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桅桿,升起的風帆,大航海時代的人類之所以能夠征服大海,靠的就是那些御風而行的帆船。不過,自工業(yè)革命以后,航海運輸?shù)闹鹘蔷蜐u漸換成了使用機械推進航行的輪船。因為無論是在速度上還是運載量上,依靠燃燒能源提供動力的輪船,都要遠勝于依靠風力航行的帆船。但近些年來隨著環(huán)境和能源問題的日益加重,豎著大煙囪噴煙排氣的輪船又成了重點批評的對象,而使用風力這種可再生能源的帆船,則再次回到人們的視野中……話說,這樣換來換去也不是辦法,為什么不把兩者的優(yōu)點合二為一呢?于是,帆船和輪船的合體—混合動力船Vindskip,就成為了人們?yōu)槲磥砗胶J聵I(yè)打造的新型船舶。
帆船?這全身上下連一張帆都沒有的怪家伙真的是那種能靠風力航行的帆船嗎?
輪船?這如宇宙飛船般的科幻外形與那些傳統(tǒng)輪船上寬下窄的形象未免也相差太大了吧!
沒錯,Vindskip—這艘由挪威船舶設計公司研發(fā)的新型混合動力船,外形就是這么另類。但另類的外形追求的可不僅僅只是視覺效果,能將風力轉化成自身航行的動力才是其奧妙之處,那就是—以自己的船身為風帆!
嗯……這么看來,Vindskip那寬闊的船身側面確實可以當風帆啊。不過,大家都知道海面上的風是出了名的變化多端,不僅風力時強時弱,風向更是難以捉摸。傳統(tǒng)帆船在海面上航行時,水手們必須時刻關注風的變化并及時調整風帆,才能確保帆船沿正確的方向航行。而這艘Vindskip的船身怎么看都不能像那些可大可小可轉向的風帆一樣變化,總不能期望每次航行都是順風吧。
放心,雖然Vindskip的船身是固定的,但其獨特的“對稱翼”外形,就是它御風而行的秘訣。即使是面對與航向相逆的風,只要調整好船身與風向的角度,并達到合適的航行速度,逆風在“流”過船身表面后就會使船體受到的空氣壓力變得不平衡,船前端的受力小于后端,從而讓船被逆向吹來的風“拉”著前進。這個過程可能不太好理解,其中涉及很多空氣動力學原理,需要GPS、氣象衛(wèi)星以及專業(yè)的計算系統(tǒng)來一起控制整艘船的航行。
當然,作為一艘一次能運載6500輛小型汽車的大貨船,Vindskip可不僅僅只靠風航行,風力只是其混合動力系統(tǒng)的一部分。在沒有風或風很弱的環(huán)境中,Vindskip則要靠自身的能源動力系統(tǒng)來提供動力,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液化天然氣,與其他燒油的輪船相比,對環(huán)境有害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排放量很低。如果將風力系統(tǒng)和能源動力系統(tǒng)搭配起來使用,相同航程和運載量下可以節(jié)省60%的燃料,速度也能達到17節(jié)(31千米/時),可以說是一艘既省燃料,跑得也快,運載量又很大的完美貨船。
目前,Vindskip的研發(fā)已基本完成,造船工程大約還需要2?3年。相信很快,這艘外形奇特的混合動力船的身影就會出現(xiàn)在大海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