的最好機會。作為教師就要努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那種豪情萬丈談理想,浮想聯(lián)翩說為來的氛圍。記得有一次,我組織學生召開主題班會——展開理想的翅膀。不少學生走上講臺,暢談自己的人生理想。一位女生說:”我長大了想當一名作家,為兒童寫出優(yōu)秀的作品?!闭f完,她當場念了一首小詩。一位男同學上臺說:“我長大想當一名優(yōu)秀的飼養(yǎng)員?!彼v了一個故事,說他以前養(yǎng)了兩只小狗,一只不見了,另一只死了。說著傷心地流下來眼淚,發(fā)誓長大了要把動物養(yǎng)好。
總之,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的途徑有很多種,關鍵取決于我們每一位教師如何用心地去為學生創(chuàng)造那些“說”的機會。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讓學生去“說”吧!
參考文獻:
[1]《新課標》.王尚文.
[2]《語文教育學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