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冬
年關(guān)越來越近,又快到吃臘八粥的日子了。在我們鄉(xiāng)下,每逢臘月初八,都有煮臘八粥吃的習(xí)慣。
媳婦早早地準(zhǔn)備了花樣繁多的各種雜糧雜豆,比如花生、蕓豆、紅豆、紅棗、蓮子、糯米等,逐一淘洗干凈,一邊忙活,一邊說,在縣城住校讀書的兒子下午就要回來了,先煮些給兒子嘗嘗。
兒子回到家的時候,首先聞到了臘八粥的香味,貪婪地深呼了幾口香氣,就急不可耐地催著媽媽盛給他吃。邊吃邊感嘆,比學(xué)校食堂熬的米粥美味多了。
看著兒子吃著香甜的臘八粥,我不由想起我和兒子這般大的時候吃過的臘八粥。那年,奶奶還健在,家里人口多,每年的臘八粥要做好大的一鐵鍋。家在山區(qū),幾乎沒有水田,米類都靠在山外的親戚饋贈一些。年前,要把大米留著做炒米,糯米磨成面,用來做湯圓吃。平時吃的米粥清得可見人影,一般是水燒開以后,抓上一把大米放入水中,所以,我們這兒吃的稀飯有個俗名:大米茶。由此可知大米之珍貴了。
當(dāng)然,物質(zhì)雖然貧乏,也難不住勤儉持家的奶奶,在平時,奶奶就收藏了好多干果,比如,山上的栗子、榛子,自家樹上曬干的大棗,加上高粱、玉米、小米等,總歸要湊足八樣的。這些都是平時舍不得吃的,偶爾我和哥哥會偷個大棗吃,被奶奶發(fā)現(xiàn)了,就會顛著小腳,拄著拐杖追著我們打。
各種糧食下了大鐵鍋,哥哥在門外劈木頭,我在灶間燒火,當(dāng)鍋開了,飄來隱約香味的時候,我就忍不住了,在門外的哥哥也不時進(jìn)來看看熟了沒有,老想用鐵勺挖些來吃,奶奶肯定是不允許的,說要讓神仙先吃。
第一次開鍋后,要用文火慢慢熬,奶奶用大鐵勺在鍋里不停地攪拌,以防粘鍋,這樣熬出的臘八粥才會好吃。
終于熬好了,奶奶撒上一些紅糖拌勻,先盛出一碗,我們這的習(xí)俗叫“敬老天”,敬完老天,然后我們一大家就每人一大碗,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在那個天天吃地瓜、喝地瓜干水的年代,這鍋香噴噴的臘八粥,在我們眼里就是人間美味啊。
遺憾的是,那年春節(jié)過后,奶奶就因病去世了,在后來每年的臘八節(jié)里,生活漸漸地好了,臘八粥的材料也越來越豐富,但是,總感覺到?jīng)]有當(dāng)年的臘八粥那么香,那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