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翊呈
今天我們家準備和小姨一家去南通玩,每家都開一輛車。別說我們不低碳環(huán)保,原因是小姨剛學會開車,是個菜鳥,正好借這次機會練練手!就這樣,我們兩輛車徂成了小車隊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出發(fā)了。
爸爸是個老駕駛員,車開得又穩(wěn)又快,車前的儀表盤一直顯示著60千米/時。細心的媽媽突然發(fā)現(xiàn)小姨的車還沒有跟上來,便讓爸爸等等她,我笑道:“小姨的技術(shù)也太差勁兒了吧!車開得像蝸牛爬!”就這樣,我翹首遙望了整整10分鐘,小姨的車才慢吞吞地趕了上來。她滿臉漲得通紅,緊張地說:“不好意思,請大家原諒我這只菜鳥吧!”大家被小姨的窘樣惹笑了。
車予繼瀆上路,爸爸笑著對我說:“兒子,我常說數(shù)學來源于生話,也應用于生話。剛才這件事里就藏著一道數(shù)學題!”我一下予興奮起來:“是嗎?是什么題呀?”
“你看,我們在出發(fā)20分鐘后,發(fā)現(xiàn)小姨沒有跟上,于是就選擇在路邊等小姨,我們足足等了她10分鐘,她才趕上來。我們的平均速度是60千米/時,你知道小姨開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嗎?”爸爸慢悠悠地說出題目。
我一聽題目中有這么多條件就蒙了,一點兒頭緒也沒有,只好乖乖繳械投降。一旁的媽媽耐心地解釋給我聽:“我們出發(fā)20分鐘,平均速度是60千米/時,一共走了20×60=l200(千米),小姨比我們多花10分鐘,也就是30分鐘行駛了1200千米,那么她的平均速度就是1200÷30=40(千米/時)呀!
我聽了媽媽的講解,一下子明白了,原來聽上去很復雜的題目,本質(zhì)卻這么簡單啊!看來我不僅要學會書本上的數(shù)學知識,更要會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