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15%丙唑·戊唑醇SC防治小麥赤霉病田間藥效試驗

      2016-05-30 10:14:02仇芹郭林永胡達亞
      安徽農學通報 2016年17期
      關鍵詞:病指赤霉病多菌靈

      仇芹 郭林永 胡達亞

      摘 要:該研究開展了15%丙唑·戊唑醇SC對小麥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試驗。結果表明,在小麥齊穗初花期(揚花5%~10%)用第一遍藥,隔5~7d用第二遍藥,15%丙唑·戊唑醇SC 1 050g /hm2的病穗防效、病指防效分別為56.08%、58.05%,與40%多·酮WP 2 250g/hm2的防治效果相當;15%丙唑·戊唑醇1 500g/hm2的病穗防效、病指防效分別為68.61%、72.15%,優(yōu)于40%多·酮WP 2 250g/hm2的防治效果。

      關鍵詞:15%丙唑·戊唑醇SC;小麥赤霉??;藥效試驗

      中圖分類號 S4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17-0086-02

      小麥赤霉病是世界上普遍發(fā)生的病害之一,該病不僅引起小麥大幅減產,威脅糧食安全,而且赤霉病菌分泌產生的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毒素可造成人畜中毒,嚴重危害身體健康[1]。地處江蘇東部地區(qū)的建湖縣,境內河網密布、空氣濕潤,屬于潮濕區(qū)域,濕度條件完全滿足小麥赤霉病發(fā)生的要求。20世紀赤霉病為該區(qū)麥類作物上的一種偶發(fā)性病害,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耕作制度的改變和氣候條件的變化,流行頻率增加,已成為該類作物上的一種常發(fā)性病害[2]。2001—2015年的15年間,先后于2003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5年大流行,平均3年流行一次。

      張潔等[3]提出,小麥赤霉病的防治主要從抗病育種、藥劑防治、生物防治及其他防治措施等幾個方面進行。根據建湖縣赤霉病最近6次大流行的田間調查結果分析,目前該地區(qū)種植的小麥品種均無明顯的抗赤霉病的特性,而生物防治及其他防治措施也未見到顯著的成效[2]。因此,目前小麥赤霉病防治仍然以化學防治為主,防治主體藥劑仍為苯并咪唑類農藥多菌靈及其復配劑,而多菌靈及其復配劑已使用了30多年,赤霉病抗性菌株逐年推高。據鹽城市系統(tǒng)監(jiān)測抗性菌株頻率,東臺市2010—2014年抗性菌株分別占6.7%[1]、7.3%、22.6%、41.5%、43.4%,鹽都區(qū)2010—2012年、2014年抗性菌株分別占8.5%[1]、6.9%、9.7%、39.3%[2]??剐跃觐l率高,使用多菌靈防效會下降,且會刺激菌株毒素產生,尤其是抗藥性菌株產毒能力更強[4]。因此,尋求新的藥劑代替多·酮來防治小麥赤霉病已顯得迫在眉睫。針對這種情況,受南京京禾農用化學有限公司委托,筆者對15%丙唑·戊唑醇SC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效果進行了田間藥效評估試驗,旨在探明其對小麥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適宜用量,為該產品的生產應用和推廣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對象、品種 試驗對象:小麥赤霉病。試驗作物:周麥27。

      1.2 試驗藥劑 (1)15%丙唑·戊唑醇SC(南京京禾農用化學有限公司生產,提供);(2)40%多·酮WP(江蘇豐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市售);(3)25%氰烯菌酯EC(江蘇省農藥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市售)。

      1.3 試驗設計 (1)15%丙唑·戊唑醇SC1 050g/hm2;(2)15%丙唑·戊唑醇SC1 500g/hm2;(3)40%多·酮WP 2 250g/hm2;(4)25%氰烯菌酯EC1 500mL/hm2;(5)CK(清水對照)。每個處理均設3次重復,共15個小區(qū),每個小區(qū)面積66.7m2,隨機區(qū)組排列。

      1.4 試驗基本情況

      1.4.1 試驗環(huán)境及栽植條件 本試驗設在建湖縣沿河鎮(zhèn)東夏居委會二組,土壤類型為粘土,pH值為7.2,土壤肥力中等,前茬為水稻。小麥種植方式為旋耕種植,于2015年11月16日播種,密度均勻,長勢與大面積無明顯差異。

      1.4.2 施藥時間及方法 試驗于小麥齊穗初花期(揚花5%,4月24日)用第一遍藥,藥后6d(4月30日)用第二遍藥,每個小區(qū)藥劑對水3kg,采用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常規(guī)均勻噴霧。

      1.4.3 天氣情況 第一次用藥時,天氣陰,日平均溫度16.3℃,微風;第二次用藥時,天氣晴轉陰,日平均溫度23.2℃,微風。第一次藥后,4月25—27日連續(xù)3d有雨,總降雨量11.9㎜,下雨時小麥正處于揚花高峰期;第二次藥后,5月1—23日有10個雨日,總降雨量43.1㎜。

      1.5 調查內容及方法

      1.5.1 防治效果調查 試驗于5月24日(病情穩(wěn)定期)調查各小區(qū)小麥赤霉病的發(fā)生情況,采用對角線法5點取樣,每小區(qū)調查5個點,每點調查0.25m2,調查記載總穗數、病穗數和病情嚴重度,計算各處理的病穗率、病情指數和防治效果。

      1.5.2 嚴重度分級標準 0級:無??;1級:發(fā)病小穗占全穗的1/4以下;2級:發(fā)病小穗占全穗的1/4~1/2;3級:發(fā)病小穗占全穗的1/2~3/4;4級:發(fā)病小穗占全穗的3/4以上。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的防治效果比較 從表1可以看出,15%丙唑·戊唑醇SC對小麥赤霉病的防效較好,其1 050g/hm2的病穗防效、病指防效分別為56.08%和58.05%,與對照藥劑40%多·酮WP 2 250g/hm2的病穗防效53.85%、病指防效59.64%相當,與另一對照藥劑25%氰烯菌酯EC 1 500mL/hm2的病穗防效79.60%、病指防效83.92%差異明顯;15%丙唑·戊唑醇SC 1 500g/hm2的病穗防效、病指防效分別為68.61%和72.15%,優(yōu)于對照藥劑40%多·酮WP 2 250g/hm2的防治效果,與另一對照藥劑25%氰烯菌酯EC 1 500mL/hm2的防治效果存在顯著差異。15%丙唑·戊唑醇SC 1 050g/hm2、1 500g/hm2的病穗防效分別為56.08%、68.61%,兩者之間差異明顯;病指防效分別為58.05%、79.60%,兩者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3 結論

      2016年試驗田小麥赤霉病達到大發(fā)生程度,揚花期間有3個雨日,其中初花期間4月25—27日遇雨,雨量11.9mm,有利于小麥赤霉病病菌的侵入;5月1—23日有10個雨日,雨量43.1mm,導致田間小麥赤霉病的進一步加重。通過試驗得出的結果分析,15%丙唑·戊唑醇SC對小麥赤霉病的防效較好,其1 050g/hm2的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均與常規(guī)藥劑40%多·酮WP2 250g/hm2的防效相當,1 500g/hm2的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均高于常規(guī)藥劑40%多·酮WP2 250g/hm2的防效。因此,該藥劑可作為小麥赤霉病防治的主藥劑進行推廣,用量應以不低于1 050g/hm2為宜。

      參考文獻

      [1]邵振潤,周明國,仇劍波,等.2010年小麥赤霉病發(fā)生與抗性調查研究及防控對策[J].農藥,2011,50(5):385-389.

      [2]陳永明,林付根,趙陽,等.論江蘇東部麥區(qū)赤霉病流行成因與監(jiān)控對策[J].農學學報,2015(5):33-38.

      [3]張潔,伊艷杰,王金水,等.小麥赤霉病的防治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植保導刊,2014(1):24-27.

      [4]張雁南,樊坪升,陳長軍,等.禾谷鐮刀菌對多菌靈抗性的監(jiān)測及其演變規(guī)律[J].農藥,2009,48(8):603-613.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病指赤霉病多菌靈
      2021年稻瘟病防控藥劑有效性監(jiān)測試驗報告
      小麥赤霉病研究進展
      芮城縣:科學預防小麥赤霉病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測定蔬菜中多菌靈的不確定度評定
      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應用情況分析
      績溪縣水稻紋枯病發(fā)生特點及防治意見
      玉米銹病防治藥劑篩選試驗
      啤酒中的“多菌靈”會致癌,它真的有那么毒嗎?
      空心病
      東西南北(2017年1期)2017-02-22 18:21:44
      小麥赤霉病的控制處理方法探析
      食品界(2016年4期)2016-02-27 07:36:41
      玉屏| 常州市| 株洲市| 阿瓦提县| 广元市| 黑龙江省| 泗水县| 武穴市| 乐东| 宁乡县| 彭州市| 天祝| 西乡县| 潍坊市| 湄潭县| 永平县| 淮安市| 新巴尔虎左旗| 安远县| 中阳县| 大化| 简阳市| 乌恰县| 连城县| 肇东市| 沧源| 六盘水市| 滦平县| 西峡县| 新野县| 祁门县| 陵水| 东方市| 罗城| 临邑县| 监利县| 遂昌县| 鹤庆县| 获嘉县| 屏山县| 陆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