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勝
摘 要:當零件的內孔長度與直徑之比為L/D≥5時稱為深孔,在加工深孔時由于冷卻液不易進入,刀桿細而長等原因造成加工時比較困難,在車床上加工技術難度較大。本文通過詳細分析深孔加工的特點,對所用刀具、切削用量等方面進行一些改進,為單件、小批量生產提供有效的加工方法。
關鍵詞:深孔;光潔度;加工質量
一、深孔加工中常見的問題
1)在鉆削時易將鉆頭燒壞,鉆頭易在孔內折斷。2)深孔車削時刀桿剛性差,易產生振動及讓刀現(xiàn)象,甚至可能造成錐形誤差,影響工件孔壁的光潔度、尺寸精度。3)由于孔比較深,冷卻液不容易進去,排屑困難,往往因堵塞而拉壞孔壁,使刀具磨損加劇,降低刀具壽命。4)刀具在深孔里面切削,不能直觀地看到加工面,加工的精度和光潔度難以控制。5)加工深孔時,在進口和出口處經常出現(xiàn)波紋及喇叭口,車削直線度公差保證難度增大,也會降低加工精度。
二、控制措施和解決方法
1)粗、精加工分工序進行。2)加工精度和光潔度要求較高的深孔件,建議按鉆孔、擴孔、精加工及拋光工序進行。3)刀具。
深孔鉆削時的控制措施:
深孔的加工常采用能進行強制冷卻,且使切屑能順利排出并有一定強度和剛性的特殊結構深孔鉆。
1)扁鉆。扁鉆是廣泛采用的一種深孔鉆,這種鉆頭使用方便。鉆削時,冷卻潤滑液由鉆桿內部注入孔中,切屑在一定壓力冷卻潤滑液的作用下,從工件內孔中排出,不需退刀排屑,利于連續(xù)鉆削。適合精度、光潔度要求不高且較短的深孔加工。
2)外排屑單刃深孔鉆。外排屑單刃深孔鉆適用于鉆削直徑2~30mm的深孔。該種鉆頭只在軸線的一側有切削刃,從而消除了橫刃對切削過程的不利影響。鉆頭的圓柱部分有幾條圓柱刃帶,鉆孔時支撐在孔壁上,起到引導作用。為了斷屑方便,可在主切削刃上磨出分屑臺,在刀刃上有一個120°的v形槽,是切屑排出孔外的通道,冷卻潤滑液經鉆桿內孔,從鉆頭后部的進油孔處進入到切削部位,再通過排屑槽與切屑一起排出。
3)單刃內排屑深孔鉆頭。適用于鉆削直徑大于25mm以上的深孔。在鉆頭上鑲有兩條硬質合金導向塊,鉆削時起導向和支撐作用。在主刀刃上磨成階梯狀,并磨有斷屑槽,使切屑在排出時易于分開和折斷,使排屑順利。在切屑刃上有排屑孔直通鉆桿,切屑在有一定壓力的切屑液作用下,從鉆桿內孔中排出。單刃內排屑深孔鉆頭剛性好、鉆削平穩(wěn),可以進行高速鉆削。適用于表面光潔度和尺寸精度都較高的深孔加工。
4)內排屑錯齒深孔鉆。內排屑錯齒深孔鉆是在內排屑單刃深孔鉆頭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切削刃呈雙面錯齒狀。適用于鉆削直徑大于45mm的深孔,特點是切削力分布均勻,鉆削平穩(wěn)可靠,所鉆深孔具有良好的直線性,切屑從雙面切下,并從雙面排屑孔中進入鉆桿,將切屑排出孔外。
5)深孔擴孔鉆。深孔擴孔鉆的刀頭可以進行更換。適用于加工直徑大于40mm的深孔。另外還有整體深孔擴孔鉆,它是根據深孔的直徑來確定鉆頭直徑的大小。這種鉆的作用是在加工深孔時校正鉆削時產生的缺陷,并能提高表面光潔度和尺寸精度,適用于深孔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6)噴吸鉆。噴吸鉆是在排屑系統(tǒng)中利用噴吸原理,改善加工時的排屑條件,所用冷卻潤滑液的壓力較低。適于鉆削加工效率要求較高、長徑比較大的深孔。
7)麻花鉆。使用標準的麻花鉆也可用來鉆削深孔。缺點是不能進行連續(xù)的排屑和冷卻,必須進行多次的排屑和冷卻潤滑。這就增加了輔助時間,使工作效率降低。在使用麻花鉆進行鉆削時,鉆頭最好采用群鉆,如采用普通的鉆型,應把鉆頭的橫刃磨短,以減小軸向力。每次進刀的鉆削深度不應太多,防止容屑太多,導致鉆頭和孔的摩擦力增大,將鉆頭卡在孔內不易退出。
三、車削時的車刀選擇
(一)選擇合適的刀桿
1)由于孔的深度比較長,造成刀桿伸出刀架也比較長,容易產生振動,因此應盡量加大刀桿的剛性和強度,使其盡量減少振動,提高工件的光潔度和精度。2)在冷卻液不容易進入深孔時,將刀頭直接焊接在無縫管上,使冷卻液通過無縫管直接作用于孔的加工面,提高冷卻液的利用率,降低切削產生的熱量,提高刀具的耐用度。3)刀桿的伸出長度應盡可能縮短。如果刀桿伸出太長,那么就會降低刀桿的剛性,容易引起振動,因此刀桿伸出長度只要略大于孔的深度就可以了,這樣就要求刀桿的伸長能夠根據孔的深度加以調整。
(二)選擇合適的刀具角度
為了提高車削深孔時工件的光潔度和直線度,同時由于孔的深度比較大,造成排屑困難,容易引起鐵屑刮傷已加工表面,造成光潔度比較差。應在刀具的角度方面進行一些改進。1)前角。其大小直接影響著切削力、切削溫度和切削效率。增大前角,可以使被切削金屬層的塑性變形減小,切削力明顯減小。增大前角可以降低切削力,前角一般取15°~20°左右。車刀前刀面應磨有斷屑槽,斷屑槽寬約3.5mm~4mm,配磨0.1mm左右的負倒棱,使徑向分力減少,出屑流暢,卷屑性能好,切削溫度低。2)主偏角。為了減小徑向切削力,防止振動,主偏角應取得大一些,一般在60°~75°之間。副偏角取15°~30°之間,為了防止刀頭后面和孔壁的磨擦以及不使刀頭的后角磨的太大,一般應磨成兩個后角。3)刃傾角。為了使切屑向未加工表面排出,防止切屑劃傷已加工表面,提高工件的光潔度,刃傾角一般取-3°~-6°,以使切削流向待加工表面。
(三)選擇合適的切削用量
1)吃刀深度。由于刀桿伸出的太長,造成了刀桿的剛性差,因此在刀桿的剛性和強度已經確定的前提下,應盡可能的減少吃刀深度,可采用小切深、多次切削的方法進行加工。
2)進給量。進給量如果增大,會使切削力、使切削厚度隨之增加,造成排屑比較困難,因此應適當的降低進給量,提高工件的光潔度。
(四)切削速度
由于孔的深度比較深,造成排屑比較困難,切削速度太高時,產生的離心力也將會隨之增大,從而使排屑更加困難,可能造成切屑劃傷已加工表面,造成工件的光潔度比較低,影響工件加工質量,應適當降低切削速度。
四、結論
深孔(通孔)的加工是車床加工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加工方式,由于孔的深度比較深,造成刀桿伸出比較長,使刀桿的剛性比較差,排屑比較困難,從而造成了工件的加工質量難以保證,通過對刀具的改進,切削用量和切削速度的合理選擇,可以保證深孔(通孔)加工的質量要求。
參考文獻:
[1] 北京第一通用機械廠.機械工人切削手冊[M].第二版.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78,07.
[2] 車工工藝學[M].第一版.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8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