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杰 呂守萍
古今中外許多賢人早就知道了品德培養(yǎng)的重要性,知道培養(yǎng)一個德才兼?zhèn)淙说钠D辛之路。所以從小就注重對孩子正確品德的培養(yǎng),但由于受到社會的直接影響,許多家長效仿所謂“能人、成功人士”沒有很好的品德修養(yǎng)也能發(fā)大財坐豪車,因此放松了品德教育。因此許多家長在德育教育上存在誤區(qū)。
家庭德育教育誤區(qū)對策德育水準是人的靈魂,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家庭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所有教育中的重中之重。而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忽視德育教育,良好品德的養(yǎng)成絕不是一朝一夕的德育教育所能達到目的,也不是今天你想培養(yǎng)明天就能成功完成的,那種電視上的大惡人被一件事所感悟就改邪歸正,浪子回頭金不換則少之又少。古今中外許多賢人早就知道了品德培養(yǎng)的重要性,知道培養(yǎng)一個德才兼?zhèn)淙说钠D辛之路。所以從小就注重對孩子正確品德的培養(yǎng),但由于受到社會的直接影響,許多家長效仿所謂“能人、成功人士”沒有很好的品德修養(yǎng)也能發(fā)大財坐豪車,因此放松了品德教育。因此,許多家長在德育教育上存在誤區(qū)。
誤區(qū)一:重智力輕德育。
由于中考高考的原因,家長對孩子智力發(fā)展十分重視,重視分數(shù)。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是家長最棘手的問題,孩子的功課分數(shù)是家長最關(guān)心、最敏感的話題。學而優(yōu)則獎,已成為許多家長鼓勵孩子學習的常用手段。學習至上、成績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標。很多家長湊在一起更多的是談論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卻很少評價孩子的道德修養(yǎng)。有的為了智力投資,特殊專長能力提高即使“傾家蕩產(chǎn)”也在所不辭的地步。而面對許多革命先烈的英雄壯舉,卻是不屑一顧,甚至在孩子面前說:“看他多傻”。家長沒有一個正確的德行標準,怎么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明白品德好,能立足社會服務于社會才是好孩子。
誤區(qū)二:重視一時的說教而忽視自己平日的言行。
有家長能看到孩子的品德修養(yǎng)有問題,也很想好好說教,在孩子有了錯誤時,義正言辭的教育一番,教育孩子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講的頭頭是道,而自己待人處事又是遵循另一套原則。
誤區(qū)三:家庭教育方式不科學。
遷就型。多數(shù)家長以為自己在善待孩子,什么都遷就他。例如,孩子總想多看一會動畫片,多玩一會游戲,在孩子不過分的小要求之下,家長都想做一個善待自己孩子的好父母,就會遷就忍讓一點,但一次次的遷就和忍讓,會讓人的“貪婪”“放任”本性一次次突破父母的底線,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到父母不想忍受的那天,就是父母輕者訓斥或歇斯底里的吼叫,重者“怒不可遏”,父母會將孩子“修理”一番。歸根結(jié)底是父母的遷就造成的結(jié)果,是由于父母德育教育的技巧不當,從而造成了這種惡性循環(huán)的局面。
溺愛型。有的家長的任務就是讓自己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不受別人欺負,不受罪,在別的孩子面前風光。因此家長對孩子的衣食住行、休息娛樂、身體保健舍得投資,卻忽視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大小事父母包辦代替。大量的獨生子女現(xiàn)象造成了對孩子的溺愛非常普遍。部分家長對孩子愛的過分,愛的無原則,無限制的愛超過了理智,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就是自私、過分依賴型的孩子,孩子人格扭曲,道德水準底下,無益于家庭、社會。
專制型。孩子沒有自由獨立的空間,家長搞一言堂,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樣的家庭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不是凡事喜歡暴力解決,就是過于順從,沒有主見。孩子表面上對父母言聽計從,像個“小鳥”一樣乖巧的好孩子,但是一旦離開父母的視線,孩子變本加厲。
放縱型。有的家長確實是工作很忙,沒有時間來管理孩子,他們嘴上說孩子最重要,實際上每天陪孩子的時間幾乎很少。這部分家長抱著“樹大自然直”的想法來管理自己的孩子,對孩子聽之任之,不加以疏導管理。家長們有時候湊在一起常常感嘆,現(xiàn)在的子女教育“無從下手、傷腦筋”,輕不得重不得。更不用說那些“日日麻將聲、夜夜聞酒香”,家長的教育下,孩子的品行會得到升華了。
誤區(qū)四:隔輩教育和替代教育。
許多家長由于工作、接送孩子方便,或是自己想圖清閑,或者是長輩退休無事喜歡孩子,把教育、撫養(yǎng)的事情讓位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隔代人”,有多少有經(jīng)濟實力家庭聘請了保姆,他們把主要任務放在了看管孩子,只要孩子吃得好、玩得好全家都高興,而對孩子的身體意志品質(zhì)、心理成長必備因素則關(guān)注度不夠,孩子許多不良行為和習慣就在長輩和保姆的“無微不至”關(guān)愛中滋生。
家庭德育教育的對策:
對策一。搞好家庭德育是抓好家庭教育的根本。作為家長要扭轉(zhuǎn)“以己代師、重知輕德”的做法。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特殊地位,只有當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合力,我們的教育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策二。做好言傳身教的作用,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言而有信,家長是孩子第一任教師,也是最好的老師,其實孩子就是每個家長的縮影,看看孩子就知道我們家長做的怎么樣,稱不稱職。對孩子的教育要有耐心,千萬莫想一口吃個胖子,打鐵先要自身硬,加強自身修為的同時又能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作用,努力做到教育“潤物細無聲”。
對策三。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首先要尊重孩子,真誠與孩子交朋友,了解孩子的喜怒哀樂。其次對愛要有愛,但是不是無原則的寵愛甚至是溺愛。溺子如害子,不少家長很疼愛孩子,什么都盡量滿足,看愛來是愛孩子,但其實是在害自己的孩子。被過度溺愛的孩子,將來只會自私自利、驕橫囂張,沒有愛心,沒有寬容之心,更不會講究社會公德,也不會熱愛自己的國家。對孩子的管教要適度,不能忽冷忽熱,不要把父母情緒轉(zhuǎn)移到孩子身上,忽嚴忽寬,對孩子成長是不利的。
對策四。教育孩子,就應該做一個有進取心的家長。要教育孩子用心做起,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不斷進步;要教育孩子用正確的心態(tài)面對失敗和挫折,要想方設(shè)法解決問題,不要逃避責任;要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遇事不人云亦云,而是通過分析判斷拿出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