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國審玉米新品種浚單29超高產栽培技術研究

      2016-05-30 09:24:16王要闖徐國舉張素娟
      安徽農學通報 2016年17期
      關鍵詞:栽培技術

      王要闖 徐國舉 張素娟

      摘 要:該研究選用國審玉米新品種浚單29作為試驗材料,對超高產夏玉米的產量性狀、葉面積指數(shù)、干物質積累等進行分析,研究并集成了浚單29超高產栽培技術措施。結果表明:浚單29在高密度種植條件下,具有生育期適中,雌雄一致,庫源關系協(xié)調性好,抗倒能力強,葉片保綠度好,光合性能強、干物質積累多等生長發(fā)育特性。通過超高產栽培措施的綜合應用,實現(xiàn)了2013—2014年度試驗平均產量超15 000kg/hm2的夏玉米高產目標。

      關鍵詞:浚單29;超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17-0050-04

      Abstract:National judged variety Xundan 29 was used as experiment material to study multiple cultivated technologies for super high yield of summer maize at Huanghuaihai region. Yield traits,leaf area index an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were analyzed in the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Xundan 29 had moderate growth period,good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male and female,harmonic relation between sink and source in high density. Also,the property of lodging resistance,photosynthetic performance and leaf stay-green was strong.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high yield cultivation measures,the target of super 15 000kg/hm2 yield in this experiment in 2013 and 2014 was realized.

      Key words:Xundan 29; Super high yield;Cultivated technology

      玉米是C4作物,高產潛力大,單產居禾谷類作物之首,在我國的糧食增產中,玉米貢獻達40.5%以上[1],是我國糧食增產的主力軍。目前國內通常認為玉米產量達到12 000kg/hm2以上即為超高產。鶴壁市農業(yè)科學院自2004年開展超高產研究以來,選用浚單20創(chuàng)造了我國夏玉米區(qū)1hm2連片高產紀錄,并研究總結了一套超高產栽培管理技術措施。浚單29是鶴壁市農業(yè)科學院新育成的玉米品種,2011年通過國家審定(國審玉2011012)。2013—2014年,課題組以超高產攻關為目標,研究了浚單29的高產潛力以及相關的生理指標,并在原有“超高產栽培管理技術措施”基礎上進行改進和完善,熟化集成了浚單29配套超高產栽培技術措施,為實現(xiàn)浚單29大面積高產穩(wěn)產和推廣應用提供了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選用玉米新品種浚單29作為試驗材料。該品種以自選系浚313作母本,浚66作父本組配而成的玉米單交種,黃粒、白軸、半馬齒型,高產、多抗、廣適,通過了國家(國審玉2011012)、河南(豫審玉2009029)、陜西(陜引玉2012022)、內蒙(蒙認玉2012020)審(認)定。2013及2014年播種方式和密度見表1。

      1.3 超高產栽培技術措施

      1.3.1 適時早播,精細播種 前茬小麥采用早熟品種,保證6月5日前后播種玉米。選用海南繁殖育種家中間粒種子,免耕鐵茬播種,播前用特制“寬窄行播種耬”開溝成行,保證行直行齊,人工順行持尺擺播,播深4cm。

      1.3.2 培育壯苗,合理密植 適當增加種植密度,較審定密度增加15 000株/hm2為宜;出苗后做到3葉間苗、5葉定苗,根據葉相去除弱苗、病苗、蟲苗,達到苗齊、壯、勻。

      1.3.3 土壤培肥,科學肥水管理 為了實現(xiàn)超高產目標,試驗地需長期堅持秸稈還田,培肥地力;玉米整個生育期以促為主,應保證充足的肥水供應。播種后結合澆蒙頭水,順播種行撒施尿素150kg/hm2;苗期深施撒可富復合肥(15∶15∶15)1 200kg/hm2,施肥后澆水;大喇叭口期,結合澆水追施沼液、豬糞等有機肥;灌漿期追施尿素112.5kg/hm2,并澆灌漿水一次。

      1.3.4 綜合防治病蟲草害 播前用先正達“滿適金”進行種子包衣,促進發(fā)芽勢,提高發(fā)芽率,防治根部、莖部病害和地下害蟲。播后苗前,每1hm2用乙阿除草劑4 500g和甲胺磷1 050g混合施藥,以防治雜草和麥茬上殘留的粘蟲、薊馬、麥稈蠅等害蟲。苗期,每1hm2施用甲維鹽1 500mL,分兩次均勻噴灑,防治苗期病蟲害。大喇叭口期,用呋喃丹顆粒劑丟心防治蚜蟲和玉米螟。

      1.3.5 授粉與去雄 散粉期為了增加穗粒數(shù),提高單株經濟產量,及時用自制采粉器和授粉器進行人工輔助授粉。為了減少遮光和養(yǎng)分損失,散粉結束后應及時進行人工去雄。

      1.3.6 晚收增產技術的應用 苞葉發(fā)黃后等待7d左右,在玉米乳線完全消失時進行收獲,可有效延長花后生育期,增加玉米產量。

      1.4 測定方法

      1.4.1 葉面積指數(shù)測定 葉面積指數(shù)(LAI)分別在散粉前10d、散粉、散粉后每10d測定。單株葉面積=長×寬×系數(shù)(0.75)。LAI=單株葉面積×單位土地面積內株數(shù)/單位土地面積[2]。

      1.4.2 光合勢測定 光合勢(LAD)是單位土地面積上葉面積持續(xù)時間,單位是m2/(d·hm2)。LAD=(第1次測定LAI+第2次測定LAI)/2×間隔天數(shù)×104[3]。

      1.4.3 干物質測定 玉米5葉期,標記生長一致植株100株,分別在拔節(jié)期、大喇叭口期、吐絲、吐絲后每10d、收獲期取樣,每次5株,按葉片、莖(鞘)、籽粒、其他分部位烘干,測定干物質重,105℃殺青15min,60~65℃烘干至恒重;樣品粉碎后保存以備測定植株養(yǎng)分含量,測出年度間平均值。

      1.4.4 產量測定 玉米生理成熟后,按照農業(yè)部發(fā)布的玉米高產測產驗收辦法,對浚單29超高產田進行實打驗收。隨機從1hm2攻關田內選取3個樣點進行實測計算平均值;每個樣點面積≥66.67m2,全部收獲每樣點果穗并計數(shù)稱重,求出平均穗重,然后按照平均穗重選取20個果穗,脫粒,計算出籽率;用日產PM-8188谷物水分測定儀測定籽粒含水率;按14%籽粒標準含水率折算每樣點產量。計算公式:產量=鮮果穗重×鮮籽出籽率×(1-籽粒含水率)/(1-14%)。

      2 結果與分析

      2.1 實測產量與性狀分析 經專家驗收,2013、2014年超高產攻關田產量分別達到14 635.35kg/hm2和15 552.45kg/hm2,試驗年度平均產量達15 093.90kg/hm2。表3結果表明,在接近79 000~82 000株/hm2密度范圍內,穗粗、穗長、禿尖性狀較為理想,浚單29耐密性好,庫源關系在高密度群體內仍具有很好的協(xié)調性,穗數(shù)、穗粒數(shù)和千粒重3要素在更高層次上得以協(xié)調和提升,這是品種遺傳改良創(chuàng)新的具體體現(xiàn)。品種、密度和播種方式是影響玉米產量的主要因素,只有充分發(fā)揮三者耦合的增產效應,才是增加玉米產量的有效途徑。

      2.2 田間調查情況 調查結果表明,高密度種植條件下,浚單29生育期適中,雌雄協(xié)調,株高穗位較為適中,利于抗倒,為實現(xiàn)超高產目標創(chuàng)造了必要前提。

      2.4 群體光合勢的動態(tài)變化 由于玉米產量是通過光合作用直接或間接而形成的,所以光合勢和葉面積指數(shù)是影響玉米產量的主要制約因素。圖2結果表明,2013年、2014年超高產攻關田浚單29的光合勢峰值均接近6×105m2/(d·hm2),說明生物產量、經濟產量和光合勢要想得到有效地提高,需要足夠大的光合面積和足夠長的光合時間。

      2.5 干物質變化 從表5可以看出,葉片和莖鞘干物質積累隨著植株生長逐漸加大,到吐絲后10d達到峰值,之后逐漸降低;進入吐絲期后,干物質主要集中在籽粒中,并在玉米生長中后期呈逐漸上升趨勢,到收獲時占比到達60.8%,其他器官干物質積累隨著生育進程呈現(xiàn)先增后降的趨勢??梢缘贸鼋Y論:在超高產栽培條件下,浚單29前期葉片干物質積累較多,有利于向籽粒轉移,后期有利于籽粒灌漿。

      3 結論與討論

      (1)2013和2014年,1hm2連片超高產攻關田產量分別達到14 635.35kg/hm2和15 552.45kg/hm2,試驗年度平均產量達15 093.90kg/hm2。本研究實現(xiàn)了超高產的產量水平,明確了浚單29的高產潛力,實現(xiàn)了良種良法配套,為浚單29的大面積推廣提供了參考。

      (2)已有研究表明,等行距種植時,浚單29在5.52萬~8.70萬株/hm2密度范圍內,均有實現(xiàn)11 155.4g/hm2的高產潛力,但以密度67 500株/hm2時產量最高[4]。本研究中,采用寬窄行種植的方式,在79 000~82 000株/hm2密度范圍內,穗粗、穗長、穗數(shù)、穗粒數(shù)和千粒重等性狀在更高層次上得以協(xié)調,實現(xiàn)了更高的產量水平。在已有的浚單20超高產研究中,取得高產紀錄時同樣采取寬窄行種植,密度為74 925株/hm2和78 125株/hm2。浚單20和浚單29審定密度分別為60 000株/hm2和67 500株/hm2,超高產研究中,實際種植密度增加了11 445~18 125株/hm2。以上實例說明,增加種植密度是取得更高產量的前提。在超高產研究中,根據品種不同,一般增加密度以15 000株/hm2為宜。

      (3)鶴壁市農業(yè)科學院通過浚單20的超高產攻關研究,于2005和2007年創(chuàng)造了黃淮海地區(qū)夏玉米1hm2高產紀錄,并研究總結了配套“超高產栽培管理技術措施”[3]。本試驗通過對該技術體系的完善和改進,實現(xiàn)了浚單29的超高產研究目的,說明該技術體系是成熟有效、可以重復應用的,在其他新品種的示范推廣中是可以加以應用的。

      (4)概括而言,玉米品種本身具有的超高產潛力基礎是實現(xiàn)超高產目標的前提,還要有配套栽培技術體系作支撐,另外,天氣、土壤以及人為等因素對產量目標影響極大。因此,要達到超高產目標,核心是育種和氣象、栽培、植保、土肥等多學科的綜合運用。

      參考文獻

      [1]王鵬文,潘萬博.我國玉米發(fā)展現(xiàn)狀和趨勢分析[J].天津農學院學報,2005,12(3):53-57.

      [2]鄭毅,張立軍,崔振海,等.種植密度對不同株型夏玉米冠層結構和光合勢的影響[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0(3):116-118,121.

      [3]張守林等.黃淮海地區(qū)夏玉米超高產栽培技術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09,14:130-133.

      [4]王小星,王存綱,張守林,等.種植密度對‘浚單29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農學學報,2012,2(03):6-9.

      [5]楊今勝,王永軍,李登海,等.超高產夏玉米栽培研究初報[J].青島農業(yè)大學學報,2007,24(2):52-53.

      [6]何天祥,夏明忠,蔡光澤,等.玉米公頃產量超15000kg配套技術研究[J].玉米科學,2008,8(3):54-56.

      [7]張文成,高宗,司立征.噸糧田肥力指標及培肥措施研究[J].西北農業(yè)學報,1999,8(3):103-105.

      [8]藺曉偉,李春芳.浚單29生理特征及高產潛力研究[J].中國種業(yè),2011,7:42-44.

      [9]佟屏亞,玉米高產是一個永恒的課題[J].作物雜志,2004,1:10-12.

      [10]趙久然,王榮煥.再議玉米耐密型品種的選育鑒定及配套栽培技術[J].玉米科學,2008,16(4):5-7.

      [11]張永科,黃文浩,何仲陽,等.玉米密植栽培技術研究[J].西北農業(yè)學報,2004,13(4):98-103.

      [12]陳國平,楊國航,趙明,等.玉米小面積超高產創(chuàng)建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J].玉米科學,2008,16(4):1-4.

      [13]王慶成,李宗新,劉霞,等.夏玉米超高產攻關研究初報[J].山東農業(yè)科學,2007(2):44-46.

      [14]丁民偉,崔彥宏,劉夢星,等.氮肥用量與施用時期及分配比例對夏玉米干物質積累的影響[J].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7(6):1-4.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栽培技術
      淺析旱地馬鈴薯雙壟全膜覆蓋集雨栽培技術
      大豆行間覆膜栽培技術
      提高大豆種植生產效益的栽培技術分析
      水稻精確定量栽培技術推廣示范研究
      蘭山區(qū)義堂鎮(zhèn)簡易大棚蔬菜高效輪作栽培技術研究
      寒冷地區(qū)平歐雜交大榛子栽培技術
      辣椒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
      玉米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綜述
      對龍眼高產栽培技術的探討
      番茄大棚栽培技術探析
      太湖县| 岳阳市| 开化县| 桐乡市| 阜平县| 镇巴县| 藁城市| 南乐县| 察哈| 酉阳| 南陵县| 怀柔区| 福安市| 乐山市| 清流县| 郓城县| 安溪县| 永城市| 合作市| 辽阳县| 桂阳县| 南华县| 四平市| 内乡县| 龙海市| 济南市| 沂南县| 博罗县| 蒙自县| 巨野县| 班玛县| 合江县| 克什克腾旗| 夏邑县| 孝昌县| 垦利县| 巧家县| 永安市| 茶陵县| 彭泽县| 阳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