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品種來源:該品種是以2002年從緬甸引進的羅氏沼蝦群體后代、浙江省1976年引進的群體(日本群體)和廣西1976年引進的群體(日本群體)后代作為基礎群體,采用巢式交配方法建立家系,應用標記技術對100多個家系進行同塘生長測試,以生長速度和成活率為目標性狀,經(jīng)連續(xù)4代選育得到的品種。
特征特性:羅氏沼蝦食性廣,病害少,易生存,生長快,營養(yǎng)好,是世界性大型熱帶淡水蝦之一,適溫范圍為18~34℃,不耐低氧,pH值要求在7~9之間,適宜在淡水或鹽度在3‰以內的咸淡水中養(yǎng)殖,且要求連續(xù)90天在水溫22℃以上的水體中生活。幼體喜集群生活,有較強的趨光性,成蝦有明顯的負趨光性。生長對比測試結果顯示,“南太湖2號”選育群體平均個體增重比市售苗種提高36.87%,養(yǎng)殖成活率提高7.76%。在同等條件下,選育群體生長速度快,可提早起捕;生長的同步性較好;商品蝦加工蝦仁的出肉率也高。
產(chǎn)量表現(xiàn):江、浙、滬大塘試驗表明,以鍋爐增溫提早放養(yǎng)苗種、分批起捕的銷售模式,相對于商品苗種的成活率來說,“南太湖2號”選育苗種出大棚的成活率為60%~80%,比商品苗種提高10%以上;首批起捕銷售時間可提早5~7天,平均畝產(chǎn)400~450公斤,每畝經(jīng)濟效益可達3000元以上。
適宜區(qū)域:適宜水溫連續(xù)90天達22℃以上的地區(qū)養(yǎng)殖。要求養(yǎng)殖用水為淡水或鹽度在3‰以內的咸淡水。并要求在人工可控制的水體中養(yǎng)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