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新香
1后進生的成因
俗話說:“十個手指還不一般齊”,所以,學生個體總會有不同程度差距。蘇霍姆林斯基筆下有個叫彼嘉的學生在學習上可以說是純粹的“后進生”,但是在對探索大自然奧秘上確有相當濃厚的興趣,最后成為著名的園藝師,這就證明了學生在對待不同的事物時認知能力和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上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再者,不同的學生性格上也有很大差異,比如有的學生缺乏是非觀念,分不清是與非、美與丑、善與惡的界限;有的情感容易沖動,興奮、暴躁、激動,進攻意識較強,重“哥們義氣”,他們往往成為學校、班級的“危險分子”;還有的學生自制力較差,意志薄弱,活潑多動,或者性格內(nèi)向,缺乏與人交流等等,所有的這些都在制約學生自身的健康發(fā)展,成為問題學生的助推劑。學校、家庭、社會的不良教育與影響是后進生形成的外因。
1.1學校教育
教育者教育思想不端正,教育方法不當,再加上有的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重智育,輕德育,人為的把學生分為優(yōu)劣兩類,甚至把學習差、不遵守紀律的學生看成“害群之馬”,對他們或者不聞不問或者簡單粗暴,從而使他們對學習、未來喪失信心,至使其在生活上表現(xiàn)為得過且過,破罐子破摔,對任何事物充滿了憎恨,逆反心理極強。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說:“后進生的形成原因是教學失誤積累所致。”在班級中,教學過程中極少有他們參與的身影,名次上他們永遠獨占班級的后幾名,思想評定上他們永遠的徘徊在及格與不及格的邊緣,教師很少在學習生活等方面關(guān)注他們,甚至認為只要你們不給班級抹灰就行了,或者說“不惹事”即可,久而久之,使他們在對自己失落與放縱中終淪為后進生。
1.2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示范作用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至關(guān)重要,家庭的氛圍、家庭成員的道德素質(zhì)、文化修養(yǎng)以及交際等都對孩子的道德取向、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價值觀念等有著深遠的影響。
家長失衡的教育觀念。有的家長對孩子嬌慣溺愛,任何事總是遷就、依順著孩子,有時甚至不講原則、不講道理。孩子做錯事后,總是偏袒、縱容,久而久之,使子女養(yǎng)成了以自我為中心,自私、感情用事、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等等;有的家長過分的溺愛孩子,俗話說,“愛之愈深,恨之愈深”,當子女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時,或拳腳相向,或惡語傷人,簡單粗暴,這樣往往使子女逆反心理增強,處事簡單易沖動,憤世嫉俗,心理扭曲等。所以,古語云:“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家長應該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孩子,當好這人生的第一任教師。
1.3社會影響
社會文化中,影視、網(wǎng)絡、游戲、書刊中所宣揚的暴力、色情嚴重的毒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社會上的一些腐朽思想、落后、頹廢理論、還有社會上犯罪團伙、幫派等影響……曾有人在50人的教學班中做過調(diào)查,接觸過電腦游戲的占80%,沉迷于其中的則占30%。在一次對網(wǎng)吧的清查中,很多網(wǎng)吧中竟然有一半以上是中學生,這是多么讓人觸目驚心??!
2轉(zhuǎn)化策略
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課程要促進每一個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強調(diào)基礎教育要滿足每個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其基本出發(fā)點就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但是,令人憂慮的是“后進生”問題始終是我們老師很棘手的問題,它不但制約了我們教學成績的提高,而且制約了教育質(zhì)量的整體提高,更是我們老師一直想解決的問題?!昂筮M生”問題是什么呢?本人經(jīng)過多年地觀察,細致地研究,對這一問題進行了一些歸納,現(xiàn)就后進生的相關(guān)問題談一談自己的一些粗淺認識。
2.1與后進生交心,做后進生的知心朋友
任何教育都伴隨著感情,真誠是打動人的最有力的情感力量。因此,教師要深入學生,經(jīng)常和學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真誠的把學生當作知心朋友,經(jīng)常給學生做做思想工作,在心里上消除師生的鴻溝。只有在這個時候,師生才能做到心平氣和,教師的鼓勵和批評,學生都容易接受,而且教師必須保持真摯坦誠的態(tài)度,才能打開學生的心扉。在接觸時要讓學生感覺到老師是在關(guān)心他,愛護他,是他的知心朋友。
2.2揚長避短,發(fā)現(xiàn)閃光點
眾所周知,成績落后不等于能力落后,調(diào)皮搗蛋不等于道德滯后,成績落后的學生身上蘊藏著豐富的創(chuàng)造力,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也有許多閃光的道德品質(zhì)。因此,教師要去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提供充分的條件,給他們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品嘗成功的喜悅。比如:有些學生動手能力比較強,有些學生體育特棒,還有的學生勞動很積極等等,都可以讓他們?nèi)⒓有∏墒直荣惢蝮w育比賽,讓他們?yōu)榘嗉墵幑?,樹立起自信心和自尊感?/p>
2.3家校合作,同步教育
學校教育只有與家庭教育結(jié)合,發(fā)揮各自的特長,互補不足,形成合力,同步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由于學生的自我控制、自我意識差,他們一般不可能自覺地形成自我教育的習慣,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可能成為決定性的力量,假如教師不注重學校與家庭的配合,不發(fā)揮家庭教育的作用,那么很可能失去學校教育的優(yōu)勢,不能實現(xiàn)對后進生的轉(zhuǎn)化工作。要做到同步教育,必須經(jīng)常與家長互相交流思想,交換有關(guān)該學生各方面情況的信息,及時了解學生在家在校的表現(xiàn)及變化,以求得步調(diào)一致,共同教育。
曾聽年長的教師說過,畢業(yè)后的學生往往是當時成績差的,表現(xiàn)不好的更有禮貌,誠心相等,以濃濃的師愛激勵他們成長,老師的這份愛心永遠藏于他們心中,他們感謝教師對他們的關(guān)心、教育。作為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們,對后進生多一份愛,少一份斥責,一定會取得好的收效。我們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無私的愛心,嘔心瀝血,辛勤耕耘,不斷探索轉(zhuǎn)化后進生的科學有效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健康茁壯地成長。
(作者單位:井岡山市新城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